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之星”翻沉反思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2015-11-12 02:26曹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39期
关键词:遇难者灾难关怀

文|曹深

2015年6月1号夜间,“东方之星”号客船在湖北监利水域翻沉。事故造成434人遇难,8人失踪,14人生还。在整整十天的搜救和善后处理工作中,大多数媒体都能及时响应,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可是,个别媒体在人文关怀方面乏善可陈,不甚完美。

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冷血”表现

为争独家“造势”为王。就在事发的第二天早上,一条爆炸性新闻从湖北日报的微博和网站传出,并被很多媒体大量转发。内容是定性事故的原因和结论:“东方之星”翻沉因大风大雨造成。很快,这个结论引来失踪者家属和网友的一片质疑。在没有权威专家的现场调查之前,为什么如此“着急”定性船难是天灾呢?

在重压下,6月2号下午,湖北日报在官方微博发出致歉:【我们错了】今天早上发布的《国务院表示事故为“因大风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源于一次内部会上专家的阶段性分析,不准确、不权威。我们甄别把关不严。虽然及时删除了,但还是造成了负面影响。感谢大家的批评指正。小编错了,还请大家谅解,继续支持我们的微博,好吗?

就是这一番致歉又引来了公众和同行的批驳,在全国上下心系船难救援的时候,报社还不忘给自己的微博“拉粉丝”让人心里不舒服。此刻,船上人员生死未卜,搜寻的进展和救援才是公众最为关心的。所以,致歉未免太过“冷血”。

歌功颂德不顾公众感受。就在“东方之星”发生翻沉的第三天下午,海军工程大学在事件救援现场的长江大堤旁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表彰仪式,为在救援中表现突出的潜水员官东等三人分别记一、二、三等功。这三位潜水员在救援的危急时刻,舍生忘死搜救出很多幸存者,受到表彰鼓励无可厚非。可是三位潜水员的家乡媒体,不停地“挖掘”英雄事迹,让英雄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救援的过程。此时,船难刚刚发生三天,翻沉的客船里是否还有幸存者?救援进展如何?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才是公众迫切关心的,这种只顾给英雄唱赞歌,忽视公众心系船难的感受是对生命的漠视。

考虑欠妥标题党误导公众。2015年6月6日下午,在“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的第13场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透露,将有序组织家属前往江边事发区域附近进行祭奠。很快,就有媒体以《遇难者387具遗体DNA取样 家属获准赴江边吊唁》为标题发出。随即舆论哗然,船难已造成天人相隔,亲人之间的最后一次相见怎么还要别人批准呢?愤怒的公众纷纷追问新闻来由甚至质疑新闻的真实性。

其实,答案就在文章里。因为“东方之星”翻沉的事发水域是血吸虫病的老疫源地。如果没有防护,贸然前往吊唁很容易引发血吸虫疫情,所以,政府要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必要的保护,可惜文章在最后篇幅才把“获准”的面纱揭开。因为考虑不周,媒体自摆乌龙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何做有温度的灾难报道

客观地说,我国的大部分媒体是从2003年的非典报道开始才有意识地构架灾难报道的框条,经过十几年的梳理和完善,从汶川地震到“东方之星”翻沉,每场灾难报道中,媒体都能让信息传播高速、通达,但是,这并不是灾难报道的终极目的,让公众理性客观地面对灾难,树立起友爱关怀、从头再来的信心才是灾难报道的深层意义。所以,要让灾难报道有普世的价值观和人性的温度感。

不要渲染灾难的场景 制造恐慌情绪。不少人一定还留存“9·11事件”的记忆。双塔被撞,瞬间崩塌,受害者抱头鼠窜,一片狼藉。在这些画面的反复冲击刺激下,“9·11事件”就成了挥之不去的带血记忆。

而同样是灾难,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海啸大地震在当地媒体的眼中呈现出另一番场景。据旅日作家唐辛子说:“我没在电视里看到什么“催人泪下”的画面,我只看到需要救援的人数,遇难者的人数,专家的现场分析和官方发言人讲话,偶尔会有受灾者在电视里接受采访,他们没有抱头痛哭,只是面对镜头和话筒的时候,说自己最需要的物资和信息……”

日本媒体的集体冷静是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当时,日本媒体呈现给受众的是大量航拍变形断裂的高速公路、身陷火海的居民区,灾难在媒体的镜头下变得像好莱坞精心制作的大片儿一般。当年的这种全景呈现遭到很多日本民众的反感和批评,在灾难面前,他们不需要如此煽情。所以,当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来临的时候,日本媒体的整体报道风格没有出现大的情感波动,最终呈现的感觉是大灾不大乱。

不要在伤口上撒盐,“深度”挖掘悲伤。在灾难中,公众最关心的还是人的安危、生存和未来。所以,在采访中应时刻体现这种关怀。在媒体报道中,人文关怀至少应该包含理解、尊重和保护。

在2013年的芦山地震系列报道中,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两段采访至今让人深思。一段是出镜记者在地震的救援现场采访受伤的男子,而此时受伤男子正在接受外科医生的头皮缝合,镜头“无情”地直接推向缝合头皮的特写,记者还追问一句“疼不疼?”,男子强忍说“不疼。”但是他满脸的无奈和尴尬在回答的时候一并透过镜头传递出来。

试想,如果受伤的是记者的亲属,他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关心”吗?男子本已受伤,正在接受救治,有必要详细记录缝合伤口的场景吗?

另一段采访也是在地震现场,当遇难者遗体被救援人员从废墟里抬出的时候,记者只记录了遇难者的远景,和他妻子的背影。全程无交流,不打扰,体现了报道对生命的无限尊重。

后来,这两段采访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地讨论,甚至有人把它当做教科书案例来形容人文关怀的两级。将心比心是最基本的判断和操作。

稿件严密措辞,采访严肃对待。人民日报在“东方之星”翻沉之后发出微倡议,①不用“打捞”、“尸体”一类词汇,那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②不破坏、展示遇难者遗物,那是留给亲人的念想;③不打扰家属的安宁。倡议立即引起了媒体的积极响应,并形成了共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在稿件中考虑到:

不集中报道同一灾区、同一遇难者及亲属的状况。不用猜想或过于逼真的图片和动画还原灾难,给公众造成消极影响。不用幸灾乐祸或调侃的语气报道灾难,不管受灾的是哪个国家。另外,在采访中,有些禁忌和原则必须熟知和把握,在这里有必要进行汇总。

采访前要和被采访对象充分沟通,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权利,不打扰,不强迫也不诱骗采访。

采访中多鼓励、关怀,切忌寻问失去亲人的感受、对亲人的思念,不要造成二次伤害。不要对正在接受救援的受灾者强行采访,因为话筒、灯光甚至语言都会造成恐慌和伤害。不要直接暴露被采访对象的受伤部位、隐私部位,还有遇难者的遗体。不要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对受灾者进行采访。不要未经允许报道遇难者生前影像和资料。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态度和行动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以人为本的关怀逐渐凸现出来。所以,在灾难报道中,媒体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和能力,让灾难得以援助,让伤痛得以安慰,让舆情得以呈现,让信心得以建立。

猜你喜欢
遇难者灾难关怀
雷击灾难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
法航29具遇难者遗体被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