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聋治聋医疗机构调查与对策探讨

2015-11-16 08:04笑杨
中国医院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筛查听力

■ 徐 笑杨 梅

防聋治聋医疗机构调查与对策探讨

■ 徐 笑①杨 梅②

防聋治聋 防聋医疗机构 听力障碍

目的:深入了解全国防聋治聋医疗资源及相关工作情况,探讨今后防聋治聋发展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由原卫生部下发文件,通过全国各省相关主管部门转发至相关防聋治聋医疗机构,通过网上填写报送形式进行汇总。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国内防聋治聋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防聋治聋医疗机构分布不均衡、听障预防工作薄弱、防聋治聋人才队伍缺乏、人才分布与结构不合理等。结论:发展国内防聋治聋事业需要国家顶层设计,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多个相关部门机构联合从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加强人员培训教育、进一步加强听力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防聋治聋工作。

Author's addre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No.38,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1, PRC

据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单纯听力残疾人2004万,多重残疾人776万,听力残疾者2780万[1]。听力残疾人除了在生活中有各种不便外,他们还要承受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并救助听障人群等弱势群体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厘清我国二级及以上防聋治聋医疗资源及开展防聋治聋工作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聋治聋政策提供依据,为提升我国二级及以上防聋治聋医疗服务能力奠定基础。“畅听中国-中国防聋治聋五年计划”项目于2011年-2012年对部分二级及以上从事防聋治聋医疗机构资源及有关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全国2010年12月31日前注册且开展防聋治聋业务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共发放2543份调查问卷,截至2011年底,课题组共收到有效问卷2543份,有效率100%。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原卫生部医政司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防聋治聋医疗资源及相关工作调查的通知》,调查主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所调查医疗机构通过网络填写后反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防聋治聋医疗机构基本情况(等级、级别、类型、性质、机构隶属关系、所在地及各机构听力障碍诊疗科室名称)、听力障碍诊疗设备(万元以上各设备的件数、单价、及采购来源等)、听力障碍诊疗单位基本资源(人员构成及诊疗场地基本情况)、主要工作(门诊、病房、科研、教学等相关情况)及对防聋治聋工作的意见及建议等5个方面约100个问题。

1.2.2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导出制成数据库,采用SPSS 18.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R×C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防聋治聋医疗机构地区分布

防聋治聋医疗机构地区分布不均衡。每个省均设有二、三级防聋治聋机构,但是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占41.3%,中部地区占24.4%,西部地区占34.3%,比例为8∶5∶7。详见表1。

2.2 防聋治聋医疗机构构成情况

2.2.1 等级构成。调查机构中,东中西部及全国各等级构成情况详见表2。查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对医院等级划分情况,相比于我国医院等级的总体构成,开展防聋治聋的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较高,二级乙等医院占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 类型构成。全国医院类型构成中,综合医院最多,其次为中医医院,专科医院数量较少,仅有16家,占比不到1%。详见表3。查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对医院类型划分情况,相比于我国医院总体构成,开展防聋治聋的医院中综合医院占比较高,专科医院占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防聋治聋调查机构在全国各省份的分布及地区排名

表2 东中西部地区防聋治聋调查机构的等级构成分析

表3 东中西部地区调查防聋治聋机构的类型构成分析

表4 东中西部地区调查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分布

2.2.3 防聋治聋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我国从事防聋治聋的卫生人员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表4中发现28421人中执行(助理)医师15175名,占总数53.4%;注册护士11561名,占40.7%;技术师有1249名,占4.4%;研究人员436名,占1.5%。查《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体中,执业(助理)医师占54.1%,技师占4.5%,注册护士占41.3%。相比于全国医院中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分布情况,从事防聋治聋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相对较多,而注册护士和技师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机构平均拥有量来看,每家开展防聋治聋工作的医疗机构平均拥有11.2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医师、护士各有6.0名和4.5名,技师和研究人员均不足1人。

