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握个中层国面经”济新常态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2015-11-11 02:42姚景源
电器工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常态经济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

“把三握个中层国面经”济新常态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

2015年中国经济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趋势,重要的民生指标比较乐观。2015年计划新增就业岗位是1000万个,截止到6月底新增718万个岗位,实现全年目标的71.8%。物价总体稳定,服务业比重上涨较快。上半年,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经济同比增速为7%,尽管和往年相比有所回落,但从经济体量来看,仍旧不低。服务业比重进展理想。从浙江地区进出口贸易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变化,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计划增长6%,一季度进出口贸易为-6%,二季度为-6.9%,所以对目前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还是持比较担忧的态度。

谈如何把握中国经济,一定不要去拘泥于具体的数据,还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最重要的还是从新常态来把握中国经济。在调研当中,很多人都讲新常态,但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没有从基础上把握新常态,这样就会影响对整体经济的判断,怎么样去把握新常态?

谈如何把握中国经济,一定不要去拘泥于具体的数据,还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最重要的还是从新常态来把握中国经济。在调研当中,很多人都讲新常态,但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没有从基础上把握新常态,这样就会影响对整体经济的判断,怎么样去把握新常态?以下结合中国经济来谈。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讲,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企业的任务是什么?适应新常态,进而引领新常态。最关键的是要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新常态?需要从“三个层面”去把握,第一个层面是增长速度层面。从1978年起,改革开放走过37年,前35年中国经济的平均速度是9.8%,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名列第一。为什么有人批评过去的高增长?1978年,全国城市人均年收入只有343元,中国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33元。那个时候吃饭要粮票,穿衣服要布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温饱。在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就是要加快发展,要有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解决温饱问题。过去30多年,发展速度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符合历史要求。邓小平同志当年讲过,思想要广一点,速度要快一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谈到根本就是由过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向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转变。如今增长的主要矛盾是质量和效益。笔者曾经举过一个例子,经济发展和中国人吃饭是一样的。过去主要是吃饱,吃多少、能不能吃饱,是数量问题。现如今,吃饭的主要矛盾变成食品的营养、安全、健康问题。经济增长由速度转向效益,随着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增长速度为什么会换挡?客观规律的需要。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都经历过这一时期。中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高增长,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较大的还是进出口。今年计划中国的进出口是6%。上半年我国出口率仅仅是增加了0.9%,如果把进口再算上就是负数。

李克强总理曾讲过经济增长是一个可持续的长跑过程。个人认为经济增长和人一样,无论一个人多有本事,不可能长时间的保持高速奔跑,由高速放缓到中高速是一个规律。那何时换挡?过去30多年的增长,中国的发展是靠两个红利,一是改革红利。从1970年开始,农村搞改革,解散农民公社,消灭粮票,在城市把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鼓励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解放生产力。改革是推进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谈改革到了深水期,攻坚阶段。过去改革上谈“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处于深水区,意味着石头摸不到,过去的方式不适用于现在,需要顶层设计。在改革问题上,好吃的“肉”、容易吃的“肉”,都已经被消耗尽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用改革的红利继续释放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现阶段需要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和环境。二是人口红利,目前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2013年净减少244万,2014年净减少370万,每年以200、300万的速度在减少。看看周边国家如缅甸、柬埔寨的发展模式,就是曾经的浙江发展模式,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越南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中国二分之一左右。显而易见,廉价劳动力发展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全国农民工平均工资2014年上半年为3002元。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如果是因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进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创造的财富增加这是良性的,如果单单是因为人口红利消失而导致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压力。实体经济难在哪呢?产能过剩、需求不足,PPI(生产价格指数)下调。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还是进出口贸易。今年计划的进出口目标是增长6%。上半年我国出口率仅仅是增加了0.9%,如果把进口再算上就是负数。出口下行发展压力比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就是指箱包、纺织等七大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去年一季度为22.2%,今年上半年只有0.4%。

