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奎
摘要:“相异构想”对于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生物教学的一大障碍。这种现象要是得不到及时纠正,会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学习新的生物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使学生产生错误的思维。因此,本文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相异构想”的基础上,总结了转变学生“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相异构想 成因与对策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所谓“相异构想”是指个体在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前,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积累和形成的概念,这些概念有些科学,而将悖于科学的被称之为“相异构想”。这种概念一旦形成,要想去纠正和改变则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新的生物知识的学习,对于同化和顺应产生反作用力,阻碍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的形成,降低课堂效率。同时相异构想的顽固性导致其很难被消除,这种清楚的困难度要比传授一个概念、原理困难得多。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非常重视学生相异结构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前提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在对其成因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而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相异构想在高中生物学中产生的成因
(一)生活环境因素
日常生活中的形成的知识具有模糊、不准确的特点。这和生物学科要求的精确性、一致性产生分歧。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理解生物学知识时遇到认知上的困难,这些困难也成为学生相异构想产生的一大原因。在与他人交流或者观看大众媒体的相关科学节目的时候,学生也會接触到大量的科学知识,但这些知识不一定完全正确,却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媒体经常号召人们在晨练,原因是早上空气新鲜,但是学生非常容易产生“早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最高”这一错误的结论,事实上,黄昏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才是最高的,之所以选择早晨锻炼,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早晨人们在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通过锻炼可以将夜间形成的体内垃圾排出;另外一个原因是早晨的空气经过夜间的净化,空气中的浮尘含量较少。
(二)学习环境因素
初中生物教材为了适应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材编排的时候使用了一些高度概括性的模糊语句,但是这对高中生物教学产生了影响,成为相异构想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比如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初中生物教材介绍简单,只是说明了植物能产生氧气,但是却给学生造成了相异构想,那就是植物只释放氧气,不进行呼吸。
(三)个人认知因素
受学生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还不完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还未成熟,容易在考虑问题时表面化,进而形成一些相异构想。例如,通常学生会认为只有甜味的东西才是糖,淀粉因为没有甜味,不应该属于糖类。这些对生物现象的片面或错误理解所产生的相异构想造成了高中生物学习的障碍。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纠正,会对学生造成错误的思维,进步一阻碍他们对生物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觉得生物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产生厌学情绪。
二、“相异构想”转变策略
(一)在认知冲突中转变“相异构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试误说”,即“学习即试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问题,有些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解惑,但是有些却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失败中提高。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很多生物学中的知识并不非常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试误的机会,让学生在试误过程中让自己原有的认知和现有的结论产生冲突,并自行调整和转变相异构想。
(二)以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物学中有很多无法解除以及无法观察到的微观抽象知识,若采用直观教学,有助于帮助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但鉴于现有的条件,不可能实现实验教学。但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讲清楚,但这些知识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的教学手段来弥补上述不足。通过制作集文字、声音、色彩、图片、动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化解上述问题,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三)以实验澄清学生的错误认知
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它的存在基础是实验。实验可以实现学生的地位转换,让学生主动参与、直观认识,实现新旧知识的不断平衡,达到同化和顺应,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认知效率。如:学生通常认为植物只会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为消除这一错误的相异构想,可以通过实验来纠正。通过让学生测量植物白天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白天也进行呼吸作用,而且能引导学生轻松地理解:植物每天的生产量正是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与植物全天呼吸作用消耗之差,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能有效地引发和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实现相异构想的转变。
总之,学习过程是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要让学生将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作用,达到建构新知识的过目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应重视改变学生的相异构想,通过钻研多种教学策略来转变学生的相异构想,使学生真正理解生物科学的内涵和魅力。
参考文献:
[1]于新惠,滕超. 浅议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的相异构想及转变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5(3):40-42.
[2]杨红爱. 中学生物教学与中学生的“相异构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肖方金. 生物教学中的“相异构想”及其纠正[J].生物学杂志,2002(6):57-58.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