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及其技术传承方式分析

2015-11-15 03:50刘建豪陈明昆
职教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考工手工业官府

□刘建豪 陈明昆

《考工记》及其技术传承方式分析

□刘建豪 陈明昆

《考工记》成书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官府手工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的需要,已有的手工业技术发展、生产管理、产品要求等为其提供了素材和参照。内容方面主要可分为手工业职业岗位系统与产品生产和质量检验系统两大部分。关于技术传承的记载除了总叙中明确提到的技艺家传的方式,还通过赋予手工业者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营造尚工文化以及选拔工官来促进手工业者的技艺学习和提高。同时,还反映出了工师授徒和艺徒训练的雏形。其中,对我国当前的技术教育最具借鉴与反思意义的是培植良好的“工”文化。

考工记;技术传承;尚工文化;工师授徒;艺徒训练

制度化的职业教育起源于西方,如今我国的职业教育形式也往往来源于对西方职业教育实践的借鉴。但这种借鉴必然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而这需要对我国传统的技术传承方式有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考工记》①作为我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典籍,是对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实践的经验总结,既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准,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当时的技术传承方式。从时间上来说,《考工记》所记录和反映的技术传承方式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较为正式和规范的技术传承方式的源头。因此,对其分析,有助于我们更为明确地认识我国传统的技术传承。

一、《考工记》成书的历史背景

《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稷下学宫,其时是我国各种思想高度繁荣的时代,是诸多思想流派的源头时期,也是我国民族心理结构的构建期,而此期间汇聚各学派学者的稷下学宫被认为是当时的学术思想中心。因此,成书于此的《考工记》得益于其时的思想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其手工业技术规范的经验汇总性质,也得益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发展以及手工业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反映了官府手工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一)官府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发展到周代,为满足各级贵族生活和战备需要,周王室及诸侯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齐全手工业门类,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制度和体系逐渐得到完善。由于官府对手工产品的需求复杂多样,许多产品要由多个门类的手工艺人分工合作完成,如《考工记》提到的“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因此,当时的官府手工业分为了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等,还有诸如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门类[1],并且各门类中因生产的产品不同,还进一步分化成各个具体的职业。如金工可粗略划分为冶炼,制造兵器、饮器、乐器、祭祀用具以及铸币等的分工。同时,虽然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各种生产不同程度上遭到一定的影响和破坏,但手工业技术并未中断发展。如洛阳出土的战国中期以后的鼎、簋、壶、镜等器物上印饰的各种流畅的云、龙花纹非常精致,说明到战国中期以后金银错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因此,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手工业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趋势,是内部分工的细化和手工业技术的逐渐提高,而这些分工和技术要求,需要有专门的规范来进行管理。

(二)手工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首先,在手工艺者的管理方面,工商食官制度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统治者采取的一种最重要的管理制度。《国语·齐语》中所说;“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间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国语·晋语四》中也提到:“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财用不匮”。这里所说“处工,就官府”和“工商食官”都是指西周以来的官府手工业制度。《逸周书·程典》同样有“工不族居,不足以给官”的记载,这里的“族居”、“给官”就是指手工业者聚居于官府指定的地方,生产必要的手工业产品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3]。这一制度除了对官府手工业的手工艺人进行管理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其他平民从事手工业及商业活动,既允许他们专门从事手工业活功,也允许他们在农闲之时进行采集、加工活动。

西周时期,官府手工业中的工匠掌握着各自领域独特而娴熟的技艺,并且世代传承。为了保持官府手工业中手工艺人队伍的稳定、技艺水平的维持和提高,西周统治者对手工艺人实施了较为有效的保护政策,同时也规定手工艺人世代都不得转换职业身份[4]。《礼记·王制》就提到“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虽然这种规定限制了人的自由选择,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许多人以其所从事的职业为姓氏也说明了这种方式对技艺的保存和传承有着重要而有效的作用。《礼记·学记》中所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以及《荀子·儒效》所说的“工匠之子莫不继事”,都反映了那一时期的技艺家传特征。这种“父兄之教”、“子弟之学”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之下对官府手工业中工匠数量的保持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一定意义上被规定为手工艺的主要传承方式。

