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民
生活丑与艺术美
——从昆曲《十五贯》娄阿鼠人物的塑造说起
■朱惠民
在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中,丑角还扮演了大量的坏人或沾有严重恶习的人,这些人物都是人们讥讽、嘲笑的对象。为观众所熟悉的,如《连心店》中的店家、《望江亭》中的杨衙内、《群英会》中的蒋干、《法门寺》中的贾桂、《风筝误》中的丑小姐詹爱娟、《做文章》中的徐子元……这些人物都是生活中的丑类,从外型到内心都是可恶的。但是,当他们一旦被艺术家深刻、真实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成为渗透了艺术家的审美评价的反面典型时,却又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接了锡剧《十五贯》中娄阿鼠扮演任务,我首先想到的是昆曲《十五贯》。昆曲《十五贯》由昆曲表演艺术家王传淞先生演活了娄阿鼠这一人物形象。在生活中,谁都憎恶象娄阿鼠那样的窃贼、无赖,但是,大家都很欣赏昆剧名丑王传淞饰演的娄阿鼠的形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出戏当年曾有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赞誉,我想这肯定是有道理的,通过一次次的观摩,推敲人物的唱念、身段,使我对扮演娄阿鼠的演出任务有了很大的信心。
首先,由于王传淞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正确的审美判断。他说:“娄阿鼠是旧社会的渣滓,是造祸、造罪恶的人”,“(我)极其痛恨娄阿鼠。我想我演娄阿鼠,不能使观众有一点原谅他的意思……”。因此,他一出场的亮相就活脱脱地勾画出了这个贪吃懒做,嗜赌如命的市井之徒的一副穷形极相。在表演中,他还根据娄阿鼠这个窃贼的特征,大量运用了老鼠的形相姿态,活灵活现地、入木三分地塑造出了娄阿鼠这个丑的典型。
观众们称赞他把娄阿鼠演活了,对舞台上娄阿鼠的种种丑态发出了阵阵哄笑。笑是快乐和满足的表现。人在否定了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丑恶可笑的事情的时候,在精神上也是一种满足,一种愉悦。
这种笑声是对娄阿鼠之流“懒、馋、贪、残”的丑恶思想行为的否定和批判。车尔尼日夫斯基说过:“我们既然嘲笑丑态,就比它高明……滑稽引起我们的自尊心。”
人们看了娄阿鼠的种种丑态后散出的笑声,就是对这一类恶行唤起了“高贵的反感”的反应,同时,也是使从一对这些事物的反面——美丽崇高的事物产生了“明朗的喜欢”,这正是美感的两个矛盾而又统一的方面。
所以丑角所塑造的一些从灵魂到外形都丑到了极点的艺术形象,也是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的。
美,是艺术的一个基本属性。但是,艺术美不美,并不在于它所反映的是不是生活中美的东西,而在于它是怎样反映的,在于艺术家是不是塑造了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形象。
丑角所塑造的许多丑到极点的反面人物形象,之所以能成为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形象,正因为其中包含着艺术家对他们的深恶痛绝之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
别林斯基在评论果戈理的幽默时说:“把幽默说成是创作中强有力的因素。诗人就是通过这因素而为一切崇高和美的事物服务的,甚至不必提到那些事物,只要把本质上的所崇高及美相反的事物复制出来就可以了,——换句话说:用否定的方法,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而且有时诗人所达到的这种目的,要比他只用生活的理想面作为他作品对象的方法还更切实。”
别林斯基所指出的这个用否定的方法同样能肯定美的意见,十分深刻。丑角艺术用否定的方法来肯定美,其重要表现手段是夸张。丑角所扮演的反面人物形象都具有漫画的特点。
高尔基在《论艺术》中指出:“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坏的——仇视人好丑化人的东西,使它引起厌恶,激发人的决心来消灭那庸俗贪婪的小市民习气所造成的生活中可耻的卑鄙龌龊。”
在我国戏曲传统的戏曲中,丑角的某些动作的夸张比其他行当更大些,因此对生活中的丑行嘲弄也更厉害。
《十五贯》中娄阿鼠是一个机敏鬼祟的艺术形象。丑行是一门声、色、艺并重,很难驾驭的艺术。在很多情形下,丑角只是揭露讽刺生活中的丑人丑事,并不是一味粗糙浅薄地展览丑态;而要以美的艺术、创新的形式,把这些丑的内容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是我在丑角表演中深刻的体会,也是我在艺术人生中不懈的追求。在塑造这一反面人物的时候,在表演中化丑为美,用极具感染力的艺术之美来展现创造人物的内心世界。“小生看手,小旦看扭,小丑看走”。是说行当不同,在表演艺术上难点、重点也各有侧重。而丑角的主要基本功之一便是腿功。我在表演上注重腿功,身段步法大多是模拟农村生活中常见形象,并经艺术加工而形成。如走,有“挨窝走”“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拍脚走”“耍水走”“排水走”“弯脚走”“矮步”等。有的身腿相结合,这些身段步法,活跃诙谐,洒脱流畅,极富泥土气息,舞台表现力极强,令人赏心悦目,过目难忘。如“访鼠”一场中,惊慌时从板凳上向后跌翻下去,一个筋斗又钻过板凳的那个“老鼠偷油”的动作,就是一个极好的运用经过艺术夸张的形体身段来刻划人物性格的例子。凭借多年的舞台上摸爬滚打积累下的一些经验,我在丑行的表演加入了许多生行的艺术因素,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大大拓展、挖掘了丑角这个行当的表现幅度和层次。既向传统吸取营养,又发挥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多年来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经验所在。我演戏爱动脑子,总是力求以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来打动观众、感染观众,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陶冶。
接这个角色时思想负担还是有的,怕表演上跨越不了,把戏给演“砸”了,真正到了怕排练场上也确实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得切合角色。我只有紧紧抓住一条,即我就是娄阿鼠,娄阿鼠就是我。台上台下揣摩、深入角色,强制自己体验角色的性格、思想、然后根据剧情的延伸和实际表演,塑造此人物完美的艺术形象,达到我心中的理想效果。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前辈们对于人物的把握与刻画,对于我来说就是取之不竭的宝藏。通过这次扮演娄阿鼠这一人物,也得到了专家、同行、戏迷们的认可,这是我艺术道路上的一种鞭策,它将激励我勇往直前,不断地提高自己,为广大的锡剧爱好者带来更大的精神享受,是我艺术人生的最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