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青
在中国社会,书香门第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景观,他们依靠自己家庭教育的力量,连续几代甚至几十代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较为著名的有古代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刘向、刘歆父子,班彪、班固、班昭一家,蔡邕、蔡文姬父女,曹操、曹丕、曹植“三曹”,颜之推、颜师古祖孙,王通、王勃祖孙,杜审言、杜甫祖孙,苏洵、苏轼、苏辙“三苏”……近现代有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祖孙三代,钱钟书家族,俞平伯家族,冯友兰家族,梁启超家族等。人们常用“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来形容书香门第的家风。
一个家族通过家庭教育形成的传统风尚或门风就是其家风。良好家风代代传,便会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信念,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家风正,人才出。
号称“中华宰相村”的山西闻喜裴柏村的裴氏家族,历史上出了59位宰相、59位将军,京官千人,知府以下不计其数,裴氏儿女有3000多名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卓越贡献者。在唐朝289年当中,平均每隔17年就出一个宰相,创造了中华文明的一大奇观。裴氏家族依靠“崇文尚读,耕读传家”等优良的家风,历代名人辈出、各领风骚,真可谓:
一村演廿二史兴衰,自西周历魏晋,无论隋唐,薪火竞相传,几经物换星移,独把高风遗后世;
九岭开两千年鼎盛,非良将则名臣,更多彦士,川流争不息,谁可批宵决汉,尚留大任待来人。
家风正,民风淳。
汉、魏以后,对于家风家教,逐渐出现了专书。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不能识文断字,却通情达理,大多数人的家教和门风都教孩子厚道做人,勤俭持家,守着本分,不辱没祖先,正如此联: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可俭;
示儿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家风正,政风清。
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
裴家子弟仕宦如林,却没有出过一个贪官,因其家规中有“凡贪官污吏不入祖茔”的训诫。北魏孝武时期,裴氏家族后代之裴侠,时任河北郡守之职,躬履俭素,爱民如子。同僚劝裴侠及时享乐,不必拘于清廉,裴侠说:“清廉乃为官之本,俭节是立身之基,吾裴氏家族世代秉承美德,我辈清廉自守,意在修身自重,唯恐辱祖先焉!”裴家以清廉为荣,直到现在依然如此。包拯《家训》也有“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南宋词人张道洽赞誉清白家风:
清白家风不染尘;
冰霜气骨玉精神。
强调“家训”和培育良好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道德文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让我们承传优良家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