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瑾瑾
把《茶花女》搬上书台
——谈小说《茶花女》的评弹呈现
■毛瑾瑾
《茶花女》是法国大文豪小仲马的经典巨著。无疑,这是一个感人肺腑、悲壮凄惨、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尤其是在十九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社会的世态炎凉中,在赤裸裸的金钱社会中,更让人赞叹不已。没有华丽的文字,但那真挚的感情描述和对白却让每一个人感动和身临其境,而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爱情悲剧也牵引了多少人的心,催落了多少人的泪。然而要把这部外国文学名著搬上中国的戏曲舞台,用苏州评弹来演绎却是着实不易。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所以在初次读完评弹剧本《茶花女·特殊的谈判》时,既为了中西文化碰撞出来的火花而激动,但心里更多的是一个字:难!因为古老的评弹艺术非常富有底蕴,假如用她来表演中国戏曲人物中的才子佳人、生旦净丑极其容易,加上固有的程式化的表演,并无太大难度。但是用评弹来表演外国人物,总感觉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因为这个艺术创作并没有传统的模式可以用来借鉴,一切只能靠自己来酝酿、思考。于是一切在摸索中学习排练开始了。
一、熟读原著。通过原著可以了解剧情和人物,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剧本进行修改微调,使剧本更为细致和到位。通过文学小说,把书中一些经典的对话、描景、刻画移植融入到剧本里。《茶花女》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爱情悲剧。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农村姑娘,长得异常漂亮,她身世飘零来到被称为“花都”的巴黎谋生,不幸做了妓女。富家青年阿尔芒真诚地追求她,引起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但是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极力反对这门婚事,又迫使她痛苦地离开了阿尔芒。而阿尔芒不明真相,几次故意羞辱她,终于使她在贫病交加之中含恨死去。
在阿尔芒父亲迪瓦尔先生告诉玛格丽特,阿尔芒的妹妹爱上一个体面的男人,那家打听到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关系后表示,如果阿尔芒不和玛格丽特断绝关系,就要退婚,希望她做出牺牲。而玛格丽特痛苦地哀求迪瓦尔先生,如果要让她与阿尔芒断绝关系,就等于要她的命,可迪瓦尔先生毫不退让。最终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和他妹妹的幸福,她只能发誓与阿尔芒绝交。而男主角阿尔芒呢,似乎十分喜欢玛格丽特。实际上,他也确实十分爱着那个女人。可是他那多疑的性格,却让他实际上造成了这场悲剧。他貌似很坚定地追求着这段爱情,实际上却很软弱。他未能最终说服和反抗父亲的逼迫,尽管他做了努力,尤其是当玛格丽特离开他,做了伯爵的情人后,他那糊涂的判断力和可耻的侮辱行为,让观者痛恨。他自始至终没有拿出果断的勇气来追求他们的幸福。他没有在玛格丽特最脆弱的时候鼓励她重拾起爱情的信心,而这行为可以肯定玛格丽特心底是很愿意接受的。故事的结尾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在那一丛丛纯洁的白茶花里,依稀能看到玛格丽特依旧美丽的笑容。
二、观看好莱坞电影《茶花女》。艺术是相通的。不管是戏曲还是影视,其表演总可以用来借鉴、模仿。一般电影演员对角色都有他们独到的理解,并通过该部影片得到展示。他们运用的对白、表情、肢体语言很丰富,值得戏曲演员学习。当然电影和戏曲不可能完全相同,特别评弹是布莱希特式的“跳进跳出”的基本表演手法,既是书中人物,又是第三者——说书人。所以只能是融会贯通,用其精华。例如:电影演员的普通话。而且正宗的普通话的语调节奏还不合适,和表演外国人物不相称,会显得呆板和机械。这就使得演员需要多一份心,去模仿配音演员的语调变化和快慢节奏,首先使人物的对白向外国角色靠拢,凸显其特色。