其次,在手工艺产品的生产方面,为了保证贵族统治者能够享用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并区分不同等级贵族的身份差别,官府手工业生产体系中的各级工官依据一定的规格要求和质量要求对生产规格和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礼记·王制》中就记载有对手工业产品的规格、尺寸、精细、式样、成色、真伪等一系列的要求[5]。相类似的各种典籍,记录反映出当时的官府手工业生产,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产品标准制度和较为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也就为《考工记》的成书提供基本的素材和标准。而进一步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也促使了《考工记》的成书。

二、《考工记》的内容简析

上述官府手工业的发展、工商食官、技艺家传以及产品标准和检验都不同程度地在 《考工记》中得到了体现。分析《考工记》文本的内容结构,可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对手工业职业岗位的结构划分;另一部分是手工产品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及其操作流程和检验方法。

(一)手工业职业岗位系统

《考工记》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分类思想十分鲜明,开卷即指出:“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明确了“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的“百工”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手工业的社会分工方面,书中提到“粤无镈,燕无函,秦无庐,胡无弓车。粤之无镈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不仅分析了分工的地域差别,同时也以“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以及“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来说明不同地域有各自的优势,在社会生产中应注重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在官府手工业内部,《考工记》则对手工业职业进行了详细而有序的分类,其中记录了六大类三十一个职业类别,由于成书时间问题,在总叙部分只列举了六大类三十个职业:“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攻金之工:筑、冶、凫、栗、段、桃;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设色之工:画、缋、锺、筐、;刮摩之工:玉、楖、雕、矢、磬;搏埴之工:陶、瓬”。从这一概括中可以发现,《考工记》对手工业的职业划分既有层次性,又有系统性。从整卷书的内容来看,这六大类手工业部门统一由“百工”管理而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六大类部门下面又由若干类职业组成,整体上呈现出一个由三个层次组成的手工业职业体系(表1)。而按照生产内容的性质不同也可以另外将其分为其他子系统:以“轮人”、“舆人”、“辀人”和“车人”等为代表的制车系统;包括 “筑氏”、“冶氏”、“桃氏”、“凫氏”、“栗氏”及“段氏”等的铜器铸造系统;以“弓人”、“矢人”、“庐人”和“函人”等为代表的弓矢兵器护甲制造系统;以“梓人”、“玉人”、“凫氏”、“韗人”、“磬氏”、“钟氏”等为代表的礼乐饮射器具制造系统;以“匠人”为代表的建筑、水利系统;以“陶人”和“瓬人”为代表的制陶系统[6]以及以“画缋”、“筐人”、“氏”等为代表的纺织系统。从中可以看出,各个职业岗位之间既有明确地分工又有交叉合作,显示出当时官府手工业生产已经有了组织严密的管理系统。

表1 《考工记》中的职业系统

职业起源于社会分工,而后职业教育和培训才有了可能。《考工记》对手工业所作的分类,在一定意义上,为规范化的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事实上的依据。

(二)产品生产和质量检验系统

《考工记》所反映的手工业生产的严密管理系统不仅体现在职业分类及其分工与合作方面,还体现在其所记载的各个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方面。以“轮人为轮”为例,书中对原料的选择到车轮制成的检验都有详细的记载。“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是故以火养其阴,而齐诸其阳”。这些记录在选材方面指出制作毂、辐、牙等,要根据这些部件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季节选材,尤其指出制作毂的木材要经过一定的工序处理以使其整体密度一致。

