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换热器应用在房间空调器的仿真研究

2015-11-15 07:22卢镜明王铭坤林坚生
家电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翅片冷凝器开窗

卢镜明 王铭坤 林坚生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70)

平行流冷凝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材质为全铝,由多孔扁管和百叶窗翅片组成,其变流程的结构设计使得冷凝器的有效容积得到合理利用,使制冷剂的流动和换热情况更趋合理。近年来,平行流冷凝器开始从汽车应用到家用空调器,成为最有前途的冷凝器形式之一,高效化、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是平行流冷凝器空调的发展方向[1-3]。大量研究表明,平行流换热器相比于翅片管冷凝器而言,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材料成本低及换热效率高等突出优势。平行流换热器的众多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结构参数(组合)将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结合目前平行流换热器在窗机应用的项目背景,应用制冷系统仿真软件CoilDesigner研究了平行流冷凝器翅片开窗角度、翅片开窗数、翅片厚度、扁管间距及扁管高度等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其整体性能的影响规律。

1 数学模型

基于以下假设建模:

(1)管外侧空气的流动简化为一维流动。

(2)管内制冷剂流动简化为一维流动,忽略管内制冷剂轴向导热以及重力对传热和压降的影响。

(3)管内各通道内制冷剂流量分配均匀。

(4)每一流程结束后制冷剂汇合时产生的局部压降忽略不计。

(5)换热器工作在稳定的工况下,空气和制冷剂侧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6)忽略不凝性气体影响及管内外污垢热阻。

把平行流冷凝器沿制冷剂流动方向分成若干计算微元,对于单相区,微元通过制冷剂温度的等分来划分,对于两相区,微元通过焓差进行等分实现。取微元为控制体,运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建立稳态数学模型进行仿真。

1.1 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模型

Kim和Bullard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空气侧的换热关联式[4]。对于干工况,在雷诺数ReLp=100~600,Fp/Lp<1时,Kim和Bullard得到j和f的关联式,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4.5%和±7%。

空气侧传热系数:

空气侧压力降:

(1)~(4)式中:ReLp—基于百叶窗间距的空气侧雷诺数;La—百叶窗角度(°);Fp—翅片间距(m);Lp—百叶窗间距(m);H—翅片高度(m);Fl—翅片长度(m);Ll—百叶窗长度(m);δf—翅片厚度(m);f—翅片厚度(m);Tp—扁管之间间距即翅片高度+扁管高度(m);ρa—空气密度(kg/m3);Va,max-最小截面风速(m/s);ca—空气定压比热(J/(kg•℃));Dh,a—空气侧水力直径(m)。

1.2 平行流冷凝器制冷剂侧模型

(1)对于单相区,过冷段和过热段的制冷剂侧换热系数均选取Gnielinski[5]关联式。

压降关联式选用Blasius[6]摩擦因子关联式:

图1 流路分布示意图

图2 换热能力和空气侧压降随开窗角度变化关系

图3 换热能力和空气侧压降随开窗数变化关系

(5)~(10)式中,Nuf—努赛尔数;f-制冷剂摩擦因子;Ref—制冷剂侧雷诺数;Prr—制冷剂侧普朗特数;△y为步长;Dhr-制冷剂侧水力直径,m;Gr-制冷剂质量流速,kg/(m2•s);ρr-单相区制冷剂密度,kg/m3。

(2)对于两相区,制冷剂侧换热系数选取Dobson和Chato的关联式[7]:

式中:Nu—努赛尔数;Rel—液相区雷诺数;Prl—液相区普朗特数;ρg—气相区制冷剂密度(kg/m3);ρl—液相区制冷剂密度(kg/m3);μl—液相区摩擦速度(m/s);μg—气相区摩擦速度(m/s);x—制冷剂干度。

摩擦压降关联式选用Ming Zhang和R.L.Webb[8]摩擦因子关联式:

式中:P-制冷剂压力(Pa);Pc-制冷剂临界压力(Pa)。

2 平行流冷凝器仿真分析

2.1 条件说明

图1是平行流冷凝器流路分布示意图。扁管数40,流路安排18-12-6-4,扁管长度687mm。

制冷剂:R22。

空气入口温度35℃,相对湿度40%;风量1590m3/h,迎风面风速均匀分布。

制冷剂入口参数:压力2195kPa,温度86℃。

制冷剂出口参数:温度40℃。

2.2 翅片参数

2.2.1 开窗角度

图2是换热能力和空气侧压降随开窗角度变化关系曲线,随着翅片开窗角度加大,换热器换热能力上升。经分析,翅片开窗角度加大,翅片开窗凸起增高,空气侧气流扰动更强烈,因而换热器换热性能得到提升。而且,开窗角度的变化并不影响换热器的总质量和总体尺寸。因此,增大翅片开窗角度能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

然而,这种趋势呈现逐渐减缓的趋势,在2°~5°区间,开窗角度每增大1°,换热能力平均增大257.7W;而在12°~15°区间,开窗角度每增大1°,换热能力平均增大58.7W,增幅明显减小;在32°~35°区间,开窗角度每增大1°,换热能力平均增幅已经下降到了20.3W,经济性明显薄弱。

