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林
首义先驱张难先诗联举隅
张少林
内容提要
张难先先生概括为“勇敢、廉洁、公正、恬淡”的首义精神,与当前实践中国梦有相通之处。张难先先生的诗联作品,为首义精神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与文学价值,也具有十分积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武汉地处中国腹地,有着3500年的历史,有着独特的荆楚文化特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辛亥革命首义地。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的第一枪是在武汉打响的。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在世界上也是举世瞩目的壮举。荆楚先人古时就有“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抱负,到了辛亥革命时更演变为“首义精神”。辛亥志士张难先将首义精神概括为四点,即勇敢、廉洁、公正、恬淡。而在当代,人们对首义精神的发掘则更深更广。“首义精神”的探究在学术界颇受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论述是章开沅先生的“敢为天下先”。当初,楚国的崛起有赖于这种精神,辛亥武昌首义时更是弘扬了这种精神。今天“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充分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品味、艺术韵味和个性魅力。从“首义精神”到“武汉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曾亲身参与这一伟大革命洪流的首义先驱张难先先生。
张难先70岁(1944)时曾手书自寿联:“少与恶社会斗,长与恶政府斗,拔剑揭竿,祸闯百千侥幸过;贫病足以死吾,忧患足以死吾,连灾屡劫,我生七十实真难。”
张难先(1874—1968),又名辉澧、绍良,号义痴,湖北沔阳(今仙桃)人。1904年赴武昌,参加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从事反清活动。为发动新兵起义,投湖北陆军第八镇工程营当兵。曾密谋趁慈禧太后七十生日与湘省同时起义,事泄后归家,创办沔阳仙桃镇集成学校。后加入日知会。1907年再赴武昌谋划响应萍浏醴起义,被清政府破坏,遂急返沔阳。数日后,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逮捕,解送武昌监狱。出狱后,复入革命团体文学社,在武昌、汉川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并与友人在沔阳创办“勤业蚕桑公司”,任经理。后参加辛亥武昌起义。南北议和后,为反对将政权让予袁世凯而辞去黎元洪秘书之职,到崇阳主办“人学会”。后回乡以授徒度日。1920年,杜威、罗素来北京讲学,他赴京求学,旋因生活无着,被介绍至参谋部任录事。1923年回籍督办堤工。9月,应李济深函约赴粤,任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参议兼西江讲武堂教官。后历任梧州善后处参议、琼崖行政委员、监察院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土地厅长。1928年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在任期间,曾颁定税则,还参与筹建湖北省银行和武汉大学。后任国民党政府铨叙部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军监察委员会主任。“九一八”事变后,电请蒋介石通电罪己,实行全国总动员,抗击日寇。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国民参政员。从1943年起,开始访求辛亥首义史料,撰写首义人物传记,两年后写成《湖北革命知之录》。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影响下,逐渐转向支持民主运动。张难先的耿直、清贫在国民党政府官员中是出了名的。他曾白日手提灯笼见蒋介石,声称“暗无天日”;武汉解放之际,曾大闹华中“剿总”,白崇禧挨骂赔礼,更是被人传颂。上文那副自寿联既是张难先先生的自画像,同时,也是对张难先在晚清和民国所度过的70多年人生的总概括,实乃对张难先先生自己所倡“首义精神”中“勇敢”一词之诠释。
