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5-11-07 18:09
同舟共进 2015年11期
关键词:陈诚贵刊抗战

抗战纪念与多元看点的交响

重庆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纵览《同舟共进》2015年第9、10两期,有一个共同特点:“专题策划”突出抗战纪念主题,其他栏目各有看点,形成抗战纪念与多元看点的交响,使两期刊物主题突出而又精彩纷呈。

抗战主题在两期刊物的“专题策划”中各有侧重,第9期是“抗战烽火中的粤港澳”,第10期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思考”,合而观之,则可区分宏观的理论思考与微观的历史纪实。

宏观的理论思考,主要体现为专家学者阐发了备有见地的历史认识。黄道炫认为,抗日战争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走向。当年中国在全方位落后于日本的情况下,能跟日本打成持久战,是最好的结果。共产党的游击战、根据地、正规军“三驾马车”使持久战变成现实。王奇生指出,抗战初期,中国政学精英对前途普遍悲观;抗战期间,国共只能是共存的关系;发动群众,直达底层,加上独特的军事体系,是共产党的优势;而日本战败的根本原因则是战略失败。

杨天石说,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怎样估量都不过分。这是因为,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抵抗外敌入侵中从未取得过的完全的胜利,中华民族由此出现了一条复兴的康庄大道。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纪念抗战呢?王铁群说,纪念抗战胜利,应突破原来国共两党对历史解释的政治倾向,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全面、客观、真诚、理性地对待抗战历史。

如果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自然还要处理好中日关系。时殷弘指出,在历史上,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曾两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有充分的警惕,防止它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前要防止中目的争端、对抗升级为中日冲突,中国要更细腻地做好对美、对日政策,立足“周边关系”,采取和坚持一种适合于政治大目的的“适中的方针”。

微观的历史纪实,着重呈现了抗战烽火中的粤港澳。第9期“专题策划”的题记说得好:“粤港澳虽处中国一隅,抗战期间遭受的磨难,作出的贡献,却是独一无二、值得铭记的。”第10期又刊登了《归来,抗战中的台湾志士》一文,从而形成了对粤港澳台的抗战纪实。

至于9、10两期刊物精彩的多元看点,可谓美不胜收。林蕴晖《苏东变局与社会主义道路——兼论邓小平的历史地位》一文指出,苏东改革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的死胡同,邓小平是对斯大林模式说“不”的第一人,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丰功伟绩自不待言。高尚全《我亲历的中国改革的九个故事》再现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历史片断,在往事回顾中深化了对改革的理性认识。陈四益《忽然想到——向前看与向后看》指出,“向前看”是不错的,但“向后看”也同样重要,或者说只有时时向后看看,不规避失误,不掩饰缺陷,才能使向前的步伐更为稳妥,更为坚实。这不仅阐明了“向前看”与“向后看”的辩证法,而且语重心长,极富现实意义。

乔新生《民商事法官为何“中箭落马”》指出,从事民商事案件审理的法官之所以成为腐败分子,原因有三:一是民商事法律规范具有更大的弹性,司法机关审理案件过程中享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二是民商法律体系亟待完善;三是民商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存在着事实上的层层汇报制度,导致审判案件的法官和案件的判决之间没有责任对应关系。袁南生《中国千年外交的成本问题》指出,古代中国的外交成本一直很大,新中国相当长时期外交成本超出国力,现在,不应将厚往薄来的外交传统凝固化、理想化,外交成本的支出应尽量体现理性,该厚往的厚往,该薄往的薄往,赔本的买卖尽量少做,这是科学办外交的题中应有之义。

