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清
浅谈摄像师拍摄中的创造空间
赵俊清
作为一个优秀的摄像师,在拍摄作品的时候需要发掘客观拍摄对象的创造空间,对其进行再创作。本文从拍摄作品中常见的问题出发,分析如何才能发掘拍摄作品的创作空间,并提出了树立编导意识、创作意识等若干解决办法。
摄影师 编导意识 创作意识 融入情感 即兴创作
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在逐渐的提高,不难看到,很多现实中的景象和宣传有很大的差距。同样的景象,拍摄出来的效果会相差很多。普通的作品和专业摄影师的作品相差悬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摄像师自身的审美能力决定的。摄像师能够对客观的景象进行再创作,能够很好的将自己的感情、艺术修养融入其中,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摄影最常见的毛病无非有以下几点:重视曝光问题,其他光线问题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把握调子。有时候为了让画面更生动,需要对画面进行结构调整,这样会显得更加专业,如清亮、靓丽的表达则需要高短调、高中调;画面不够简略:每一次拍摄时,都应有主题,并且要突出主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画面一定要简略得当。初学者往往对一些不必要的因素考虑不全面,容易导致主题不突出,画面不够简略;构图不合理:在处理构图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只凭自己的感觉来处理,结果是达不到预期目标,主题不突出。如果是初学者,画面的平衡是关键问题,切记不能一味盲目追求创意而没有要领;色彩结构突兀、不和谐。摄影作品常常是我们心灵的反映,色彩也有自己的情调,只有把色彩和感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达到和谐的目的;画面过于饱满,给人憋闷的感觉。画面的拍摄不能过于饱满,否则给人压抑的感觉。拍摄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没有空间,结构就难以表达,留出足够的空间,画面才会更美;空洞无物:选择人物拍摄时,神态是关键,尤其是近景的人物拍摄,细微的表情和神态一定要捕捉到位,这样的效果是最生动最能反映生活的瞬间。
1.树立编导意识。在影视制作中,摄像和编导非常重要,我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往往把焦点关注在画面上,感叹编导的重要作用,容易忽略摄影师的功劳,当然这是不全面的。一部成功影视作品,离不开编导和摄影师的相互配合。做好摄像工作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不单纯是一门技术活,摄像工作还需要融入更多的感情、艺术思维对场景现场进行加工和再创作。为了保证拍摄作品的质量,对于拍摄计划一定要认真全面考虑,不能简单机械的执行任务,而是要运用全部的艺术感情完成拍摄任务,保证拍摄的质量。摄像师有强烈的画面感觉,世间的万事万物在摄影师的眼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出于本能和职业敏感,摄像师可以将画面分割成无数的艺术效果,把不同的画面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实现真正的艺术效果。摄像师在拍摄时,还要自觉的树立编导意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尤其要从编导的角度和高度对拍摄进行全面的考虑和理解,与编导默契配合,拍出高质量的作品。
2.树立创作意识。相同的拍摄题材,如果摄影师的水平一般,拍出来的效果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奇。高水平的摄影师,就会拍出高水平的作品。影视作品的画面之美,从表面上看是通过仪器表达出来的,但是从深度和效果上来看却反映了摄影师的内在功力,体现摄影师对内在美的提炼和表达。为了更好反映作品的内涵,画面往往会呈现多样性、丰富性,这就需要摄影师对拍摄材料有全面的创作意识。摄像者的创作能力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对于拍摄题材,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拍摄好的画面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风格以及智慧。在创作性思维的指导下融入进摄影师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鲜活的、充满情感的作品。
3.拍制作品时融入情感。卡蒂埃·布列松说过:一张好照片是在拍摄者的眼睛、头脑和内心三点成为一线的时候产生的,就像射击时通过准星瞄准靶环。好的照片如此,影视作品亦是如此。拍制作品不仅仅是机械性的动作,更要融入极深的情感。在拍制作品与摄像师的情感出现一次次的共鸣后,摄像师对选取画面素材的驾驭能力就越强。我们所观看的不管是照片也好,影视作品也罢,都是摄像师将素材放到自己的情感思维中去感知、审度并深加工出来的结果。摄像师使客观的素材变成内在的意象,又通过一定的艺术和技术手段对内在的意象进行加工,转化成我们看到的艺术形象,这一系列的转化过程都离不开摄像师的情感表达。只有当摄像师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作品中,我们才能通过其作品了解摄像师的情感。只有融入了摄像师个人情感的作品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其次,在拍制作品时,摄像师还须通过情感来体现现实、认知现实。比如在拍制一株破土而出的小草时,摄像师所要表现的是生命的张力与自强不息。此时,在摄影师的眼里,本来没有情感的小草也就成了有生命、有韧劲的视觉符号,进而把自己要通过这么一株破土而出的小草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的张力去震撼的表现出来。这时,摄像师就跳出了单纯记录的圈子,通过这株小草去表现更深刻的寓意与人生哲理。
4.即兴拍摄和现场应变。即兴拍摄,就是对突发情况根据自己的感知、兴趣产生的创作,一般是有感而发、即兴创作。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就需要摄像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一双及时发现“特色”的眼睛以及具备良好的捕捉影视画面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新的事物、善用场景等。突发、真实、随性是即兴拍摄的明显特征,因为拍摄捕捉具有临时性,因此,人为创造素材的情况就不容易发生,给观众带来的都是真实的场面与环境,能够让观众引起共鸣,有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但在拍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定要进行综合的考虑,这就需要摄像师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对于变化的场景,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合适的时间内,一旦发现需要的画面出现就要进行抓拍、抢拍,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才更有生命力,更能征服观众。
综上所述,任何成功的影视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仅仅有杰出的编导,更要有素质过硬的摄像团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实现编导和摄像师的协调配合,发挥摄像师的创新能力,将摄像师丰富的感情素质融入到作品中去,不断展现给广大观众鲜活的、丰富的画面,创作出令人心动的高质量作品。
[1]叶斌.电视专题片摄像的创作与编辑意识[J].青年记者. 2009,8.
[2]周志毅.摄像师要有编导意识[J].视听纵野.2010,10.
[3]丁维辰.摄像师主观审美能力的培养[J].视听艺术.2008,6.
[4]关勇.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J].广电纵横.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