除了这两个红利,还有自然环境的问题。过去是粗放增长,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4倍,全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自然资源支撑不了粗放式增长。我国原油60%要靠进口,现在中国人每吃10斤豆油有7斤是进口。

换挡怎么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举个例子,汽车在高速行驶,怎么换挡?不能直接5挡换到1挡?需要5挡换到4挡,然后逐步换挡到1挡。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什么?201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明确讲到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什么叫“稳中求进”?通俗讲就是5挡换到4挡。有人认为此次中国经济会硬着陆,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换挡增长速度,换挡是如何换。通过整个宏观经济包括上半年的半年报,包括资本市场等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是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个人认为从高速换到中高速的挡位,在此区间不再产生大动作,如果挡位下调,由驾驶员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层面是从结构层面把握新常态。中国经济说到根本是结构问题,“新常态”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结构。中国的结构要盯住第一、二、三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讲,13亿人最重要的是吃饭问题,13亿人的饭碗是不能掌握在外国人的手里的。现在全世界大米贸易总量是13万吨,中国一年的大米消费量是1.4亿吨。中国农民人均耕地浙江地区才0.6亩,85%的农户10亩地以下,农民就靠这10亩地能走上小康吗?建议大家记住一个数据:4、5、6。现在农村还有4000万留守妇女、5000万留守儿童、6000万老龄人口,一共是1亿5000万人口。目前农村机械化程度很低,倡导关注农机。我曾经在新疆调研,大面积的棉田从过去的6毛钱一斤上涨到2块钱一斤还是没有人过去摘。农机领域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第二产业成就辉煌,据联合国统计,各个国家统计440多种重要农产品,目前我国有半数产业的产量占世界第一,去年中国汽车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5%,发电设备占世界总量的60%。服装出口每年是57亿,成就辉煌,但是大而不强。我国的出口产品基本处在中低端,缺少中高端。前面提到中国汽车占世界总量的25%,但是汽车主要是合资品牌,80%利润属于外方,中国只占20%。机床产量世界第一,中国占38%,但是高档数控机床基本要靠进口。中国钢产量世界第一,铝产量世界第一,但是飞机上的铝材基本要靠进口。出口的服装基本上都是贴牌生产。在新常态下,就是要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经济比重48.2%,比重不低,但是与国际比较就较低,美国是80%。但今年上半年有所上升,这是好趋势。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美国比较还有差距,中国第三产业更多的是传统服务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金融发生重大改革,五家民营银行已经开业,总理明确指出要放开社会资本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中小企业在浙江的贷款月息能在1.8左右,贷款难贷款贵,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就是要打破金融领域垄断。中国不止需要5家民营银行,需要更多。

第三从增长动力上把握新常态。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是什么?大量的资本投入、资源投入支撑经济高增长。大量的资本投入、资源投入导致什么问题呢?高污染、高能耗。按照经济学原理,分配方式取决于生产方式,有什么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新常态时期,是通过创新经济增长动力来替代过去大量的要素投入的局面。通过以上个三层面来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时期,就会看到一个更新更好的可持续的常态发展。

最后,简单地谈下,2015年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学的三大需求,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出口讲,上半年进口量比出口量大,但是下半年如果努力有望实现既定目标。美国经济不断好转,很多企业将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变成结构调整的动力,用机械代替劳动生产力。投资方面,房地产上半年的增长不到5%,但是房地产行业从2014年以来一直是负增长,到今年上半年实现由负转正,所以预计下半年会实现稳步增长。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夯实消费的基础作用,抓好投资的关键作用。

应将制造业、工业投资作为“十三五”期间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转变过去投资主体,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后要让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成为投资主角。下半年要把握好支撑、基础和关键三个词,全年应该可以保证7%的增长。重点是在增长方式的转变、结构调整及民生改善等方面有更多的成就,这将是中国经济的主攻方向也是难点所在。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整理。)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常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