三、是对书中人物的分析。书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是一个纯洁、善良,从小家庭困苦,生活经历非常坎坷的巴黎名妓,受尽了人生折磨。虽然她成为了著名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的生活,看惯了富有又风流的贵族们,但并没有磨灭和改变她内心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当英俊帅气又真诚热情的小伙子阿尔芒每天送她一束钟爱的茶花倾诉爱意,并因此走进她的生活后,玛格丽特彻底堕入了爱河。她义无反顾地决定抛弃奢华的马车、首饰和仆人,准备和阿尔芒到巴黎郊区的农庄过平静的生活。然而,当阿尔芒的父亲突然出现,并满怀爱子之情,恳求玛格丽特放弃阿尔芒的时候,她的天简直要塌了。残酷的现实和理想之间发生了冲撞,美好的愿望成为泡影。玛格丽特是大爱而又善良的,她强忍着泪水,答应了阿尔芒父亲的请求。她因此重新回到交际场,故意冷淡激怒阿尔芒,忍受着阿尔芒的误会和精神折磨。而自己却逐渐病入膏肓,在泪水的陪伴和对阿尔芒的思念中离开了人间。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故事就是这样的。她在生命中找到了真爱,可为了爱又主动放弃了爱。玛格丽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或许玛格丽特并不是个完全的悲剧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爱,她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人们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质的享受,却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如果玛格丽特没有活在这样一个肮脏、虚伪、残忍的资本主义时代,或许她就是完美的。可惜那样的社会,那样的时代,连圣母也会被玷污。而在玛格丽特被玷污的躯壳下,顽强而又圣洁的灵魂正是观众们暗暗哭泣的原因。感谢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这样一个可悲却又可敬的美丽女子。
最后是书中唱腔的设计。我经过理解和分析就清晰了,玛格丽特的性格特点是外强内柔,善解人意的,有心似明月的善良和真诚。为了爱抛弃繁华,又为了爱离开心上人,这情感处理既是难点又是闪光点。在书中的一段唱腔是玛格丽特对阿尔芒父亲诉说身世和感情。我采用弹词流派中的祁调(祁莲芳)来演唱。祁调非常适合演唱女子哀怨、悲伤的情绪,如泣似诉。曲调优美舒缓,委婉动听,此时的玛格丽特是软弱的,在此情此景运用这个流派来演唱是非常恰到好处的。
短篇《茶花女·特殊的谈判》的主要情节是阿尔芒的父亲和玛格丽特的会面交锋的场景。在玛格丽特唱段结束后,便是玛格丽特为了爱人与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之间激烈的对白,坚持或放弃,两人各自诉说着理由和真情实感,试图把对方说服。这段对白非常精彩,也是书中的高潮部分。而玛格丽特的情绪转换也在此刻,逐渐从感性中冷静转变为理性,考虑到阿尔芒的前途和幸福,做出了内心滴血而脸带微笑的决定,为了爱而放弃了阿尔芒,这是一种更深的爱!她当时的痛苦、无助和绝望,更知道自己的牺牲就是一生的幸福。可是她没有后悔,在迪瓦尔先生轻轻亲吻她额头的时候,她激动无比,她情愿用自己的全部幸福去换取另一个女孩的体面婚姻。在那一刻,所有人被她那种伟大的纯洁的爱感动了。此刻的观众会感到她就是一位天使,虽然眼中饱含着泪水。任何人都可能有一个纯洁的心灵,虽然有些人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没有多么富有,可是只要他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就会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感动。而这凄苦和隐忍也博得了对面这位老人彻底的感动,临别为姑娘送上祝福:“你是个好孩子,上帝保佑你!”整个情节使现场气氛和观众情绪非常容易引起共鸣,催人泪下。既是为玛格丽特感动惋惜,却也能理解阿尔芒父亲的棒打鸳鸯,一切源自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诚挚的父爱,各自的爱都能使人理解和感动。
这回新编的短篇书目,我们无论是从说表、角色、唱腔、表演包括演出服装,都下了功夫,这个“中西合璧”的尝试——用中国的古典艺术来演绎外国名著,看来是比较成功的。在首届中国评弹昆剧艺术节上也囊括了节目、创作、表演的三项大奖,得到了专家与观众的肯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这次创作排演新剧目,我的艺术路子拓宽了,表演风格更丰富了,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我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