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淑娟
摘要:现代农业对技术和创新的依赖导致个体农户竞争优势的获取和持续拥有建立于劳动者思想的持续提升,且工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载体的知识创新成果向其他产业的渗透更为迅速和充分。在农业国际化背景下来自于经济开放程度、宏观经济状况、政策导向、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均将通过上述一系列路径而作用于农户生产过程。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现状和农业产业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引导外资进入国内特定市场区域,借此加速待发展区域农业产业的增速、完善农业增速渠道;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将农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建立于科技因素之上,进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市场国际化;生产效率;个体农户;路径
中图分类号:F304.7;F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0-516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0.060
Path Analysis on Rais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Individual Households in Agricultural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KANG Shu-juan
(College of Manage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Henan, China)
Abstract: Reliance 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e caused only based on the continuously promoting workforce though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an individual households gain and posses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achievements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with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s carrier, more rapidly and thoroughly penetrated to other indus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ricultural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influences from economical opening degree,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policy orienta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 would effect on the process of farmland produc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paths.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of China, it must to pertinently guide foreign investment into domestic special market areas, to speed up the acceler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regions needed to develop, and perfect the channels of agricultural acceleration; meanwhile, to strength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to buil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and then push agricultural industry modernization of China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dividual households; path
经济学理论认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于其各影响因素的改善,若建立恰当的函数关系模型则能更为清晰地发现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回归现实市场环境,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市场的开放虽然带来了更大的潜在商机,但对于农产品关税和国内市场开放度的限制也挑战着我国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融入并适应国际市场,就必须将我国农业经营模式转变为对创新优势的获取与国际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对于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下的组织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寻个体农户生产效率提升的基本路径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现阶段的经济转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 国际市场作用于农户生产效率的机理
交易市场的范围决定了供求双方的参与规模,也蕴含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对于农业产业而言,其生产过程和产出品的特殊性导致农业发展更需要来自于市场的“动力”,即扩大市场交易所带来的更广泛的技术示范和生产经验交流、更迅速的创新成果运用、更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1],但这些来自于市场范围扩展的正向促进力却产生于农业产业必要投入要素改善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知识资源的扩散与溢出
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产业发展的最大影响正是在于对行为者思想理念的及时更新和升级,表现在农业产业中则为生产技能、产品物种、运营模式的适时创新。这种建立于认知能力提升基础上的行为创新,正是知识资本效用的充分发挥。
现代农业对技术和创新的依赖导致个体农户竞争优势的获取和持续拥有只能建立在劳动者思想持续提升且工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载体的知识创新成果向其他产业的渗透更为迅速和充分。基于中国当前的经济现状和农业产业特点,国际市场的开放使得个体农户可以真正实现自我生产过程的国际接轨。这样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将在农业生产方面体现的更为直观,且对外来农产品物种的推广也更为便利,对于农户所拥有的资源也能实现配置的最优化。至于国内农业资金的直接流出,也可以通过对国外先进生产模式以及经营理念的引入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来自于思维的改善效用之所以能直接转变为生产效率的“催化剂”[2],正是鉴于知识资本所独有的扩散方式:一是直接、主动的新知识普及,即农户可通过培训等方式直接学习外界先进的新知识,在与国外人员的交流中直观感受技术的创新效用。此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获取的速度和直观的经济收益,弊端则在于引进和掌握该新知识时需支付较高的成本;二是间接、被动的创新点引进,即无法直接掌握知识技能而只能间接通过购买含有该技术的产品而间接适应新技能。这意味着创新知识的经济效用只能通过使用某种特定的产品而获取,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认知而掌握,这也揭示了该种方法运用的必备前提就是中间产品的成本小于它的机会成本。否则,即使引入中间产品也无法获取预期的知识资本收益。
可见,对于知识资源的充分运用关键在于获取蕴含其中的技术知识或占用技术产品,广泛的国际活动无疑可通过直接投资建立和维持交流国家间的交流渠道,进而促进农户的管理模式以及经营理念的改进。
1.2 交流渠道对知识资源扩散效应的“强化”