张难先是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党内的要员。有这样一件与诗联有关的事曾广为流传:民国十四年,他在国民政府监察院任职时,忽然接到家乡沔阳的急信,告知他恩师马逢乐不幸逝世的消息。马先生是清末秀才,是张难先的启蒙老师,张难先从小得到老先生的教诲,可谓恩重如山,张难先接信后立即告假回家吊丧。按当地风俗,老人去世,亲友都得送份礼物。乡亲们认为,张难先当了大官,有钱有势,又是老先生的得意弟子,此次定会以厚礼相赠,以报师恩。张难先来到马先生的灵堂,先向恩师的遗体行师生之礼,接着向马先生的家属表示了慰问。随后,走到礼宾先生的座位前,拿起笔就写。众人争相观看,原来是一首诗:
两袖清风去,两袖清风还。
吊丧人尽礼,守孝我独惭。
课业恩情重,讲经天地宽。
一别长已矣,悲泪湿青衫。
诗的后面写着:“有人吊丧,无钱送礼,钱轻情重,诗代礼金。受业门生张难先拜草。”写完,张难先向乡亲们抱拳施礼,深情地说:“恩师在世常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用诗作礼金,正是遵照恩师的教诲做的,礼轻情重!”马老先生当日下葬,张难先如同孝子,为恩师披麻戴孝,送恩师入土。并移榻恩师坟边,为恩师守墓三天三夜,尽孝子之情。众乡亲无不称道:“难先尊师重孝之情,何只千金!”这件事乃张难先先生对“首义精神”中“廉洁”一词之诠释。
武昌起义次日,张难先从汉川赶赴武昌,投入阳夏保卫战。1927年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掌财政。任上对湖北财政改革颇多建树。抗日战争时期再任湖北省政府委员,来往恩施、重庆间,从事辛亥革命历史编著工作。
张难先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又多才多艺,学富五车,连蒋介石也极力想笼络他,用以点缀门楣。抗战胜利后,蒋曾三次下聘书请张难先担任总统府顾问。这个职务可享受一级上将的一切名誉和物质待遇,可随时出入总统府邸,畅行各省、市、州、县。不想,张难先却三次将聘书“敬璧”,执意留在湖北。1945年底,在东湖珞珈山麓,多了一幢简陋的木板房,这就是张难先的思旧庵。张难先自题其庵曰:“看山感旧欣先死;筑土为庵当活埋。”又自嘲道:“既老且聋,闭门谢客;本愚复鲁,羞面见人。”思旧庵外,张难先开出了一大片园子,养花种菜,亲自从事整地、浇水、施肥等事。
张难先对当权者的腐败昏庸深恶痛绝。曾在他的狗圈、鸡笼上书一联讽刺这种现象:“拍马吹牛,是真类狗;攀龙附凤,不如养鸡。”横批“满目禽兽”。虽如此,但对朋友和同僚,却视为兄弟手足。“湖北三怪”中的石瑛、严重去世时,身为“三怪”之一的他均写了挽联哀悼。挽石瑛的对联是:“哭公只有泪,提笔竟无言。”挽严重的有二副,一副是“三军夺二帅,死君严重;一人咻众楚,留我难先。”一副是“哭终旧雨来新雨,痛念生人忘死人。”其情感人至深。张难先自题“思旧庵”另有一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可见其无私无畏,公正亲民。此外,张难先在湖北财政厅长任内,拨库存巨金,创建武汉大学;倡议在东湖兴建“行吟阁”等,都是传承中华文脉的义举良策,功在千秋。
《武汉掌故集粹》上有这样一段记载:1948年底,张难先在思旧庵备了一桌别致的“菲酌”,邀请跟随了他几十年的老幕僚聂松樵、孙竺僧、贺葆三等人小聚,宾主眉舒目展,开怀畅饮,针砭时弊,酣畅淋漓。一时兴起,张难先取出笔墨,提笔一挥,三幅墨梅便跃然纸上。每幅画还题诗:“为教梅花问消息,春色几时到人间?”张难先对三人说:“我一生清苦,两袖清风,只有一点‘穷气’和‘疯气’。画,你们一人一张,我无以为赠。秀才人情纸一张!”从“思旧庵”对联到友人雅聚之赠,张难先先生所倡的“首义精神”中之“公正、恬淡”品质已是跃然纸上。
张难先将首义精神概括为“勇敢、廉洁、公正、恬淡”,他自己身体力行,躬身实践。他的“穷气”、“疯气”,还有“硬气”、“骨气”,赢得了世人的尊敬。1949年10月1日,作为辛亥老人、革命先贤,美髯飘逸的张难先,同其他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被毛泽东主席邀请到天安门上一起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如此殊荣,已成珍贵的镜头,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张难先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委员。
