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斯特斯《匙河集》中的反城市化倾向①

2015-11-14 10:15
世界文学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诗集城市化小镇

袁 源

论马斯特斯《匙河集》中的反城市化倾向

袁 源

内容提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给中西部小镇带来巨大冲击。埃德加·李·马斯特斯的《匙河集》既是对这一现象的忠实记录,又是对它的深刻反思,其中流露出小镇人对城市化既向往又恐惧的矛盾心态。以往的研究多将该诗集归入“耙粪”文学,但本文认为:该诗集名为“揭丑”,实为“扬善”;名为反对城市化,实为提倡回归杰弗逊时代的农耕文明,体现出诗人明显的“平民主义”倾向。该诗集是研究美国小镇文学的重要文本,对研究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国文学 城市化 小镇 埃德加·李·马斯特斯 《匙河集》

一、引 言

在美国西进运动中,众多东部居民西迁,并在当地开垦、定居,于是新的小镇和村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世纪初,一提到美国的中西部,人们立即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沃野千里、麦浪滔滔、富饶农庄星罗棋布”的景象,人们俨然把中西部的小镇看作“人间乐园”,并且怀着崇敬的心情认为这里的居民拥有无与伦比的开拓进取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1914年埃德加·李·马斯特斯《匙河集》的出现如当头一棒,敲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使大家意识到中西部小镇原来并没有想象中完美。马斯特斯是芝加哥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而该诗集由214首墓志铭式的诗组成,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小镇生活图景。诗集中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一个不同的人名,全诗集没有中心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每个人都述说着自己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又有机地构成整个“匙河镇”的生活。虽然“匙河镇”并非真实存在,但是马斯特斯以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彼得斯堡(Petersburg)和刘易斯敦(Lewistown)为原型,塑造了这么一个小镇,把这里的生活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体现出一种深层的“地方现实主义”,这是《匙河集》“最显著的特色”。马斯特斯认识到在这些小镇,社会风气不正、男女关系混乱、物质主义盛行。庞德称马斯特斯是“自惠特曼之后第一个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美国的诗人”。虽然有评论家认为该诗集“仅仅是马斯特斯借小镇人之口抒发自己的感慨而已”,并且怀疑其原创性,认为他只是模仿了希腊神话的创作模式,但是哈丽特·门罗却积极为马斯特斯辩护,认为他在诗歌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对他以讽刺的笔法揭露“人类生活的神性与荒诞性”大加赞赏。艾米·洛威尔说,光创造出这214个人名就是件了不起的事。距该诗集发表两年之后,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发表;而整整6年之后,辛克莱·刘易斯的《大街》才出版面世。据美国学者大卫·斯道克考证,《小镇畸人》与《匙河集》在主题与叙事技巧方面存在颇多的相似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许就是该诗集为《小镇畸人》和《大街》提供了范本。

在《匙河集》中,“有些人名直接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州宪法和文件”。每首诗都有一个讲述者,而因为所有的讲述者都已不在人世,所以完全可以把能讲和不能讲的都说出来,这又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而每个人的讲述往往又牵扯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因而同一件事,由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这种复合叙述给读者一个更加完整客观的画面,增加了事件的可信度。马斯特斯在诗歌叙事策略方面的革新是基于这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上的,正因为此,该诗集出版后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可惜的是,国内读者对此诗集似乎了解不多,相应的研究也较少,仅在张子清《20世纪美国诗歌史》中,用一个小节评介了马斯特斯和他的这部诗集,并选译了3首诗,但至今未见完整的中译本。然而,对于了解美国文学中的小镇,笔者认为这部诗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文本。下文将以其为例,讨论世纪之交美国中西部小镇在城市化浪潮中所经历的种种阵痛,以及普通的小镇居民在接受“被城市化”的洗礼时的种种辛酸。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 “匙河镇”

(一)新旧生产生活方式的摩擦与碰撞

直至1850年,美国85%的人口是居住在乡村的农民。而此后100年间,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随着西进运动的开展,铁路延伸到全国各地,运输业发生了巨大变革。一条主要街道上包含了很多现代机构如邮局、银行、图书馆、法院、出版社,农民靠步行基本就能到达这些地方,那么现代意义上的“小镇”就出现了。“匙河镇”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它不仅包括一条“大街”,也包括沿街散居的农民。应该说这样的小镇就是城乡结合部的原型。也就是在这里,城市的触角从四面八方延伸进乡村生活。