希望看到更多对国外事件和人物的介绍

江苏溧阳吴秋苓(退休职工)贵刊2014年的“专题策划”办得很成功,涉及面广,话题新颖,内容引人入胜,即便是老题目,也能出新视角。

2015年已过去大半,“专题策划”依然是亮点,以第6、7期最好看。此外,第3期聚焦教育,这是个长久不衰的话题。高校如何实现自主招生,如何去除行政化、衙门化的弊病,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等,都是读者所关心的。近日网上关于中国教师去英国教学的纪录片很火,我看到有留学生网友说:英国的学生只有少数人流向名牌大学,多数人上职业高等学校,一生只专少数的特长,所以他们有高质量的工人。而中国学生从小到大什么都要学,泛而不精,一些完全没受过训练的学生流向建筑业、制造业,无怪乎“中国制造”难出精品……读贵刊可以把视角延伸到窗外,看看英、美、德、日等国家的教育状况。

但总的来说,刊物对海外的人物和事件还是涉及较少,希望能看到更多对国外热点事件的剖析和对历史人物、当今人物的介绍。如2015年第6期的文章《希腊:“花别人的钱,过比别人还舒服的日子”》,探讨希腊拖欠外债不还的原因,就非常及时。反腐一直是热门话题,但一些文章议论过多,显得干巴,若能引入案例分析,这样会生动得多。(2015年7月20日)

孙立人将军的遭遇让人感慨

网友苌楚读完《同舟共进》7期专题中《孙立人的幽囚岁月》一文,有点难受。今晚看的纪录片也是关于孙立人将军的,里面介绍了孙将军当年的赫赫战功,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在后来的采访中,一位孙昔日的部下讲到动情处情绪激动,拍着胸脯说:“我们当年从没打过败仗!”还回忆了当年孙将军治军严格,和士兵同甘共苦的往事。据说当年孙立人的许多部下都因孙受到牵连,他死后,部下纷纷从台湾各地跑来纪念他——所谓将军大概如是吧。因为当年的兵变事件,导致台湾并不看重中国远征军的贡献,纪录片里孙的秘书老泪纵横,说:“我很高兴你们能来,大陆现在做这个事情,能让当年的历史不被人忘记。”也许被称为“东方隆美尔”的孙将军只适合战场,政治对他而言,是那么格格不入。(2015年8月21日)

政策、观念关乎民生福祉

陕西白水王文钊(白水中学退休教师)我从2015年自费订阅贵刊,贵刊确实是一个好刊物,有深度和高度,大气、真实,使人受益。每期文章我都认真反复阅读,并随时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心得与感受。读了贵刊第7期“专题策划”中的5篇文章,特别是关于陈诚和尹仲容的两篇,深有感触,不吐不快。

陈诚1948年主政台湾,为国民党政府计,断然实行包括“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和“耕者有其田”三大步骤的“和平土改”政策,“让农民取得土地”和“兼顾地主利益”并列,同时“转移地主之土地资金于企业”,一箭双雕。实践证明陈诚的政策是正确的,为台湾日后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奠定了基础。

陈诚之所以搞“和平土改”,在于其理念的不同。文中提及,1954年3月陈诚在“总统府”动员月会上公开表示:“‘政府现在已深深感到,要充分发展经济建设,必须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此即保障私人财产、扩大企业自由,替私人资本开辟一条平坦广阔的出路。今后‘政府不但要修改妨碍企业自由的各种法令和办法,同时还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将可以让民营的企业,尽量开放民营,这是一个政策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

尹仲容作为台湾经济的总设计师,在陈诚等人的支持下,反思和忏悔“计划经济”“国家资本”的弊端与实践,公开支持、发展私营经济、民营企业,转变台湾社会结构,造就了台湾中产阶层这一社会主流力量,推动了台湾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台湾的社会转型。而大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的伟大战略部署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走上了健康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写上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和“一切公民权利”的条款。

读这两篇文章,反思海峡两岸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历史,使我们深切认识到,观念之转变,政策之制定,事关国家大计、民生福祉,万万不可粗心大意。(2015年6月28日)

猜你喜欢
陈诚贵刊抗战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Temperature effects of GaAs/Al0.45Ga0.55As superlattices on chaotic oscillation∗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我们家的抗战
陈诚作品
狠心的龙虾妈妈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何时不再“滥觞”
我治好了脚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