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丽
摘要:20世纪的核心词汇是“革命”,军事革命、政治革命、思想文化革命,“革命”的张力大到不仅可以改变政党政治形态,还能引起社会生活、思想文化领域的另一场革新。革命风起云涌的变幻在影响着政党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们的生活状态和职业命运。“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在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时刻受到了知识分子们的重新审视,应该说,文学顺应政治情势在当时已是不可阻挡,中国共产党介入革命文学论战有其现实的政治考量。
关键词:革命文学论争;政治;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0-0016-02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不但给中国输入了政治革命,与政治革命一并输入进来的还有革命思想和革命文化。政治方面,是一套与苏联相似的主义信仰,政党组织和政党纲领,接受共产国际的指挥和领导,思想文化上要建立起无产阶级文化体系,向工农大众传输无产阶级意识。日本无产阶级也受到了苏俄的重大影响,那些留苏留日的知识分子自然受到双重熏陶,这为日后太阳社和创造社顺应五四时期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历史潮流以及展开革命文学论争埋下伏笔。
“五卅”惨案的发生对中国的进步作家抑或说冲击“五四”时期唯美主义、个人主义、感情主义的文学基调而言是一个历史契机,它用其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中国进步作家和文化人的世界观、文艺观甚至是之后人生道路的走向。他们逐渐意识到文人们肩负着社会责任,他们必须走出去,拿起笔杆子为社会改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钱杏邨后来于1928年在《死去了的阿Q时代》这一长文中写道:“几年来主义思潮在青年内心暗地的酝酿,遇到五卅这个时期,便如伟大的火山突兀地爆发起来,于是思潮又有了一大转变。……举国的青年有了民族的觉醒,有了阶级的觉醒,有了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同时有了很强烈的革命的要求,个人的家族观念在青年的心里差不多完全死亡了。而潜伏的革命文学的呼喊也渐渐的接着第一期的文艺思潮伸起头来,在文坛上得到了许多的进展。”[1]
钱杏邨所描述的这种转变在创造社的郭沫若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郭沫若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从主张个人自由、个性张扬到号召在文学界进行一场革新,建立符合革命要求的革命文学的颠覆式转变表明,当时的革命斗争状况使得躲在书屋中做纯粹的文艺已不符合时代潮流,它要求作家们的作品必须是有立场的,随着阶级观念在社会上的兴盛,作家们的姿态是其阶级身份的标志。
不仅郭沫若,像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进步作家也意识到了时代对人们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政治对文学的选择,可以说,文学与政治的交错、汇合已是自然而然的了。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不但使中共党人陷入了迷惘,革命知识分子也在沉思与反省中国要向何处去的问题,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们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形势所作出了不同的估计和判断,有关文学与革命、阶级、政治、政党的交错关系将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参与革命文学论争的两派人主要是冯乃超、成仿吾、李初梨等创造社成员和国民革命失败后退居上海的蒋光慈、孟超、宋云彬、钱杏邨等太阳社作家,他们于1928年1月开始发文对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学家进行作品攻击。这两个文学社团尤其是留日归来的后期创造社,他们对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相当敏感且反应激烈,不但自觉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思想,在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中国现状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案》之后,随时准备以极高昂的激情迎接“革命斗争的高潮”。[2](P.452)
1928年,冯乃超发表《艺术与社会生活》一文,批评叶圣陶是“一个最典型的厌世家”,说鲁迅是“隐遁主义”,郁达夫对社会的态度是“愁苦与贫穷”,张资平在处于革命期的中国社会“会没落到反动的阵营里去”;[3]紧接着,钱杏邨撰文《死去了的阿Q时代》,直接赤裸裸地攻击鲁迅“把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恶习性完全暴露了出来”,“他的思想向前走不通”,“他的大部分创作的时代是早已过去了” 等。[4]看到此种带着高调张狂口吻的文章,鲁迅发文《“醉眼”中的朦胧》予以反击,而随后李初梨又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写道“鲁迅,对于布鲁乔亚汜是一个最良的代言人。对于普罗列塔利亚是一个最恶的煽动家。”[5]就这样用文章来回交锋,反对和抵触对方的文学观点,从文字用语可以看出论争的实质问题在于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克服一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培养革命实感,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才可以创作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它也意味着革命文学的目的在于消解个人,塑造整体,划分阶级成分,然后致力于唤醒工农大众的无产阶级意识,把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向统治阶级进攻,进而获取全阶级的解放。争辩一直持续到1928年底1929年初,共产党指示太阳社和创造社成员不要再攻击鲁迅,要团结在一起,这场论争才结束。