“匙河镇”的原型可以说是彼得斯堡和刘易斯敦的混合体。马斯特斯出生在彼得斯堡,这是他祖父母生活的地方,但他后来随父母搬到刘易斯敦,并在那里长大。这两个地方虽然都是乡村小镇,但就像马斯特斯的父母一样,是截然对立的。彼得斯堡的居民大多来自弗杰尼亚、肯塔基和田纳西,因而本质上具有南方的传统和价值观,而刘易斯敦的居民更多的是来自东部地区,因而大多具有清教主义思想观念。彼得斯堡对于喝酒更加宽容、对于教育比较随意,也没有非常严格的宗教教规,但是刘易斯敦对于喝酒则严加控制,并且宗教观念非常浓厚。马斯特斯本人更喜欢和祖父母生活在彼得斯堡,享受田园生活,而不希望和父母生活在“被工业腐化的”刘易斯敦。

在诗集中,很多讲述者似乎都在呼吁回归田园生活和农耕文明。“Hare Drummer”提问:“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在田园玩耍)嬉闹的同志们哪里去了?”“Fiddler Jones”虽然种田只有“40英亩”,但是却无悔地拉了一辈子提琴,享受了音乐带给他的快乐;“John Wasson” 一路从北卡罗来纳、弗杰尼亚、田纳西漂泊到了匙河镇,终于在这里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农耕生活;而以马斯特斯的祖父母为原型的Lucinda Matlock 和Davis Matlock则更是田园生活的典范。这些似乎都印证了诗人的价值取向:怀旧与田园。虽然当时的美国正经历着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但是马斯特斯几乎是无视这一进程,且一定程度上排斥它,希望能回归内战前的生活:稳定的农业经济、相对较少的人口。1906年,马斯特斯在Tom Watson’s Magazine上写道:“50年前,这里没有这么多财富,但也没有那么多穷人。这里没有那么多铁路,没有电话,……人们待在家里,却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小镇人的愚昧与狭隘

小镇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综合体,既有农产品和农民消费群体,又有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银行、图书馆等类似于城市里的现代行政、商业或服务机构也逐渐在此建立。所以说,小镇是乡村和城市的临界。这不仅是功能层面的临界,更是精神层面的临界。小镇人一方面开始体验城市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由于生活范围的局限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在思想上又表现出一种狭隘、愚昧或者自以为是。例如诗集中Judge Somers自以为是“最博学”的律师,却因为觉得自己死后还不如镇上的酒鬼Chase Henry而抱怨不已;好人如Doctor Meyers好心为穷人治病,却因为没有挽救得了Minerva,The poetess的生命被小镇人甚至被报纸指责,致使他的妻子因过度伤心而死;Isa Nutter六旬娶妻却受到子女、亲戚的唾弃;无知的小镇人还将图书馆的书籍公开拍卖;对于知识分子,小镇人也充满敌视:Tennessee Claflin Shope因为深谙印度教经典“薄家梵歌”而成为全村的笑柄。这种愚昧与狭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集本身作为“地方现实主义”的文本所体现的现实性。正如Samuel Gardner 在他的墓志铭中指出的:

树枝所至

不会超过树根的范围

那么人的灵魂

又怎能超越生活的框囿呢?

匙河镇的大多数居民就如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只是自己头顶上方一块狭小的天空,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三)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

金钱似乎成了很多匙河镇人追求的目标。对于Amos Sibley而言,所谓神职只是赚钱谋生的手段,即使知道妻子的不忠也不和她离婚,因为这样他就会丢掉饭碗,在他眼中,钱重于自由,重于上帝。Editor Whedon为了钱可以歪曲事实、不顾一切,因而被马斯特斯“埋”在“污水流出的地方”、“垃圾堆中”、“堕掉的胎儿边上”。Lillian Stewart的丈夫娶她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为了得到大笔的嫁妆,而一旦他发现Lillian其实并不富裕,就辱骂她、虐待她直至把她逼回娘家。这种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是物质主义的集中体现,也是道德滑坡的根源。