3 结论

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96年首都医科大学建立了我国正规听力学教育培训体系,2003年开始招收7年制听力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2]。1995年-1997年分别完成首例成人及儿童多导人工耳蜗手术。1999年原卫生部等10部委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3]。2004年及2009年原卫生部基妇司分别颁发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等[2]。2006-2010年期间,中央财政用国家彩票公益金中的5400万元免费配发30万件包括助听器在内的听力辅助器具[4]。2008年出台《助听器验配师》准入制度[5]。近年来,我国防聋治聋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3.1 防聋治聋工作需要顶层设计

防聋治聋工作关乎国计民生,需要由政府行政部门牵头,联合相关专业机构,组建行政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在统一顶层的规划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是达成共识和进一步推动中国耳聋防治行动的基础。

3.2 把握防聋治聋工作契机

以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聋和听力减退计划行动纲领2012-2015”为依据,尽快找到我国防聋治聋工作切入点。2012年5月, 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聋和听力减退计划及行动纲领2012年-2015”中提出,收集、分析和发布由公共卫生径路进行耳和听力保健以及预防聋和听力减退的“最佳实践”经验。我国在防聋治聋行业内亟需找到一个成功的“实践经验”来作为工作推进的“抓手”。如将中耳炎治疗适宜技术推广作为一个长期项目,争取财政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县级医院全面开展。

3.3 完善听力障碍需求调查

本次调查仅限于机构调查,听力障碍的全面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基本空白。建议将听力障碍的需求调查纳入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中,从服务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弄清我国防聋治聋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开展防聋治聋相关流行病学调查,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开展相关研究。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防聋治聋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防聋治聋专业人才评价与使用制度工作。一是多部门联合推进听力学学位教育工作,培养年轻新人进入防聋治聋岗位,防止出现人才“断档”。在此基础上设置听力师专业,制订听力师等相关专业人员的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认证、职称评审等制度。通过设立专门的职称系列、规范准入制度等,为听力学从业人员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二是建立全国听障防治人才培训网络,借助东部地区的技术力量支援和指导西部,以推动全国工作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强防聋治聋人才培养,大力开展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如在岗人员培训、基层人员转岗培训等。

3.5 加强听力筛查、听力诊断、社区干预及康复工作力度

通过听力筛查工作对听力损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使听力损伤儿童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达到正常同龄孩子的言语发育水平。因此,听力筛查工作意义重大。建议从以下4方面考虑:一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二是加强耳聋基因筛查工作;三是聋病防治筛查工作;四是加强老年病听力损失筛查工作。

2011年,在对河北等8省份现场调研时发现,8省份都建立了听力筛查中心,但听力诊断中心却很少建立。建议各省设立听力诊断中心,有条件的省份可设立听力诊治中心,诊断中心每省至少成立4-5家,以综合性医院为主。完善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网络,筛查单位应及时填写资料,尽量避免漏筛。有资格进行复筛及诊断的单位应及时将有关信息上报。

另外,加强社区干预能力建设,包括手术干预、助听器干预、人工听力装置干预及宣教工作,加强听力康复工作,也是我国防聋治聋工作的重要内容。

(致谢:感谢项目专家委员会各专家的技术指导;感谢全国各省填报机构给予的大力支持!)

[1] 韩德民.防聋治聋,任重道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1):2-3.

[2] 韩德民. 我国听力学建设的思考[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10):793-795.

[3] 韩东一.中国聋病防治现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4):345-349.

[4] 冯定香.中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发展回顾[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1(1):72-74.

[5] 卜行宽.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防聋工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1):4-5.

Survey and measurement on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dea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 XU Xiao, YANG Mei//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2):22-24

dea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deaf prevention medical institute, dysaudia

Objective: To learn the status quo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related work on dea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find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s sent by health departments at provincial level to related medical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dea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tivities, and all data is collected by means of online reporting. Results: Though the deaf prevention has achieved a certain progress, some shortages still exist shown by the survey, such a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the weak foundation in deaf prevention, as well as the lack and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talents. Conclusion: To develop Chinese dea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areer requires national top-level design. Leaded by healt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participated by multiple departments and institutions in mechanism formulation and perfe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the dea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ause would be promoted further.

2014-08-05] (责任编辑 王远美)

①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100024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②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20号

徐 笑: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副主任

E-mail:896026979@qq.com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筛查听力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