革命文学或说无产阶级文学的出现与打出“无产阶级政党”旗号的中国共产党主导的革命是密切相关的。早在革命文学论战彻底爆发之前,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包括1924年留苏回国的蒋光慈皆在《中国青年》刊物上发表文章表达自己对革命文学的看法。他们的基本主张是“鼓吹革命及改造社会等事业,文学更是利器”,[6](P.13)“鼓吹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勇气,……文学却是最有效的工具”。 [7]可见早期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所能起到的宣传革命的作用。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结果,使国共两党的同盟关系彻底分裂,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国民党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镇压、绞杀共产党,在文化和思想领域上也不失加紧控制和围剿。而对于年轻的共产党而言,面对成立以来从未受过的严重挫折,共产党人意识到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扩大无产阶级文化统一战线,通过团结、笼络知识分子来影响和武装群众。
1928年7月,中共在莫斯科召开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文件《宣传工作决议案》中指出党的宣传工作的根本变动在于“增加对于扩大群众工作的注意”,党的“宣传之另一种方式就是我党同志参加各种科学及新剧、文学等团体”,“必须利用以为扩大自己宣传工作与利用一切公开可能的基础”。 [8](P.251)1929年中共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文件的《宣传工作决议案》中再次强调如果忽视了宣传工作,那么将是党在全部工作上的一大损失,而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特别注意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武装暴动与土地政纲”,“从事实与理论上反三民主义”的宣传,另外,要“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并且要普遍这种宣传到工人群众中去”,“扩大党的政治宣传”,[9](P.255)最后,还要建立支部,训练工农通信员,让支部负责和执行党的宣传工作。可见彼时中共已经开始为自身的发展和政权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那么,中共为什么要介入并阻止这场争论呢?团结鲁迅出于何种考量?据夏衍的回忆,党中央干预这场文艺论争是在1929年的初秋,至于到底是哪一位中央领导提出要停止文艺“内战”,以及整个干预的前奏和过程迄今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来说明,只能根据现有的回忆资料及综合各家之言做出一个大致的概括:中共六大会议结束以后,周恩来入境回国碰到鲁迅在北大任教时的学生任国桢,从他那里知道了这次论争,回到上海后,“就要党组织干预这方面的工作”,[10]周恩来同志指示“我们要同鲁迅团结,搞好团结,象小孩成长,不摔跤是不可能的,一下子希望成熟是不可能的”。[11]当时的宣传部长是李立三,他在8、9月间对这种文艺论战做了调查之后,发出了党中央关于停止论争,团结鲁迅的指示,并派潘汉年(六届二中全会作出了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决定,潘是书记,后来文委直接受中央宣传部的领导,文委成立之后,党对文坛的动向及文艺问题更加重视了。)和吴黎平着手进行执行决定,调解争论。
在党中央的斡旋下,原来激战不已的各个文学团体逐渐地从分裂状态走向联合,这为之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中共集结文化界的进步力量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进攻做了很好的前期铺垫。可以这么说,中共意识到要想进行无产阶级文学革命,鲁迅作为文坛巨匠一定要争取,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的内讧结果只能是不利于击败国民党对中共的文化围剿,不利于党拓宽文艺统一战线,诚然更是不利于利用文学这把利剑来为党做政治宣传工作,就像李富春同志说的像鲁迅这种文坛上的老战士和先进思想家,“要是站到党的立场方面来,站在左翼文化战线上来,该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和作用。”[12](P.63)另一方面,1927年底中共经历了国民党的大规模清党运动,大量党员被逮捕杀害,党员人数骤减,无暇顾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到了1928年底1929年初,中共逐步站稳了脚跟,才开始注重文化战线的统一。因此,依靠鲁迅,团结鲁迅,停止内争,是中共出于政治的思索和考量,也就意味着这场论战过后的1930年由中共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实质上是文学与政治联盟的产物,“左联”身上注定要有“文化政治化”的深深烙印。
参考文献:
[1]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Z].太阳月刊, 1928-03-0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M].中央档案馆编, 1990.
[3]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Z].文化批判,1928-01-15.
[4]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Z].太阳月刊, 1928-03-01.
[5]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 鲁迅《“醉眼”中的朦胧》[Z].文化批判,1928-04-15.
[6]王秋心,恽代英.文学与革命(通讯)[Z].中国青年, 1924-05-17.
[7]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Z].中国青年,1923-12-22.
[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M].中央档案馆编, 1983.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M].中央档案馆编, 1983.
[10]夏衍.懒寻旧梦录[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
[11]阿英忆左联[M].新文学史料.
[12]阳翰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经过[M].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