展览之外的展览和流行过后的流行

2015-11-16 14:56王宗亮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策展画廊艺术家

王宗亮

杨画廊在最近这一年半载中,着实交出了几个让人亮眼的展览,然而,无论是进入“电影院”看展的“Link”,还是需要“入狱”才能知道的“不明真相”,都有一个极为相似的特征: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直接给你扔到作品里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包括布展在内的一系列环节给予观众极强的代入感。熟悉杨画廊的都知道,其内部空间虽不算阔绰,但在布展形式上总能将有限的空间调动起来,就拿那次同为崔灿灿策划的张玥的不明真相来说,为了展示几个装置,作品要丢到院子里有没有(开个玩笑)。第一个厅是专门盛放一些文本性的资料或者作品作者小样之类的,而重头戏往往在右手边的主厅。

在这次的宗宁的“落水狗”上,也不例外,当笔者的双脚“啪叽”一下落到主厅地面,是的,是“啪叽”一声,因为我不确定踩到了什么(有可能是作品),似乎是各种碎屑、土泥,玻璃纤维混合物啥的,随之是扑面而来的空旷的大厅中弥漫着的混合了潮湿和腐朽气味的一阵阴风,我想,哦,这或许就是开门见山薄礼相送的先让客人体验下“落水狗”的情愫?

细观厅内,应该是扒掉了所有的装潢物,墙体表层均为裸露的水泥面,营造了一种像是八、九十年代小城市人家或者地下室出租屋盲流子的避风港的氛围(然而十分给力的冷气穿了帮),地面上到处都是用完的或没用完的,散落各处的颜料盒、画笔,画架。还有一张看起来十分糜乱的皮质沙发,以及旁边扔着的擦过颜料的(最好是)废纸、破布。说实话,第一眼进入的场景真不只这些,为了还原当时那种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凌乱布局,我正好就不一一复述了。

简单来说,厅内就是墙面肆意涂抹了黑色油料(墙面上还原了艺术家宗宁的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以及摄影),地面摆放各类旧物残骸破家什(包括一批装置和雕塑作品);再说另一个实话,这个展览前我并没有仔细看介绍,只看到了“落水狗”的名字吸引眼球。配合着展名,我隐隐感觉到,这些应该都是艺术家借景、借物、借人,借名的抒情一下在求艺人生历程中的一些小插曲吧。

说完嗅觉和视觉的体验,再说说听觉上的。当时展览现场给放了一首真正的插曲,此曲正是想当年红遍我大江南北的、彼时的宅男和跑男们的共同女神,杨钰莹思密达的《轻轻的告诉你》单曲循环。忘了说了,音源并不是通过平时展览上那种场内俗气音响实现的BGM(有时甚至还搞个司仪DJ啥的内种),而是一台比那还“俗”的“大彩电”!它径自坐落在地板上(沙发上还洋气儿的卧了一台),我不知道此情此景配合这样的歌声是催人泪下还是让人会心一笑。作为九十年代头生人的笔者,对此类歌曲的感怀可能不及80及更早前辈人士来得深沉,但可以负责任的说,那也是能唤起相当回忆和共鸣的。

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这么别具一格不拘小节敢于突破创新的高大上展览,咋会出现这么一个俗气落套过时过号儿的作品呢?你错了,这并不是一个作品—至少这不是一个独立的作品,它与我上文絮叨的那一堆东西一样,统统是基于一个艺术家整体创作框架下的完整作品的一部分(可能连展厅也得算上)。或者,我倾向于称他们为艺术家的个人叙事线索之一。于是,就在这样一个似乎充满着人们口口相传里、按照那个“黄金时期”的新中国八、九十年代面貌布局的穿越空间中,我还似乎隐隐的察觉到了一丝彼时的落魄“落水狗”们,对“中国梦”的早期(改开的头20年)体悟呢……

我并不认为,在布展上追求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就能算成艺术家、策展人以及相关机构对于当代艺术的壮举和贡献。但如果能长期坚持使空间与作品从神到形,都能无缝、无违和感得结合在一起的除外。我觉得这正是此展览和作品的加分之一;而这次让观众有种“日了狗了”的感觉的“落水狗”,相比“Lin k”,以及“不明真相”,在此种套路上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换言说,“落水狗”可以视作是杨画廊刚开始实现此类展览剥离掉形式感的临场“互动”,开始将展览本身推向到一定程度上的“作品化”转换,在这一点上很牛很用心,策展人、艺术家以及画廊的共同努力让它成了当下众多展览中的例外。

其次,就展览内容本身来看,无论是“落水狗”“波普”“杨钰莹”……等等一系列性格强烈的符号,无疑都代表着“流行”的过去式,但有时从旧有“流行”的恍若隔世中,反倒能在展览文本下提炼出一些真实的注脚,以及开诚布公的还原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历程,显得在大环境中调皮的静中取闹又闹中取静,颇有在路上那种嬉皮精神力量的缩影。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展画廊艺术家
关于策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画廊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