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

2015-11-15 05:08:47许芳宜口述林萌庭采写
爱你 2015年21期
关键词:明报团员舞者

◎ 许芳宜/口述 林萌庭/采写

三分钟

◎ 许芳宜/口述 林萌庭/采写

1995年我刚进葛兰姆舞团,那时还是个实习舞者,第一次随团在亚洲参与巡回表演。在舞台上,实习团员和群舞者是舞评人永远不会单一提及的对象。想不到的是,在香港演出后,我居然上了《明报》。作者认为一看我的名字,再看到我的五短身材,就能猜测:她应该是中国人吧。

当时我被吓到了,我在台上看起来真的很丑吗?他从一个最负面的角度进行猜想,这实在让我很不舒服。我心里起了个大疙瘩,不想让人家看到那篇报道,但藏得起来吗?报纸每天可是有几百万份的发行量。

香港演出之后,我在日本演出时脚骨折,拄着拐杖回家养伤三个月。之后再回到纽约时,我收到了一封信,是香港的一位杂志编辑寄来的。他是个西方人,说他去看了我在香港的那场演出,从头到尾他的目光都无法从我身上移开。他翻看节目单,寻找我的名字。他不敢相信我只是个实习团员,因为我在舞台上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光芒,他认为我将来一定会是个大人物。

前后两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与学习。我先是害怕别人看到《明报》的报道,觉得很丢脸,后来收到那位编辑的信,冲击更大。哇!这两个人说的是同一场演出啊,我要听谁的?我要相信别人的批评还是赞扬?该为哪个开心、哪个难过?好像都对也都不对,都只是某个人的主观意见。

接下来的这些年,我一次又一次演出,一次又一次接受媒体评鉴。舞评人大多是资深观众,他们提供的观点或数据经常很有历史感,颇值得我参考。然而另一方面,我也学会既不会因别人给我很好的评论就飞上天,也不会因听到很糟糕的评论就要下地狱,这些评价仅供参考。我可以开心,也可以难过,但维持三分钟就好了,这些绝不是我生命的全部。

于是,我学会了“快乐三分钟,难过三分钟”的哲学——无论毁誉,无论悲喜,都不能长久耽溺,要快快找回平常心。

(摘自《听从自己内心的安排》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猜你喜欢
明报团员舞者
舞者
香格里拉(2023年2期)2024-01-04 05:36:24
舞者
舞者
轻音乐(2022年2期)2022-02-24 02:33:46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怀念金庸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传奇
可疑的舞者
中间位置的求索与香港《明报》的崛起(1960—1970)
学术交流(2015年7期)2015-02-25 10:50:43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中国青年(1966年5期)1966-08-17 03: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