(四)移民聚集地

匙河镇是由外来移民(immigrants)和国内移民(migrants)共同构建的。例如,既有来自德国的“Russian Sonia”、“Elsa Wertman”,又有来自中国的“Yee Bow”;既有来自伊利诺伊州以东各州例如新英格兰、弗杰尼亚、田纳西的白人,也有黑人和其他的有色人种。而由不同族裔的移民构成的匙河镇则成了滋生各种问题的温床,例如种族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等。如小镇人迫使Yee Bow改信基督;德国姑娘Elsa Wertman在做女佣时被男主人强奸,生下的儿子成了镇上的律师,她却终不能相认;黑人Shack Dye被白人戏弄、鞭打,视作牲畜,毫无尊严可言。来到中西部的第一代开荒者的各种优秀品质都逐渐地散失了,而他们的后代却没有能够继承发扬这种开拓精神。所以,Rutherford McDoewell 一针见血地指出:第三代移民已经忘却了、丢失了祖辈的勇气与信仰。

(五)女性的弱势地位

在匙河镇,女性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她们纵有万般天赋,也会被家庭琐事泯灭殆尽;她们或死于难产,或活在丈夫的暴力甚至冷暴力之下。有人因为不是处女而被丈夫抛弃,有人因为没有大额嫁妆而被丈夫逼回娘家,有人被男人愚弄抛弃后沦落风尘,有人被强奸生子而不能相认,有人为藏私情而嫁给老翁,更有人生活明明不幸却不能离婚。所以说匙河镇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也是女性的悲剧。

三、对城市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态

诗集中虽然流露出部分青年人对城市文明的向往,但是总体说来,人们对城市的看法更趋向负面。到了城里,男人变得花心,女人变得淫荡。小镇人眼中的城市是让人堕落、迷惘且最终想逃离的地方。Flossie 16岁时追随演员Ralph Barret来到纽约,一心向往百老汇,但到了城里,Ralph就不见了人影,留下Flossie独自面对一切,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匙河镇。同样,Percy Bysshe Shelly被父亲送到蒙特利尔大学,可他“什么都没学就回来了”。具有写作天赋的John Horace Burleson来到芝加哥,娶了银行家的女儿,成了银行行长,本想到城里寻找创作灵感、使自己的写作技艺更加精湛,可到头来在匙河镇却无碑留名。与之类似,Daniel M'cumber去了城里,和城里的女人结婚,但最终发现真爱还是家乡的女子,而他此时已意识到自己“配不上”她了。总之,小镇人对城市并不看好,正如Lambert Hutchins所描述的芝加哥一样:“机器轰鸣,车轮嘎吱作响,城市里尘烟弥漫,像‘猪圈’一样肮脏。”

诗集中小镇人“进城”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由于向往城市文明主动来到城市;②在父母的安排下来到城市;③被家庭生活所迫无奈到城市里谋生计。这三种类型的共同点就是进城的人往往都会辗转回到生活的原点:“匙河镇”。由此看出,匙河镇人一方面羡慕城里人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对城市里的机器和环境充满恐惧。这种模棱两可的矛盾心态体现出城市化进程中小镇人不知何去何从的焦虑与彷徨,也决定了他们一时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总是处于城市的边缘。

就诗人马斯特斯本人而言,如前所述,他更喜欢和祖父母生活在田园式的彼得斯堡,而不希望和父母生活在“被工业腐化的”刘易斯敦。正如雷蒙德·威廉姆斯所言,对很多出生乡村小镇的人来说,对它的记忆已然变成了童年记忆中最凸显的部分,因而也成为其怀旧的根源。虽然马斯特斯自己也先后在芝加哥和纽约居住,但当其在纽约居住期间,经常回乡探亲,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他提倡回归杰弗逊时代的美国社会生活,而鄙视汉密尔顿时代的社会生活。他认为“汉密尔顿把穷人嘴里的面包给了银行”(24)。可以看出,他的出发点是支持农耕文明而反对城市化的。

四、 从政治平民主义到文学平民主义

为什么《匙河集》中会流露出诗人这种价值取向:亲农业文明而远工业文明呢?这得追溯到马斯特斯所生活的年代中对他影响颇大的“平民主义”运动。

19世纪中叶之后,科技的发展及工业化与城市化使美国积聚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人们的道德标准似乎由于让位于对金钱与权力的追求而出现了滑坡。富豪、官绅控制着社会大部分财富,并且试图将美国的历史变成他们的历史。正如美国历史学家霍夫施塔特所说:农民和普通工人(主要是农民)感觉到一种“身份危机”,“最好的物品”都被城市据有,相对于城里人来说,农民的尊严与地位受到了挑战。所以,1879年组成的“农民联盟”(Farmers' Alliance),成为平民主义运动的阵地,在政治上为普通人和受压迫的人高呼。相应的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批作家,如法兰克·诺里斯、赫姆林·加兰、西奥多·德莱塞和舍伍德·安德森,但是,呼声最持久的是芝加哥文艺复兴运动的三位作家埃德加·李·马斯特斯、维切尔·林赛和卡尔·桑德堡。他们提倡这样的生活方式: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他们更看重辛勤耕耘的价值,而藐视物质与金钱。这恰恰与美国当时正经历的变化截然相反。