令人欣喜的是,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主题碑林,已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南端的起义门及楚望台遗址公园景区,在“首义碑林”中,有一块巨碑,长11米、高2米,镌有张难先的《辛亥首义杂感》全文,这首700字的百句长诗,是整个碑林中最大的石刻。全诗为:
武昌首义在中秋,各省先期早预谋。创立共和翻帝制,彭刘杨血不白流。乘月渡江访亚东,县囚一跃郡尊翁。佐君重镇江之浒,血荐轩辕誓效忠。武胜关门未及闭,北军直闯入关内。身先士卒诸党魁,义愤干云力却敌。市民听说我军胜,茶水馒头送上阵。伤者扶持如弟兄,敲锣打鼓山岳震。阳夏前方军失利,守湘弃鄂殊非计。一夜溃兵杂沓声,仓皇出城忍悲泪。却喜汉阳初未失,黄兴拜就将军职。一新耳目壮山河,关紧铁门再努力。大将黄兴守汉阳,人心镇定喜洋洋。义旗各省接连树,革命根基已渐强。政府此时筹北伐,调兵选将忙书札。季公招讨大名颁,附骥不才亦在列。两日驰驱抵沔阳,仙桃驻节李营防。市民鞭炮喜迎迓,是我昔年被逮场。招讨正开军事会,突闻汉讯我军溃。汉阳一失省防难,已截刘标作守备。有人献策真良图,着眼三军梁李刘。联合三公齐着力,和衷声气好相求。季公击节为颜开,言此良计中我怀。奉使何辞三寸舌,同仇戮力好安排。三军都是一条心,仙镇会师如弟昆。刘季李梁遴主帅,都推招讨季雨霖。大使军容从此盛,荆州北虏将先问。季公亲统南征军,联合唐营同布阵。翌日将军来乞降,即时缴械安排详。亚东受任荆州牧,招讨班师回沙洋。一路须经安陆府,探知土匪多成股。深入虎穴擒猛虎,选贤任能此邦扶。安郡民安再著鞭,襄阳反正好音传。喜源弃职潜逃走,司令众推张国荃。舟行几日到襄阳,迎迓官民夹道忙。委定人员筹北伐,义旗赫赫向南阳。都督遥颁电一通,拨云和议已成功。全军不再劳前进,静待酬庸在意中。总统闻推袁世凯,军中失望有人在。为防鲁莽定人心,招讨密言须静待。招讨班师回旧防,李公飞电话萧墙。谁知革命内讧起,观变相期到武昌。轻舟赶到武昌城,听说操戈已息争。意见仍然如许大,调停尚有不平鸣。季君与我急奔走,更赖刘梁逞利口。顿使蒋孙知愧惭,纷歧意见化乌有。我看大局多悲观,自愧无能问此难。谢绝终南归故里,苦修学行此心安。首义回顾言仅此,后来大乱纷无已。马恩真理救中华,前路光明当大喜。
这是张难先先生88岁高龄时,为辛亥武昌首义撰写的长篇巨制。这无疑是一部作者亲身体验的辛亥首义史诗,全方位展示了辛亥首义发生前后的各种场景,为后人了解这场伟大的历史事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彭刘杨血不白流”,发生在武昌城的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运动时至今日,已经届满一百周年。
“马恩真理救中华”,在这一百年来的历史光阴里,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众所周知的是中华民族已经独立,国家逐渐富强。炎黄子孙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努力,使自己骄傲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正在为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首义先驱张难先先生自己曾现身说法,
谓及“守常”且“极端守常”乃是“湖北三怪”的共同秉性。何为守常?于古代士大夫而言,就是遵守伦理纲常,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就现代官员来说,就是“守规矩”,就是遵守基本的道德操守,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
极端守常,就是不打一点折扣,严格遵循伦理操守,身处官场之中,出淤泥而不污、遇贪官而不伍、面权贵而不折,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实实在在做事。即弘扬廉洁自守、嫉恶如仇、造福于民的精神。所以,张难先的“守常”精神、辛亥首义精神,与当前实践中国梦,大有相通之处。张难先先生的诗联佳作,为首义精神提供了直接的诠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与文学价值,也具有十分积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者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网络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