在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标准要求和加工技术指导。

如:是故六分其轮崇,以其一为之牙围。叁分其牙围而漆其二。椁其漆内而中诎之,以为之毂长,以其长为之围,以其围之阞捎其薮。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容毂必直,陈篆必正,施胶必厚,施筋必数,帱必负干。既摩,革色青白,谓之毂之善。叁分其毂长,二在外,一在内,以置其幅。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辐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扤,虽有良工,莫之能固。凿深而辐小,则是固有余,而强不足也。故竑其辐广,以为之弱,则虽有重任,毂不折。叁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则虽有深泥,亦弗之溓也。叁分其股围,去一以为骹围。揉辐必齐,平沈必均,直以指牙,牙得,则无槷而固,不得,则有槷必足见也。六尺有六寸之轮,绠叁分寸之二,谓之轮之固。这种以比例量化的技术规范在当时对加工过程的指导非常重要,也非常实用。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还没有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再加上不同等级贵族的用车规格有着严格的区分,因此,这种以比例作为生产加工过程的指导规范的方式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都极高。

而对产品质量的检验也同样实用而方便。首先,对产品的质量有着明确要求。同样以对车轮的质量要求为例,“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杼以行泽,则是刀以割涂也,是故涂不附。侔以行山,则是抟以行石也,是故轮虽敝,不甐于凿”,要求车子能够在路况很差的路面正常行驶。其次,对于如何判断产品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有检验的标准和方法。如,对车轮进行检验,“是故规之以眡其圜也,萭之以眡其匡也,县之以眡其幅之直也,水之以眡其平沈之均也,量其薮以黍,以眡其同也,权之以眡其轻重之侔也。故可规、可萭、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检验标准和方法同样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符合物理原理,科学有效。

上述比例量化的生产规范和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在每一种手工产品的生产中都有记载,因此,许多学者都将《考工记》定性为官方手工技术标准。

三、《考工记》中的技术传承

《考工记》更多的是作为记录技术规范,指导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标准手册而存在。因此,书中的技术传承主要以隐性方式而存在。但总叙部分还是有明确提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说明技艺家传是当时主要的技术传承方式。关于“技艺家传”前文已有论述,对于《考工记》所体现出来的其他技术传承方式,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营造尚工文化

一种职业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该职业的从业收入和社会地位影响。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往往会吸引比较优秀的人才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学习,同时也会激励已有的从业者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工商食官制度为手工业者提供了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保障了他们的生计稳定。另一方面,在当时等级明显的社会环境下技术高超的手工业者被赋予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考工记》中提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把器具的发明者称智者,对器物描述记录的人称为“巧者”,保存并传承造物技术的人称为“工”,并指出“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这里的“圣人”主要是指这些工具的发明者,但作为“圣人”所创造器具的制作者和传承者,普通手工业者也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书中就把能够达到技术规范要求的手工业者称为“国工”。

这种社会地位赋予的长期化,会转化为一种社会意识,进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某一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地位越高,对人们的吸引力就越强,反之则不能产生吸引力,甚至会使人拒斥该职业。那么针对该职业所进行的教育和培训则会产生相应的吸引或被拒斥效应。春秋战国年间的公输班能够成为楚王的座上宾至少说明当时杰出的手工业者具有和其他各家名士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而公输班也和其他各家名士一样有许多弟子追随。如前文所说,即使在社会动乱的战国,手工业技术水平依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说明赋予手工业者较高的社会地位、营造尚工文化对其技术的保存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工官选拔与工师授徒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手工业日益发展,百工队伍也不断壮大,规模发展的同时对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是《考工记》成书的最直接原因[7]。因此,它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作为结果评价的标准,为官府手工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在官府手工业中,“百工”是最高的管理者,但庞大的生产队伍必然需要建立体系化的管理队伍来保证管理的效果。为此,《考工记》中提供了一种层级化的管理体系。前文已述,书中将手工业生产分为六大门类,每一门类又分为若干职业类别,如此产生了三级的基本管理结构,管理人员称为工官。每一级工官,尤其是基层工官,其主要职责就是依据《考工记》中所列的技术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流的技术水平,而高一级的工官在技术的综合化方面则要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些监督管理专业化生产的工官自然是通过对生产队伍的考核而从中选出,这种方式对手工业者提高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工官在作为产品质量检验者的同时,还承担着技艺传授的职责。《考工记》将手工业生产者的身份区分为人、氏、师三类,技术水平逐级提高。书中在叙述不同职业类别的工作规范和检验标准中,就有“人”、“氏”的区分,如“辀人为辀”、“桃氏为剑”。而在“梓人为饮器”中,有“凡试梓,饮器乡衡而实不尽,梓师罪之”的记录。“梓师”就属于监督管理“梓人”的高级工官[8],从这一叙述中可以看出,在管理过程中,“师”通过监督生产过程、检验产品质量等活动实现了技艺传授。

