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不斗是美德

2015-11-14 03:40汪孝杰
文史春秋 2015年1期
关键词:不争道义国君

● 汪孝杰

我们说,中华传统文化一向主张谦和礼让,反对斗争战争。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还有那么多的斗争、战争出现呢?当真正置身于斗争境地的时候,还会有谦和礼让存在吗? 《群书治要》卷五 《春秋左氏传》里的几段记载或许能够回答这一问题。

《春秋左氏传》里记载:鲁襄公四年 (公元前569年),无终国国君嘉父派遣孟乐去晋国,请求晋国和各部戎人讲和。晋悼公说: “戎狄没有什么亲近的人而且贪婪,不如进攻他们。”魏庄子劝阻说: “诸侯新近顺服,陈国最近前来讲和,都将观察我们的行动。我们有德,就亲近我们;不这样,就背离我们。”并举出夏朝后羿无德而失去政权的教训加以劝谏,同时说出与戎人讲和的五大好处。晋悼公听了很高兴,派遣魏庄子与各部戎人讲和。 《春秋左氏传》里还记载:鲁襄公九年 (公元前564年),秦景公派遣士雃向楚国请求出兵,准备进攻晋国,楚共王答应了。子囊说: “不行。目前我们不能和晋国争夺。晋国国君能量才用人,用人无失,官员能坚守原则,卿主动让贤,大夫不失职守,士努力于教育百姓,农夫致力于农事,商贾技工和役夫等能安守本业。国君明察,臣下忠诚,居上位者互相谦让,居下位者各尽其力。在这个时候,不能对抗晋国,而应事奉他们。”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诸侯争霸的大环境下,忠臣们仍然坚守道义,力主和平,每当涉及用兵大事的时候,他们并不单纯从武力强弱和战争胜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从是否符合道义和民心的角度去决定取舍。至于同僚之间的谦让之风,哪怕是远离尧舜时代,也仍然遗风尤存。 《春秋左氏传》里记载:荀罃、士鲂死了,晋悼公派遣士匄率领中军,士匄辞谢说: “荀偃比我强,请派遣荀偃。”晋悼公派遣韩起率领上军,韩起辞让给赵武。又派遣栾黡,栾黡辞谢说:“下臣不如韩起,韩起愿意让赵武在上位,君王还是听从他的意见。”晋悼公遂顺他们彼此谦让的意见。晋国的百姓乃至诸侯也因此顺从和睦。对于这种情形,君子评价说:“谦让,是礼的根本。士匄谦让,他的下属都谦让。栾黡即使专横,也不敢违背。晋国因此而团结,几代人都获益,这是效法善行的缘故啊!”

当今虽是太平时期,但竞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果大家都是为了道德学问和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权位名利而争,都能在不违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下公平竞争,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那是有益无害的。否则,则会导致种种悲剧和乱象。这在 《春秋左氏传》里早有提醒: “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 (太平世道,君子崇尚贤能而谦让下属,下属努力事奉上司,因此上下有礼而奸邪废黜远离,这是由于不争的缘故,这叫美德。到了天下动乱的时候,君子居功压制小人,小人逞能简慢君子,因此上下无礼,动乱和残暴一起发生,这是由于相争所导致,这叫昏德。国家的败坏,常常是因此造成的。)

谦和礼让,人心所向。即使在竞争、斗争乃至战争的环境中,也能坚守道义、力求谦和,这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猜你喜欢
不争道义国君
张之洞的“三不争”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师旷劝学
艾草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狂泉
情文兼具的道义承担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