马斯特斯的平民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他的“怀旧”。诗集中的“怀旧”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对农业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怀旧,希望回归田园生活;②年轻人到了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又辗转回到了匙河镇;③被逼无奈到城市谋生计,却仍经常回忆家乡的人和事。马斯特斯不怕被别人说成是“庄稼汉”,在诗集中,特别是在后半部分,这种倾向表现得特别明显。正因为这种怀旧,因而诗集体现出明显的“说教性”。通过Fiddler Jones、Lucinda Matlock 和Davis Matlock以及盲女 Lois Spear等人之口,马斯特斯似乎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只要清新寡欲地过上田园生活,幸福就会永相伴。而通过Ezra Bartlett之口,他又说:对女人和酒精的迷恋将阻碍人与上帝的交流而毁了他。他也借Jonathan Swift Somers之口劝解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年轻人Elmer Karr犯错最终获得救赎的例子又似乎在说:贵在知错就改。对于马斯特斯,他的“文学平民主义”传递的信息是:金钱和城市会带来腐败、堕落,会导致民主的死亡,而自然、贫穷和艰苦劳动才会使个人的灵魂变得神圣,从而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民主。所以,在《匙河集》中,律师、银行家、磨坊主和学校的督察,这些所谓的“有钱有权阶级”几乎都被刻画成负面的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马斯特斯参与了阿尔特吉尔德为被压迫的穷苦人民奔走的活动。虽然阿尔特吉尔德在竞选连任州长时失败,但是马斯特斯仍然相信他是永远不会放弃平民主义运动的。在诗集中,在“Magrady Graham”一诗中就直接提到了这位州长:

告诉我,阿尔特吉尔德选上州长了吗?

…………

告诉我,他选上了吗?

他都干了些什么?

他们有没有把他的头放在留声机唱片上端给一个舞者

还是他为人民而赢了?

当我看到他

握着他的手

他那像孩童般蓝色的眼睛

使我落泪

他有种永恒的气场

就像山上黎明时分清冷的光。

还有几首诗也是直接以民主和自由为主题的:“John Hancock Otis”、“Anthony Findlay”和 “John Cabanis”。正如前文所言,该诗集中所有的讲述者没有阶层的划分,没有主次人物之分,每个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种语言上的民主可以看作是马斯特斯所向往的政治民主的延伸,据此,诗集中呈现出一种“平等地与死神共舞”的审美意象。

五、结 语

在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小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临界,经历了种种变化。大多数的小镇开始具有乡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简单地说就是有一个市场,更高层面上说它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秩序,逐渐成为金融、行政及第二产业的中心。正如《匙河集》中所描述的一样,小镇已不再是宁静的港湾,更不是田园生活的必然延伸,而是成了城市机器文明侵入乡土生活的试验场。前文已从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取向及城乡关系等几方面剖析了以“匙河镇”为代表的美国中西部小镇在与城市文明互动过程中的迷茫与阵痛。如果说德莱塞揭露的是“城市弊病”,那么马斯特斯揭露的则是“小镇病毒”。当然,在书写小镇时,他和舍伍德·安德森及辛克莱·刘易斯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就作品主题而言,安德森的《小镇畸人》揭示的是小镇人由于无法互相沟通而导致的孤独、焦虑与扭曲的心理,刘易斯的《大街》旨在揭示小镇的沉闷生活对普通人的毒害,而马斯特斯的《匙河集》表面上看也是“揭丑”,实质上却是“扬善”;他表面上是反对城市化,实质上却是倡导回归勤俭、节约、简单、寡欲的田园生活,因而从本质上讲,马斯特斯是怀旧的,他对乡村以及小镇生活的批判性并不很强,在文本中也不乏正面人物,客观上体现出比《大街》及《小镇畸人》更积极的一面,反映出诗人自己的“平民主义”倾向。因此,笔者认为,如果简单地将《匙河集》归入“耙粪”文学,似乎有失偏颇。马斯特斯运用地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记录了世纪之交的美国中西部小镇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他本人所言:“人们普遍认为这本诗集真实地反映了小镇人的生活,而小镇则是大城市的缩影,因此它等于是给整个美国做的一个批注。”回到中国语境,2011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中国的乡村小镇也正经历着“山乡巨变”,因而对美国小镇以及小镇文学的研究对当下中国也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解【Notes】