图4 换热能力和空气侧压降随翅片厚度变化关系

图5 换热能力和空气侧压降随扁管间距变化关系

图6 换热能力随扁管高度变化关系

图7 制冷剂压降和制冷剂流量随扁管高度变化关系

同时,随着开窗角度的增大,空气侧压降也在上升,这意味着风机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同时,开窗角度过大给加工工艺带来较大困难,存在质量隐患等问题。

因此,综合考虑,翅片开窗角度应尽量大于12°,并适当增大,以增大换热器的能力。

2.2.2 开窗数

图3换热能力和空气侧压降随开窗数变化关系曲线,随着开窗数的增加,换热器换热能力跟着增加,空气侧压降也跟着快速上升,但开窗数达到8以后,空气侧压降不再上升,开窗数超过10后,空气侧压降缓慢下降。目前使用的翅片开窗数为12,在工艺可接受的前提下,可考虑适当增加开窗数。

2.2.3 厚度

图4是换热能力和空气侧压降随翅片厚度变化关系曲线,随着翅片厚度的增大,换热器换热能力增大;而空气侧压降先减小后增大,在翅片厚度0.17mm附近取得最小值,该趋势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目前使用的翅片厚度约为0.08mm,可以适当增大翅片厚度,这样既有利于换热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空气侧压降的减小。

2.3 扁管参数

2.3.1 间距

随着扁管间距加大,空气侧换热面积加大,有利于换热;同时,由于通风面积增大,气流速度减小,对换热性能又是不利的。因此,扁管间距的变化对换热能力的影响因实际而异。

图5是换热能力和空气侧压降随扁管间距变化关系曲线,换热能力随着扁管间距的加大而加大,但增长趋势逐渐减缓,扁管间距大于20mm以后,换热能力增长相当缓慢。可以预测,极限情况下,换热能力最终会有下滑趋势。而空气侧压降随着扁管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趋势也是逐渐减缓。

设扁管间距为h(单位mm),换热器总高度为H(单位mm),换热器总质量为m(单位kg),易推得:

即换热器总高度和总质量均与扁管间距呈正比关系,均随着扁管间距的增大而增大。目前使用的扁管间距在10mm左右,根据实际情况,扁管间距仍可适当加大。

2.3.2 高度

图6是换热能力随扁管高度变化关系曲线,在扁管高度小于1.0mm时,换热器换热能力随着扁管高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大,换热能力在1.0mm附近达到最大值,之后换热能力随着扁管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这是由于,一方面,平行流换热器细孔内换热系数与水力直径成反比,流道尺度降低有利于换热系数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扁管高度的减小,细孔尺度减小,内部流动阻力增大。综合结果是,随着扁管高度的减小,制冷剂流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制冷剂压降随着扁管高度的减小先缓慢上升,后加速上升,详见图7制冷剂压降和制冷剂流量随扁管高度变化关系曲线。

3 结论

本文利用软件CoilDesigner研究了平行流冷凝器扁管和翅片结构参数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适当加大翅片开窗角度有利于换热能力的提高,但空气侧压降将增大。

(2)适当增加翅片开窗数可在降低空气侧压降的同时提高换热能力。

(3)适当增大翅片厚度可在降低空气侧压降的同时提高换热能力;适当增大扁管间距可在降低空气侧压降的同时提高换热能力。

(4)扁管高度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存在一个最佳的扁管高度,使换热能力获得最大值。

后续将继续探索其他结构参数变化对平行流冷凝器的性能影响规律,并就仿真结果做样机测试,检验仿真精度,并继续研究和提高仿真技巧。

[1] 彭明,张雪平. 平流式冷凝器模拟计算及试验研究[J]. 制冷与空调 ( 四川 ),2008(1):6 ~ 11.

[2] 陈绍楷,刘忠民. 微通道换热器在家用空调器上的应用研究[J]. 日用电器 ,2011(3):16 ~ 17.

[3] 李越峰.陈俊智等.平行流换热器在家用空调的应用和分析[J].家电技术,2009(1):46 ~ 48.

[4] Kim M H, Bullard C W. Air-side thermal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multi-louvered fin aluminumheat exchang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2002, 25(3): 390-400.

[5] V. Gnielinski. New equations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urbulent pipe and channel flow.Inter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1976 (16):359-368.

[6] Incropera F P,Dewitt D P.Introduction to heat transfer(3rd ed.).jo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1996.

[7] Dobson M K, Chato J C. Condensation in smoothhorizontal tubes .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1998, 120 (1):193-213.

[8] Ming Zhang, R.L. Webb. Correlation of twophase friction for refrigerants in small-diameter tubes.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2001,25(1): 131-139.

猜你喜欢
翅片冷凝器开窗
垂直翅片管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数据机房集中式与平面型冷凝器热环境对比研究
冷凝器换热管开裂原因分析
大功率COB-LED的翅片散热器优化研究
超硬翅片滚刀加工在CNC磨床上的实现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蒸发冷却冷凝器在通信机房空调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清晨别急着开窗
大功率LED灯的新型底部开缝翅片散热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