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创心得

2015-11-16 21:48周群
剧影月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原创话剧民生

■周群

我的原创心得

■周群

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于3月15至6月7日在北京举办,本届邀请展集中了全国最新原创的20台话剧和15台小剧场话剧,是代表当今中国话剧最高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

原创话剧《民生巷11号》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剧目参加了邀请展,3月底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演出了2场,此后笔者作为《民生巷11号》的编剧又应邀出席了“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第一次主题论坛”,并在论坛上第一个发言,于是乎便有了下面这篇“我的原创心得”。

“原创”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概念很清楚,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最早创作;首创。查阅百度词条给出的答案是:⑴作者首创,非抄袭模仿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独特个性的(物质或精神成果);⑵作者自己创作的、具有社会共识价值的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的作品。如原创文学、原创歌曲、原创剧本、原创油画等。

我个人理解,真正能称之为“创作”的,从严格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原创。“创”就是指“首创”,“作”就是“作品”。我对原创这两个字是非常敬畏的。因为它证明这部作品、这个“孩子”是你亲生的,基因相同,血缘相通。南京有句老话叫做:亲的摘不掉,假的安不牢。我有个比喻:原创是亲生;移植、改编应该算是合法抱养;而抄袭与剽窃则是拐卖,是一种不耻行为,是一种犯罪。

好些年前,看到因知识产权引起的各种纷争与管司,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要求自己今后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包括不改编)。近几年来,我一直比较自律,从小剧场话剧《402房间》、《米莉和她的朋友》、话剧《吴健雄》、《白丁香》到《民生巷11号》一直这样。

《民生巷11号》这个戏的创作由来,是受两件事启发:一是我和三位国庆的扮演者都是三十年以上的朋友,尤其和另一位编剧肖明是世交,从小一起长大。有一次聊天的时候,想到我们儿时许多好玩的事情,决定写一个回忆我们少年时候的戏;二是前年我突发心脏病,手术后躺在病床上胡思乱想,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就特别想把这个戏写出来。作为老南京人,我们在南京城生活了近六十年,剧中人物与我们如影相随,剧中的故事就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我本人就住过2次剧中的民国建筑,一处是谭延闿的公馆,一处是邓文仪的公馆。肖明(剧中肖国庆饰演者)和马小宁(剧中马国庆饰演者)也都有类似的经历。经生活提炼到艺术构思便诞生了以下的剧情:在南京城南一座国民党高官遗留的老宅里,马国庆、肖国庆、于国庆从小一起长大,老宅的井台就是他们童年玩耍和议事的“据点”。几十年过去了,当老宅遭遇一轮又一轮的拆迁风波时,三个老头又像童年时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在体验世间百态的同时,追忆并享受着儿时的友情和欢乐。从几十年的记忆碎片中折射出城市文化底蕴与风土人情,感受真情的温度,引发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去年首演成功接受媒体采访时,我曾经用一首打油诗来概括《民》剧的内容与特色:“国庆节前说国庆,民生巷里聊民生。老宅老人真情在,原汁原味最南京。”

我们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一座城市的魂。其实仔细琢磨,它就散落在亲朋好友凡人琐事之中,浸润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中,时间愈长韵味越醇,年代越久梦萦魂绕。我们创作的目的或者叫做想法就是让老南京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在舞台上活态展示,把先人的馈赠守护好,让城市的记忆得以延续,这南京艺术家应有的使命,也是一种幸福与梦想,更是我们这些南京大萝卜对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应有的回报。

目前为止,《民》剧已经上演了近50场,反响越来越强烈。继去年赴德国和今年到北京演出后,又在南京各大高校演了30多场,每场都深受欢迎。前不久又入选了“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本来是退休之前弄个老头怀旧的戏,自娱自乐,过过戏瘾,没想到年轻的大学生竟如此喜欢,这也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

当然,原创不易难孕难育。

其一是白纸描图从无到有。原创难就难在是从无到有。作为原创作者,其创作的过程是痛苦的,有时还会很漫长。某种意义上,造“戏”比造“人”还困难,一不小心极易夭折。后来有人形象地把构思写作比喻成“怀孕”。“孕育”这个词是否出自此处不得而知,但确有些道理。焦裕禄说过的一句话,用在创作上特别贴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说出了原创的实质意义。

其二是搬上舞台困难重重。

如果在案头创作剧本还算个人行为的话,一己之力尚能完成,一旦导演、舞美、表演等部门的介入就成了集体行动。因为白手起家所以困难重重,一出戏要完成舞台呈现,其千阻万碍关山重重,何止是过五关斩六将?它需要团队的密切合作,需要起码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领导的认可,这个特别重要。但是,正因为来之不易,才能更体现原创的价值,正因为困难重重才能更彰显原创的魅力。

谈点心得:

1、需要作者的“独特发现”

作为剧作家需要对生活内在本质敏锐的洞察,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一个人的生活是有范围局限的,不可能什么领域都能熟悉,也不是所有看到、听到的素材都适合写戏,这就需要作者的发现、感悟,加工与提炼。苏州的著名剧作家陆伦章(滑稽戏《青春跑道》《顾家姆妈》的编剧)曾说过:“剧本创作最重要的是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独特发现和第一感悟。后天的艺术加工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包括加大投资包装、聘请大腕来导来演来完成,但唯有作者的独特发现和第一感悟谁也无法替代,这是决定一出戏成败的关键所在。”我想,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出了原创的关键词。

2、在人物身上下功夫

现实题材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生活,最重要的是要真实真切地表现生活,艺术化、人性化地塑造人物,这是话剧本体功能所具有的优势,也是话剧现实题材创作的根本宗旨。话剧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以舞台为载体,发现人、探求人的命运,探索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状态的艺术。在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是第一位的:人物的生命价值高于其他一切价值;人物的生存状态揭示着社会环境;人物的命运走向贯通着历史脉动。老舍先生曾说过“创造人物,当然指的是小说、剧本而言。一首诗,一篇散文并不一定如此。小说、剧本中非写出人物来不可。”事件固然重要,但它是为人物服务的。如果人物随着事件走,故事再精彩,离开了令人信服的“人物”,一切便黯淡失色。《民生巷11号》的故事性并不强,情节也不紧张,但剧中性格迥异的三个叫国庆的老头出现在舞台上,就给观众留下了以前没有过的深刻印象。

3、要有打动人的真情实感

情感缺失是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富有生命力的话剧创作需要对人物情感的深刻体味与挖掘,使塑造的人物具有真情实感,活生生的“立”在舞台上。“缺情少感”的人物,就会显得苍白、虚假、无力。事实证明,情感才是观众接受那些政治、社会、历史和道德内容的基础,情感才是一切艺术作品最值得表现的内容。《民》剧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引起共鸣,就在于它紧紧抓住情感刻画人物。以情感波澜推动剧情发展,使观众看到树在舞台上的人物有情有义,一切情感都显得真实可信,观众才会被吸引被感动。

4、剧作家必须真诚

某种意义上创作态度决定成败。真诚是现实题材创作的基础,它不仅是指艺术创作动机的真诚,也包括创作者面对生活,面对自身,面对社会时所持有的一种真性情。应该说,我们只不过从生活源泉中汲取了一瓢水,把自己多年的生活积累与创作素材合成提炼,艺术化的呈现在舞台上,便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写实的巨大力量和话剧艺术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原创话剧民生
民生故事,讲述幸福与温暖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话剧《二月》海报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话剧《关汉卿》:半个世纪的历史回响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