①本文是上海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都市漫游者’理论及相关文学批评实践”(项目编号:1D-15-305-008)的阶段性成果。

②其他两位主要代表人物为维切尔·林赛和卡尔·桑德堡。该运动旨在使芝加哥变成美国的文化中心。

③马斯特斯在1914年写了214首诗,而在1915年由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匙河集》中加入了一首序诗“山”。1916年,又增加到250首诗,包括一个“尾声”。该版本在1975年进行了第17次印刷,此即本论文所参考的版本。

④见张子清:《二十世纪美国诗歌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⑤文中所引用《匙河集》的部分皆系本文作者所译。

⑥Populism,有学者将它译成“民粹主义”。

⑦John Peter Altgeld(1847-1902),美国伊利诺伊州州长(1893—1897),在1896年竞选连任时失败。

⑧“与死神共舞”(“Dance of Death”)是始现于中世纪的文学母题,并出现在此后很多文学作品、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在本文中,作者在其前面加上“民主”二字(即“Democratic Dance of Death”),译为“平等地与死神共舞”。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 潘庆舲:《前言》,载《大街》,辛克莱·刘易斯、潘庆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版,第7页。

[2] Herron, Ima Honaker. The Small Tow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 1971,p.359.

[3] Young, Robyn V. Poetry Criticism: Excerpts from Criticism of the Works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Widely Studied Poets of World Literature. Vol. 1.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4, p.321.

[4] Young, Robyn V. Poetry Criticism: Excerpts from Criticism of the Works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Widely Studied Poets of World Literature. Vol. 1.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4, p.323.

[5] Young, Robyn V. Poetry Criticism: Excerpts from Criticism of the Works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Widely Studied Poets of World Literature. Vol. 1.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4, p.325.

[6] Herron, Ima Honaker. The Small Tow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 1971,p.359.

[7] Stouck, David. "'Winesburg, Ohio' As a Dance of Death", in Critical Essays On Sherwood Anderson by David D. Anderson. Boston: G. K. Hall & Company, 1981, p.185.

[8] Yatron, Michael. America's Literary Revolt.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9,48.

[9] Barr, Roger. Cities. San Diego: Lucent Books, 1995, p.5.

[10] Cook, David M, Craig G. Swauger. Preface. The Small Tow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Ed.). David M. Cook and Craig G. Swauger.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69, p.viii.

[11] Russell, Herbert K. Edgar Lee Masters: A Biography.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1, p.13.

[12] Yatron, Michael. America's Literary Revolt.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9, p.4.

[13] Masters, Edgar Lee. Spoon River Anthology. 1916.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75, p.232.

[14] Williams, Raymond.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p.297.

[15] Mcmath, Jr, Robert C. American Populism: A Social History 1877-1898. American Century Series. Consulting Ed. Eric Foner.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1993, p.12.

[16] Masters, Edgar Lee. Spoon River Anthology. 1916.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75, p.191.

[17] Williams, Raymond.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p.48.

[18] Young, Robyn V. Poetry Criticism: Excerpts from Criticism of the Works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Widely Studied Poets of World Literature. Vol. 1.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4,p. 334.

At the turn of the 20century, the mass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d exerted great impact on the small towns in the Mid-west. The poem collection Spoon River Anthology by Edgar Lee Masters is not only a faithful record of but also a deep reflection on this phenomenon, which discloses an ambivalent attitude of the townspeople toward city civilization. Though this collection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part of American "Muckrak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tends to argue that the real purpose of it is not merely to muckrake with a sense of anti-urbanism but is for nostalgia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eturning to the agrarian civilization of the Jeffersonian time, which shows the poet's own belief in Populism. The poem collection is an important text in the study of small town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provides us with a good chance to reflect upo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t present.

American literature urbanization small towns Edgar Lee Masters Spoon River Anthology

Yuan Yuan is from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interest mainly li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袁源,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Title: Study of Anti-urbanism in Spoon River Anthology by Edgar Lee Masters

猜你喜欢
诗集城市化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诗集精选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行者的歌——读田斌诗集《潜行低吟》所想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截句选
君儿的诗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