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摘 要:中职学校的学生现状决定了中职校的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状态,本文介绍了建筑制图与识图创新课堂的创设方法与效果。为了适应现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市场需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向“多方向主动发展”转变,学生由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思考与学习,带给课堂教学更多的活力,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创新 转变 改革 主动 兴趣
在迅速推进课堂改革的热潮下,“创新课堂”顺应现今学生的学习状态,势在必行。
笔者针对技校部分学生的学习现状总结出: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即使身在教室,却常常思想开小差,或是昏昏欲睡,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学习效果较差。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能够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那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对学生才会具有吸引力,学生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才最好。
“创新课堂”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创新课堂”活动实施中有以下体会。
一、教学中由单方向灌输向多方向主动发展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与旧的体制相比,它强调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尤其是身心的发展,强调对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同时也由原来的知识灌输向学生的智能开发方向发展。
笔者主讲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前半部分为形体的投影知识,后半部分为工程图的识读和制图知识。对于“形体的投影”部分,笔者主要采用模型的制作与投影图讲授共同协作的方式达到学习的目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掌握形体的相关知识。课堂上学生们动手做一些立体模型,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对于立体模型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做好的模型让其他同学能够理解复杂形体的投影。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对空间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后半部分为“工程图的制图知识”,笔者课堂布置课题为《室内装饰平面布置图》,给定学生户型图和业主资料,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课题模拟社会实践,让学生把自己摆在设计员的角度,为业主设计居室。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有制图知识的铺垫下,把理想的设计方案通过图样表达出来。在没有硬性约束下,学生可以自由地设计,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由此,学生改变了原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主体性、独立性的过程,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这就是所谓的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二、教学中树立三种意识,培养学生的两种习惯
1.教学中树立的三种意识
(1)互动意识。课堂教学互动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教学的互动意识,改变了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2)自学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精神、创新能力的需要。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
(3)创新意识。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并给予鼓励。
2.培养两种习惯
(1)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制作各类模型,主动思考、动手动脑相结合。
(2)发散思维方式的习惯。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
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三、教学中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
要从辅助工作入手,让课堂吸引学生。
1.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美的情境
教师将相关内容制作成有趣的课件,充分利用它的色彩、动画、图片等,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渲染课堂气氛。
2.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位”上
教师可以将教学中难度小一点的内容,在引导学生自学后,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一个或几个学生讲一部分,让学生有“课堂主角”的感受,体会被关注的骄傲。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从鼓励的角度加以点评,学生可以感受成功的快乐和认真学习后收获的喜悦心情,反过来还会促使学生更加认真的学习。
四、小结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偶尔几堂课的体现,而是一个教师长期努力的方向和不断实践的过程,所以要不断地加强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时俱进。相信我们在新的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能够激发自身潜力,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与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