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的言语可以体现他的内心独白以及他的品格,一个人的作品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情、一个人的价值。
小时候,大人们常教我们要好好练字,这不仅锻炼你的耐心,更多地能去除你的浮躁,只有内心是平静的,你才能认真地练完它。书画同样能反映一个人的情操。
你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遒劲有力,入木三分。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毅力有决心的人,他坚强,他刚毅,那么他书法的遒劲有力、入木三分的特点,不正是他性格、品格的最好体现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李白,无时无刻都体现着浪漫的气息。李白的生活是浪漫的,是充满情愫的,他有着浪漫的情怀。他敢爱敢恨又充满着多愁善感,他所创作的作品无不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浪漫的气息。
与李白相反,苏轼则是一派豪迈。“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无不体现着雄姿英发的豪迈,字里行间透露一种豪气。
他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他生性豪迈,难怪他能作出如此豪迈的大作来。如果他像李白那样生性多愁善感,每天都借酒浇愁,没有一点豪迈的气息,他能作出这样豪迈的诗词吗?我想这大概是很困难的吧?所以说文如其人啊!
人们的一言一行,其实也如文章一样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品行。有些人总喜欢丢三落四的,这就说明他是一个不细心的人,而有些人做事,却能有条理、有秩序,这不正反映了他细心有条理的性格吗?
当别人踩了你一脚,你是骂回去呢,还是微微一笑然后释然?这也体现了你的修养啊!前者肯定是一个缺乏道德的人,没有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别人;而后者却体现了良好的修养。
得分: 41分
点评: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全文也基本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体现出清晰的审题意识和扣题意识。能紧扣材料阐发观点,使阅卷老师明显感觉到文章紧贴题意,这就为自己的文章筑起了一重最基本的“保障”,获得“保险分”。
不过,文章虽然主题明确,但对“文”及“人”的认知都处于比较简单的层次,如将李白和苏轼作为相反的例子来论述,不免失之偏颇。论述的平面化和概念化,使文章只能在基准分42分左右,由于字数未达到700字,还要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