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1——媒体融合进入全面“融”时代?媒体融合前期以“合”为主,黏力仍显不足。2015年,媒体融合将从形式上“合”的阶段转入全方位“融”的时代。猜想2——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提速?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互联网领域立法将进一步提速,一批层级高、操作性强、有指导性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将出台。猜想3——网络信息安全加速顶层设计?国家层面正在研究制定网络安全战略,相关部门也在加快网络安全的立法工作。网络安全立法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值得期待。猜想4——4G 越过普及关?与2G、3G 相比,4G的快速增长在发展之初就已出现。2015年,4G 用户保持持续猛增的态势已现端倪。猜想5——移动互联竞争依旧激烈?O2O(线上与线下结合)可能迎来百花齐放,本地化、社交化和无界经营将成为其新方向。移动搜索稳步增长,移动社交或将进入视频时代。猜想6——互联网企业海外投资继续热?2015年,中国互联网模式如何突破文化、社会、贸易、语言四大障碍,扩大海外市场规模,提升海外市场影响力,真正迎来质的变化,是摆在每个中国互联网企业面前的严峻考验。猜想7——互联网跨界合作有突破?互联网与金融、健身、教育等产业已开展的跨界合作在新年或有突破性进展,并可能开拓新的蓝海。猜想8——互联网创业孕育新的传奇?传统行业与移动新媒体的跨界结合激发了创业兴趣,互联网创业将再成风潮。猜想9——农村互联网成新增长点?农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蓝海。互联网将成为农村新的增长点,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都大有可为。猜想10——政务新媒体延续O2O 模式? 2015年,政务机构迎来了智能自助服务的新势头,政府网络形象与主导权将得到进一步重塑。(据余荣华等于《人民日报》2015/01/08)
一、组织生产转变为社会生产。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从新闻行业内部来看,传统新闻业的生产过程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后台走向前台,越来越重视利用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工具和内容来嵌入机构的新闻生产;第二个层面,从整个行业格局来看,公民越来越多地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信息,新闻生产的主体变得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组织。二、新闻媒介让位于生活媒介。从新闻业的功能与定位来说,新闻媒介的信息功能正逐步让位于生活媒介的服务功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使用社交媒体满足了新闻、社交、娱乐、消费等多种功能,互联网媒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活媒介”。基于社交关系的信息获取,取代了基于传统媒体的信息筛选,新闻媒介的事实传播让位于生活媒介的信息分享。三、有价销售过渡为公共供给。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正在面临被颠覆的危险。旧的“二次售卖”模式面临崩塌,新的盈利模式还未建立。尽管传统新闻业正努力尝试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探索新的产业模式,但并非是在“转型”中找到新的盈利模式,而是通过“转场”找到新的行业收入。严肃新闻业的生存模式,逐渐从有价销售转变为公共供给。(据张志安 刘文骁于《新闻战线》2015年第1 期)
第一,平台化。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今后的媒体必然成为一个大融合的平台,把内容、渠道、资源、媒体和受众连在一起。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游戏等各种内容形式不再被割裂;各种端口、渠道在同一个平台上操控,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媒体还是受众、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使用终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第二,可视化。可视化的表达与交互,可以使受众瞬间接收,快速理解,化繁为简,轻松体验。全息影像、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将打造出全新的信息形态,给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第三,定制化。根据数据通过计算,网络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时期的习惯、爱好和行为,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准确率之高,“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现在媒体也开始主动运用大数据,推送用户所需要的内容,根据受众在特定情境下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准确推送不同的内容。未来,大规模的个体信息定制将成为可能,媒体将变得更加智慧,更能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景化的需求。(据马 利于《中国报业》2015年1月上)
