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
目前楼市最吸人眼球的莫过于土地市场。北京的土地市场价升量跌,虽然住宅地块成交总数创下近10年来最低,但是平均楼面价却达到了有历史纪录以来的最高值;连续数宗高价地的成交,更将今年的行情烘托至“地王年”的氛围之中。其他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的地市也同样火爆。
品牌房企重金拿地毫不手软,今年截至10月15日,拿地金额排名前20的房企,购地金额总数已经超过3500亿元,一二线城市频频上演房企对热门地块的激烈争抢。然而,土地市场的诸线分化继续加深,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乏人问津,流拍现象有加深之势。
北京:地少、价高、钱多
今年北京楼市供应“豪宅化”加剧,业内普遍认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地价格的快速抬升。今年北京宅地市场出现价升量跌的总体行情,诸多热门高价地块成为舆论焦点,称之为“地王年”并不为过。
从宅地供应量来看,今年前9个月北京宅地供应量大幅度下滑,创下10年来最低数值。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北京出让住宅用地仅为25宗,是自2006年以来近10年新低。在2014年同期与2013年同期,北京住宅用地出让宗数分别为52宗与75宗。今年的整体供应量仅为去年的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成交的住宅地块楼面均价为16376.7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了近2000元/平方米,涨幅超过10%,达到有史以来北京住宅地块成交楼面价的峰值。前三季度住宅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合计1065.2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面粉价格贵于面包”,地价的涨幅甚至超过了房价的涨幅,业内担忧这会给楼市后市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
“今年供地收紧,热门地块价格强势走强,地价超过房价已经成为新常态。”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今年北京宅地供应明显收紧,但是供应节奏并没有打乱,可见这种情况是出自于上层的设计。目前,北京一直在强调控制人口规模的高压红线,减少住房供应成为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
供应减少的结果就是热门地块上的激烈争夺,从而推动价格节节走高,北京宅地市场的“地王”频出。无地王、不成交,俨然成为土地市场的主旋律。自从今年年初丰台区出现楼面价拉高达4.9万元/平米的区域新“地王”之后,北京今年就开启了“地王”模式。丰台白盆窑、丰台玉泉营、昌平北七家镇、石榴庄、朝阳区孙河、东坝、西局……一宗又一宗的“热土”,一次又一次的价格刷新,让北京进入了“非富即贵”的地王时代。
业内预测,北京宅地市场的这种行情将成为“新常态”。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告,将于10月份入市的地块已达9宗,总起始价达117.7亿元。新一轮的“夺地大战”即将开启,房企们能做的就是,提“钱”上马。
全国:冷热不均
事实上,除了北京之外,其余几大一线城市的行情也基本如此:土地成交数量锐减、成交总金额不断下降,但楼面价和平均溢价率却持续上升。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0月15日)全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住宅用地土地出让金金额已经达到1984.6亿元,其中,刚刚过去的9月冲高成为年内的高点。9月一线城市合计土地成交额达到了588.78亿元,创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环比8月全月涨幅高达188%;土地平均溢价率达到了29.44%,也创造了年内最高。
就在“十一黄金周”前后,一线城市陆续又有多宗高价地块出现,土地成交数据令人关注:北京的成交平均楼面价已经连续突破5万元/平方米;广州平均楼面价已经达到2万元/平方米;上海多宗住宅用地激烈争夺,溢价率在82%至97%之间;深圳市出让一宗总价为112.5亿元的地块,成为总价地王。
在各大二线城市,行情出现了波动和分化。总体而言,热门二线城市的土地热潮继续,如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等地最近都频出“地王”,平均溢价率走高。
以杭州为例,杭州在8月的土地新政取消了“最高溢价率不能超49%”的规则,随后出现了出让的高峰。9月,杭州的土地出让金额已经接近今年上半年的总额,9月土地出让金额146亿元,占前三季度土地总出让金额的38%。杭州主城、余杭、萧山三区共推地18宗,合计出让面积66.6公顷,总可建面积151.18公顷,总起价60.6172亿元。熟悉杭州市场的业内分析认为,今年杭州地市走出来一条“U”形曲线,3月-6月份是市场低谷,如今已经慢慢爬升,9月之后达到年内高点。
此外,苏州近期连续出现了高价地块,9月29日,苏州姑苏区一地块的楼面价达31005元/平方米,溢价率55.02%;另一宗地块溢价率达到了118.3%。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直言“苏州疯了”。
然而,一二线热度不减,广大三四线城市却依然身处寒冬,从全国范围而言,诸线分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8月全国300 个城市共推出土地2610宗,流拍土地多达1079宗,这些流拍的土地多位于三四线城市。从溢价率来看,今年截至目前三、四线城市仅有13.4%。
房企积极补仓一二线
北京等一线城市和热门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持续升温,既受这些区域市场销售率先回暖的带动,也契合着房企的战略布局,房企不约而同地选择一二线城市,积极补仓,区域分化加剧。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严重分化,土地市场也相应分化,实力房企越来越倾向于布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即使一线土地价格持续走高,房企宁愿拼抢“地王”,也不愿意选择去开拓三四线的市场。
从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来看,今年截至目前,拿地总额前20的品牌房企的购地总金额已经超过3500亿元。
其中华润置地、保利地产、万科、首开股份、龙湖地产、绿地控股、恒大地产的拿地总价已经超过200亿元。华润置地凭借446亿元居于榜首,保利地产以324.7亿元位列第二。
业内分析认为,这些领先市场的规模房企的拿地金额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为了保证可售货量和开发节奏,必然会积极补仓。当前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节奏有加快的趋势,估计今年第四季度房企依然会积极拿地,特别是针对一二线城市的热点土地资源,竞争将更为激烈
以碧桂园为例,作为少数企业仍然坚守三四线城市,碧桂园今年也表现出倾向一二线城市的姿态。今年8月,碧桂园在竞争激烈的杭州土地市场上大手笔购地,强势拿下位于城市核心区的申花以及钱江世纪城板块,碧桂园的布局已经从杭州郊区打入城区市场。
此外,位于第二梯队的中型房企也在一二线城市积极寻求机会。如旭辉集团今年已经花费159亿元,拿下14宗居住、商业用地,不可不谓大手笔。其中近半土地款用于北京和上海地块,旭辉在今年8月还以1.7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南京单价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