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诗人:周瑟瑟、朱鹰、林忠成、李成恩、孙家勋、张成德、黄明祥等
卡丘主义诗歌论坛
代表诗人:周瑟瑟、朱鹰、林忠成、李成恩、孙家勋、张成德、黄明祥等
周瑟瑟
父亲走后,留下母亲独自一人守着故乡的院子
她不愿意离开家,那是父亲留在人世的家
有母亲在,家就还在——悲伤如一把生锈的柴刀
我们曾经把它遗忘,现在它握在母亲苍老的手上
我们担心母亲会被悲伤击垮,而她越来越坚强
我佩服年近八旬的母亲,她被悲伤灌满的心
胜过我人到中年脆弱的心。电话里母亲声音洪亮
底气比我还足,母亲的奇迹源于对生命不屈的爱
回到故乡的第一夜,我睡在父亲离世的床上
夜里风声缓缓在屋外徘徊,夜鸟在后山的树林里
偶尔发出一两声鸣叫,像是我小时候睡梦中的呓语
母亲房间里的每一个响动都会让我警觉
直到众鸟在晨光里齐鸣,生命经过黑夜的静寂后重获喧哗
新的一天在母亲打开大门时向我敞开了所有的秘密
昨夜我有过低泣,而母亲说漏了嘴:“夜里一个人时,
我时常会哭。”我悬着的心得到了应证,母亲与我一样
脆弱。更让我震惊的是我掀开卧室的窗帘,看到一条路
从原来高高的黄土后山中间冒出来,它通向父亲的新家
我们不在家的这段时间,母亲瞒着我们哭泣
母亲瞒着我们开山挖路。我欣喜地打开后门
走在那条水泥小路上,中间还修了一个栅栏
推开栅栏,就进入了后山,我直接穿过树林
很快来到父亲的新家。我不敢想,我们不在家时
母亲独自一人有多少次来找父亲,与她生活了52年的
人躺到了这里。在给父亲烧新年纸钱的时候,母亲坐在
父亲的坟前哭出来了:“你留下我一个人,留下我想你………”
父母小时候一起读夜校时相识,父亲牵着母亲的手
走夜路。64年后父亲终于离开了她,而9个月后
我才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无法替代父亲的存在
这是64年的时间之谜,是生死留给母亲的一道难题
林忠成
一副白骨在土层深处醒来
它想起了头上被插草
站在街上被卖的情景
它爬啊爬 离人间只有1.3米
一副泪水汪汪的骨头
13岁被抢入苏州府
离女人还差30厘米距离之时
被扔到床上 肉被剔净
胡人南下
这副苦命的骨头被埋在水井旁
后人从水里品出某种冤味
连用这口井浇的桃花
在半夜也会唱出凄清的谣曲
这副900年前轻若惊鸿的骨架
曾是苏州街头开得最热闹的海棠
远眺
钟声让倚窗而望的人肿了起来
一阵急刹车把书本里的马车摔到外面找水喝
他伸出脖子 让窗外的女子继续锯
用电锯 手工锯 圆锯 老虎锯
从各种角度进行设计 操作
钟声有三只脚 两条尾巴
轻轻挠你的痒 舔你耳垂
要在回忆录写好之前锯完
要给疯狂的青春多装两套刹车装置
树林里的大雾不断吸收冤魂
它在慢慢移动
覆盖在城市上空
把人的记忆能力吸掉
李成恩
黎明的女儿
赶着光线的羊群
珊瑚珠、海贝闪亮
牧女打开草原的门
请进来吧——
陌生的客人
光线的羊群嗷嗷叫唤
她才不管
她太忙了
她升起了炊烟
她蹲下来
挤奶
雪山也跟着她蹲下来
雪山的奶水
眼看着流向了草地
洁白的皮肤
像牛奶洗过的
牧女牵着我的手
去看她家的小马驹
我的舌尖
沾满了白色的光线
我叫她酸奶
我还叫她
酥油灯光
左岸
没有黄昏就没有黑夜
没有黑夜
就不会有蜡烛那块小小的红糖
在缺少女人味的
铁皮屋里慢慢融化
身体里的水老了之后
对朋友的看法截然不同
他们曾经的缺点越来越可爱起来
是说
谁的身体没有灰尘
张成德
……若数天下真主
汝以“杀光、烧光、抢光”下手为强
某以“泪光、抛光、脱光”占为先
……汝以除暴安良为官一任
深得君心、臣心、萝卜心
……“某以复汉家身份传播天下经文”
赶制那“门钉肉饼”之口
——喜相逢呵喜相逢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一切均在杯中转
孟德兄,此番你虽软下肉身
我却失手杯子
落得一个偏头痛
临风
我发现被遗弃的风
刮着寻找什么
它要说一句话
它要找一个什么说话
我发现被风吹倒的树
发现沉甸甸的树的树枝
它要招展,它要攀爬
在很远的那里——
我发现风中的痕迹
像我发现过被遗弃的风
它要寻找什么
它要说一句话
一件事
黄明祥
一
芙蓉南路不是一条路,还有两条高架
悬在空中,一条城际轻轨,另一条名不副实
是地铁,即从城市之底绕一圈后
还有这么一段像过山车,爬到巅峰
给人以陡峭,像一段下沉的历史
总会在某个时间甚嚣尘上,另一群乘客在对面
俯冲而下,并与拉近距离的远道平行
谁也看不清穿梭而过的,那边的脸与险象
于削平土石的原址,无法辨认
仍然掠过岭上的往返
二
这次去看的工地,是一个水池
被路边一排空心砖平房遮住,不从垮塌处探头
就无从知晓里面的深坑,反7字形
像一把巨锄被人撂倒,挖出它自己的形状
钩住安置小区,又像砸出的墓穴
埋下了村民扔弃的所有农具,几米下的荡漾
仿佛耕器习惯了劳作,仍在自行深入
裸露的钢筋像收割后的庄稼,一茬一茬
春风吹不动,宽阔的水面淹没了根
谁也不知道作物的收成,我不敢靠近
俯视自己的倒影,以及秋后或更久的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