一是吸引具有广电媒体从业经验和互联网思维的年轻骨干加盟。他们既具备媒体人的眼光和视频新闻的采编、运作能力,又善于将广电媒体的优质资源变为吸引网民眼球的内容产品,带来较好的网络传播效果。二是吸引平面媒体业务骨干。互联网时代不缺信息量,缺的是有思想深度、有独特视角和精准化传播的有效信息,当然还有吸引眼球的标题和谋篇布局。来自平面媒体的骨干人才具有这方面的特长和功力。三是引进网站关键岗位的互联网人才。作为媒体网站,领导决策层不能缺少互联网技术骨干。网站技术团队应具备既能把握各种安全运营又能提升用户体验和应对各种产品开发需求的技术能力:网站应该拥有自己的首席架构师、用户数据分析师以及产品经理。(据钱黎明于《中国记者》2015年第1 期)
由世界媒体实验室 (World Media Lab)编制的2014年度(第二届)《世界媒体500 强》排行榜在美国纽约揭晓。中国(含香港地区)共有67 家媒体公司入选,位居第二,平均营业收入6.67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媒体大国。2014年度世界媒体500 强评选涉及电视、广播、电影、报刊、图书、卫星通信及媒体服务等所有传统媒体行业。500 强榜单中排名前三的康卡斯特公司、沃尔特·迪斯尼公司、21世纪福克斯公司均为美国公司。本次入选的中国企业则包括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江苏凤凰出版集团、湖北日报、华西都市报等传媒巨头。中国在入选国家和地区中虽然位居第二,但平均收入还是远低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消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翰典金融旗下创信资本1月3日发布研究报告称,2002 至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从9.5亿元人民币增至217.7亿元,增幅超过22 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5%,是全球票房收入增长最快的区域。中国票房收入在全球票房收入中占比也由2005年的1.1%快速提升至2013年的10%,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票仓。报告预测,2015 至2020年将是中国文化产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消费市场接受度最强的电影业会首当其冲。丰富的影片类型、电影制作总体质量的提升,以及更好的影院服务,将是今后中国电影票房持续、大幅度增长的关键因素。(消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星、松下和LG 电子等主要电视厂商1月5日与迪士尼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好莱坞电影公司组成“超高清联盟”,准备联手制订超高清标准,推动超高清电视发展。据介绍,“超高清联盟”将制订一系列新标准,支持视频技术创新,其中包括更高分辨率技术、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更宽色域技术和立体音频技术。同时,将保证从内容生产、发布到消费等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链中的所有环节都符合标准。这一联盟会促进开发高品质超高清内容,帮助人们分辨哪些电视机会提供更优质的观赏体验。(消息来源:《人民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科学院1月23日在北京签署协议,以建设“中国广播云平台”项目为先导,开展全面长期战略合作。“中国广播云平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媒体融合的重要项目,面向全国广播电台、行业机构、个体用户开放资源共享与定制化服务。该项目依托中央台、地方台等广播系统的内容资源,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智能检索等技术,一期以建设互联互通平台为基础,实现台与台之间的互联,通过全媒体采编系统,壮大内容生产的核心优势,再造广播行业新闻采编新流程,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与使用。同时,以“中国广播Radio.cn”为基础,构建中国移动互联网(车载)网络广播平台,抢占并做强移动互联网音频播出阵地;从国家媒体责任和公益出发,搭建国家级音频素材库——中华音库。(消息来源:人民网)
1月25日,界面在京宣布成立自媒体联盟“界面联盟”(JMedia),并同时发布界面2015年度战略。界面联盟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自媒体社群平台,通过汇聚和传播互联网上最优秀的新闻和多样化内容,更好地配置内容分发渠道,同时挖掘联盟的原生内容创造力,为用户和广告主创造最大价值。据介绍,界面联盟目前拥有2000个微信公众号,覆盖财经、科技、生活等20 个领域,辐射2亿用户。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着力打造的三大新媒体项目之一,界面定位为原创精品新闻网站,其团队绝大多数成员由传统媒体人组成,他们曾参与创办《经济观察报》和《第一财经周刊》等。(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1月27日报道,网络电台应用APP 荔枝FM 对外宣布,获得2000 万美元C 轮融资。对于这笔融资的用处,荔枝FM的CEO 赖亦龙公开表示,未来他们将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同时继续做好内容方面的工作。事实上,近两年兴起的网络电台应用远不止荔枝一家。去年年底,多听FM 宣布完成1000 万美元的B 轮融资,此前的2013年,蜻蜓FM 获创新工场200 万美元A轮投资,喜马拉雅同样获得千万美元A 轮投资。总结下来,近两年已经至少有4 家网络电台团队收获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级别的投资。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跟打车行业类似,现在网络电台正处在一个烧钱的阶段,盈利模式未知。(消息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