Keller通过双边语言运用直接验证了交流模式对OECD国家内的知识扩散的影响,即本土市场参与者将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3],对于农业产业而言则为技能与技术创新间的“无缝对接”。从接受者角度来看,直接的“对接”方式方便了农户对新技术的复制,结合农业生产的人力参与特性,以耕作、经营管理等活动为典型代表的生产过程,其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农户的经验、能力等。那么,劳动者的素质就成为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农户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农户生产效率的高低。但这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更依赖于实践过程,国际市场所带来的扩大性交易范围,更有助于农户在交流、合作实践中摸索,培养出更高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加速提高农户生产效率。
现假定市场中仅存在两个农户,农户A为技术领先者,农户B为技术追随者,则A的生产函数为:YA=?坠A×L■■×■(XAj)■,若中间品XAj成本已知为1,且产品售价为■,那么产品j的边际产出为:■=?姿×?琢×LA■■,A的产出为:YA=?坠1/(1-?琢)A×?琢2/(1-?琢)×NA×LA。在开发的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持续成本假设已知为?浊,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值为U=∫(■)×e-ptdt,则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YA与NA同速增长:?酌A=■×■×■×?坠1/(1-?琢)×?琢2/(1-?琢)-?籽。
同理,可得农户B的产量YB=?坠1/(1-?琢)B×?琢2/(1-?琢)×NB×LB,但由于B为技术追随者,则NA必然大于NB,进而导致B失去部分产品。进一步假定技术模仿成本为T,且中间品价格为单位成本的1/?琢倍,中间品数量为YB=?坠1/(1-?琢)B×?琢2/(1-?琢)×LB。则B的增长率为:
?酌B=■×■×■×?坠1/(1-?琢)×?琢2/(1-?琢)-?籽
这意味着个体农户的产出率主要决定于T和?浊,由于模仿的成本往往低于创新成本,则0 1.3 市场竞争加剧的刺激效应 国际农产品市场所带来的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无疑加剧了农户的市场生存和发展压力,加之外资企业长期资本积累所具备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优势,更迫使农业发展向规模化转型,如此也更刺激了农户的自我提升意识和愿望。 如果说在农业市场国际化之前,农户所要关注的仅是资源的使用权和更大的使用范围,那么国际市场所开启的则是丰富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竞争优势的获取早已摆脱“增量”的初级阶段,其建立的基础是资源结构的最优化和使用成本的最小化,这就意味着必须有效消除或减少各资源要素间的目标的对抗性,和最有效的效率贡献合力[4]。 现假设某个体农户仅拥有国内外两种资源,则其生产函数为:y=?琢1x1+?琢2x2,若想实现资源使用成本最小化,则必须满足min(?茁1x1+?茁2x2),引入变量?姿,则对于农户而言生产的瓶颈在于必须满足?姿?琢1≤?茁1,?姿?琢2≤?茁2,进一步引入松弛变量?酌,则上述约束条件可表示为:?酌t1x1+?酌t2=0。 综上可得,满足农户资源配置最优的条件就是实现资源要素边际生产率之比与资源价格之比的一致。事实上,资源优化只是农户生产技能提升的表象,真正隐含其后的就是农户自身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 就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情况而言,农户真正涉及的市场开发程度更多的是通过省(市)级区域市场而体现。因此,对于现阶段市场国际化的正向促进效应多以省(市)级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国不同省(巿)在利用外资、进出口等方面的绩效加以考察,进而判断因中国农业开放程度变化而带来的农户生产效率的变化。 2 个体农户生产效率改善的实证分析 上述理论分析表明,在农业国际化背景下来自于经济开放程度、宏观经济状况、政策导向、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均将通过上述一系列路径而作用于农户生产过程。然而,实践中作用机制的效用程度则需要通过数据进一步论证。
2.1 数据选取
在农业数据选取上,主要使用中国31省(市)的各年份农业相关数据,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2 变量选择
在变量选择上,主要通过投入和产出变量进行研究,具体见表1。
据此可以测算出各省自1990年以来农业产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而这种产出引致因素的区分正是为了彻底区分农业产业变化的主要推动力。
2.3 实证结果
2.3.1 1990-2007年中国各地区农户技术效率及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所选择的样本中各省(市)的农业产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于绝对数值上,还体现于长期的变化趋势上。例如,“北上广”的绝对优势就完全体现于高水平的技术效率和稳定的推进趋势;中原各省(市)以及西北各省(市)虽然也能维持稳定的发展趋势但却无法实现持续的高水平效率;而以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内蒙古、安徽、江西等为典型代表的区域,则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区间范围。这从绝对数据上再次验证了中国区域间技术效率水平的不一致。
透过绝对数据,进一步分析水平差异的产生根源不难发现,其实质就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定,以北上广为代表的“高水平、稳趋势”区域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较高,即使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但基本能维持在稳定发展趋势区域的,也多为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和中部部分省市。这说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对于产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带动效应,来自于政府的扶持更是加速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并确保其良性循环。以广东省为例,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在推进农业工业化的同时,更关注城乡间发展速度的协调一致,而所采取的税收减免和外资引入策略,使得经济发展的成果能更好地直接促进农户收入的增长和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即使是在技术效率水平基础较差的省市,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其农业技术水平也开始呈现出持续上涨趋势。例如,老农业生产基地黑龙江省,自2004年以来,在农业创新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改善趋势,这主要源于该省农业发展思路的改变,突破传统的增收方式,开始将产量的提升寄托于生产技术的改善和创新行为的刺激,并将产品的销售市场由国内拓展至国际大市场,不仅“走出去”还积极引入外资,不断强化农业产业的资本积累,还凭借与俄罗斯的地理优势,专门针对俄罗斯市场的特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作物种植、生产。
可见,市场开发度的提升不仅为个体农户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广阔的的空间,为农业技术改进提供了较多的借鉴资源,更为区域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这些均有助于农产品竞争优势的获取。但也必须客观发现,中国目前农业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的现状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对于现有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应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3.2 各省平均总生产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年度生产力数值进一步计算其平均值,可以清晰展现自1990年以来各省的农业产业总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具体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背景下,技术效率反而降低了,但技术进步率增加了。这说明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引致因素主要是技术创新的刺激;而国际市场开放所导致的外资流入无疑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使用。自1990年以来虽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并非意味着年均变化均为正向变动,相反在不同年份,全要素生产效率并不一致,在1997年达到第一个峰值后开始了持续下跌,直至2002年才又开始步入上升阶段。鉴于农业产出效率的全要素生产力效率主要受技术进步(TC)和技术效率增长(EC)的影响,需进一步分析TC与EC的变化趋势。技术进步率的曲线走势与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化基本一致。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这种技术进步率正是产生于改革中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5]。