因此,通过生产管理促进技术掌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工官选拔来促进手工业者提高自身技艺水平;二是高级工官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技艺传授,即工师授徒。

(三)艺徒训练的雏形

官府手工业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通力协作来进行,除了人、氏、师这些工官还需要大量的一般手工艺人。有学者考证,当时官府手工业中有四类手工业者:自由工匠、雇佣工匠、刑徒与奴隶。其中自由工匠和雇佣工匠多数是手工业氏族,有家传之学,身份自由,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刑徒则多是罪犯和战俘,奴隶是由官奴婢转化而来[9]。后两类人社会地位不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多数不具有生产所需要的技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一般的技术培训。另有学者按照等级高低将官府手工业的工匠分为工师,工、冶、匠,工鬼薪、工城旦、工隶臣,另有部分客匠,类似于雇佣工匠。其中,工师的主要职责就包括对新工匠的培养[10],早期非正式的艺徒训练便由此产生。从《考工记》的内容来看,艺徒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官府手工业中的生产流程、生产规范、生产技巧以及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训练的主要形式是进入各个职业类别由工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监督进行,最终以结果评价的方式来判断其是否成为合格或者优秀的工匠。

除了上述技术传承的方式之外,《考工记》作为一种技术标准手册,其本身就是技术传播的载体,具有技术传播的功能。除影响了同时代其他诸侯国官府手工业的生产之外,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它保存了当时高水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则,这种技术规范的记录形式后来也发展成为各种“法式”,对我国后来的手工业生产、手工技术传承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官府艺徒训练发展到唐代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学校技术教育形式,唐代官府手工业工场中,安排匠人专门对学徒工进行技术培训,工种不同,培训时间也不等。并且官府组织每季一次考核,每年一次大考[11],艺徒训练由雏形发展成为了较为成熟完善的艺徒制。但遗憾的是,其中的尚工文化未能随其技术记载传承下来。随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形成,手工业者一直处于社会底层,不但使手工业丧失了原有的吸引力,固有的从业者也大多丧失了精益求精和发明创造的追求,直至洋务运动前我国的工业生产依然停留在手工层次上,并且许多技术甚至失传。

《考工记》所反映的技术传承处在自由的手工业者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社会环境中,有较好的崇尚高技术的文化氛围,技术训练是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由高水平的工官负责,同时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对训练结果进行评价。当时所开创的官府手工业工场中的艺徒训练成为后来规范化艺徒制的雏形,其在我国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近代以前。其中所反映的为技术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的尚工文化氛围,更是值得我们反思我国当下职业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提醒我们,借鉴西方优秀的职业教育方式,首先要培植好本土的职业文化土壤。

注释:

①本文所引《考工记》的文本,均摘自吕友仁译注的《周礼译注》中的《冬官·考工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4][5][9]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77,179,193,194,216-220.

[3]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77-78.

[6][7]汪建平,闻人军.中国科学技术史纲(修订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23,122.

[8]闻人军.考工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91.

[10]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807-810.

[11]王良,高涵,周明星.我国职业技术传承的研究热点透视与展望——基于CNKI的文献统计分析[J].职教论坛,2014(7):19.

责任编辑 王春桂

刘建豪(1989-),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陈明昆(1963-),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G719.29

A

1001-7518(2015)19-0088-05

猜你喜欢
考工手工业官府
《周礼》职官与官府辨析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墙-壁”小考——《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墙壁部的评述与考证
20世纪50年代中共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象认识演进探析
清代社会管理的流弊
考工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心境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新书介绍:《考工司南:中国古代科技名物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