2.3.3 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 在省级层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区域位置差异性进行农业产业生产效率对比,以期探寻各省效率差的深层次原因,具体数据见表4。
由表4可知,虽然东中西部增长速度不一样但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因素却一致,即均源于技术进步。而在2003年之前,农业产业技术效率增长率却呈现降低状态,意味着农业生产前沿虽然面向国际市场不断往外推进,但各区域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却无法与其匹配,仍然无法实现配置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所在区域的农业产业生产效率将随之同步提升;若不考虑区位、政策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则源于市场开放度与农业产业生产效率间的正向变化将体现的更为明显;至于位于哪个区域、产业从业人员及劳均农机总动力等因素,与农业生产率间也存在负相关性。
3 基于市场开放性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事实上,农业产业发展所体现出的政策依赖性正是鉴于自身产品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即产品较低的需求弹性[6]。在自身竞争优势发展受限的背景下,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就显得更加必不可少,它确保了农业产品在国际巿场上的基本盈利水平。也正是基于此,国家整体的宏观经济水平、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均会对整个农业产业和个体农户的生产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经典理论指出,国家农业生产力的上升虽然受土地、劳动力等具体资源制约,但在技术进步的拉动下可以有效突破。这进一步指出,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并非只能依赖于资源投入增加这一单一路径,有效的技术改善措施也可以实现整体产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3.1 有针对性地引导外资进入国内特定市场区域
通过外资引入,借此加速待发展区域农业产业的增速,完善农业增速渠道。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国内产品竞争优势的维持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否则外资涌入国内市场,通过生产渠道转化为极具竞争力的同类产品,进而占领原本属于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造成国内厂商更为被动的市场处境。也正是基于此,重庆在引入外资的同时,始终强调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保护,以及国外市场的开发。这就意味着,国内企业或组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需将合作基础植根于地缘优势,并积极争取国际多边、双边渠道的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以及政府间双边贷款项目。
同时,对于国内外投资者行为的规范是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的必要前提。对于规模、产品偏好、参与者性质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内外市场,只有建立彼此均认同的、统一、开放、公平、协调的巿场机制方才具备了交易的外部环境。
3.2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将农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建立于科技因素之上,进而推动中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试图凭借传统的价格优势或劳动力资源优势占据市场已然无法实现,科技时代所导致的创新优势是现代市场竞争优势的实质所在。那么,对于农业产业发展而言,迎合市场需求、符合绿色发展标准的新物种、新技术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以天津为例,其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不断的技术创新,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完成“胚胎产业化示范”、“环境治理综合技术应用”等多项合作项目,不仅解决了农业相关产业自身的发展瓶颈,更实现了区域发展新模式。
不仅如此,外来的营销模式也能对传统模式进行有效改良和补充,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这种思维的启发将带来行为的持续创新,进而实现农户与市场更有效的接轨,最终实现农户收入的持续增长。
4 结语
来自于农业市场的变化最终导致传统的农业经营、生产以及消费的变革。对于农户而言,适应发展速度更快、竞争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来自于该市场的可用资源,进而转化成新的竞争优势。如何促进生产效率、如何维持既得的市场份额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必然涉及对生产过程的分解,以探寻真正的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伴随市场范围扩展而增加的知识要素是决定创新优势的主要力量,农户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自然就显得势在必行;而来自于科技发展的技术创新与进步也必然成为影响农业产业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在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与制度规范也就成为一切行为的参考标准所在。因此,未来政府应强化对农业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并在充分了解国际市场趋势的基础上,加强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巿场中的竟争力。
参考文献:
[1] BASU K. A model of household behavior with endogenously-determined balance of power[J].Gender and Say,2001(9).
[2] 车维汉,杨 荣.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3):113-123.
[3] KELLER K. A decomposi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The cas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growth before and after reform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6, 78(3):331-338.
[4] 陈美球,刘中婷,周丙娟,等.农村生存发展环境与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21个村952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6(2):49-54.
[5] 丁文斌,徐 通,王雅鹏.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效率DEA分析——基于1990-2004年湖北省投入要素的实证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56-60.
[6] 高 明,刘淑荣.论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作用机理与突破模式[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