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佳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浦江上邮轮轰轰作响,它似乎在向人们倾吐着上海这座美丽城市成长与变迁的传奇故事。人们总在惊叹:上海,她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才成就了如今的“东方巴黎”?她的未来又靠什么发展向前?在上海百年的发展脉动里,企业发展默默吟唱着自己的旋律。弹指之间,沧海巨变,历史的脚步从不停歇,是的,上海的腾飞离不开上海企业的改革创新,而更巧合的是,中国有电的历史以及一百多年前外白渡桥上亮起的第一盏电弧灯都和今天的上海电力有关。可以说,上海电力是百年上海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最恰当的诠释!
第一篇:传承,连接过去与未来
上海电力,一个始于1882年的故事。1882年7月26日,上海电力在外白渡桥点亮了第一盏碳极弧光灯,上海有电的历史就此开始,这也是中国电力工业历史上迈出的第一步。在1911年9月成立的杨树浦发电厂,是远东最大的火电厂,是中国电力工业最早的摇篮。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进入吴淞口就能望见一座象征着大上海标杆的高耸入云的大烟囱,煞是令人瞩目。如今,当年的洋台办公楼和铁皮车间已经成了老杨厂最为珍贵的文物建筑,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百年电厂的历史与辉煌。更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南市发电厂、杨树浦发电厂、吴泾热电厂、闵行发电厂4家电厂向上海贡献了近80%的发电量,并为中国电力工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才。1959年,国产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在南市发电厂成功投产;1969年,我国第一台12.5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在吴泾热电厂成功投产......令人惋惜的是,为了响应国家“上大压小”政策,这些电厂相继关停,停止作业。但它们并没有就此消失在我们眼中,它们正以另外一种姿态重现在人们眼前,以另一种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上海电力总有说不完的傲人过往和辉煌业绩,它能经历风雨,亦能拥抱彩虹。一百年,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真是微乎可微,可一百年对于上海企业发展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整个20世纪上海电力的发展就如同整个上海企业的发展一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虽有阵痛,却依然不屈不挠的蓬勃发展着。回顾历史,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也是在那个时候,上海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虽然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导致民不聊生,但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这是上海一次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现在老人们讲起上海滩,还依然可以回想起当时的繁华场面。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众多和上海电力一样的企业在外国人的手底下开始运转,开启了上海工业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众多企业都收归国有,早期的国有企业就此诞生。在那个吃“大锅饭”的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内部过分的平均主义使得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使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顿时失去了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从“放权让利”改革开始,之后经历了“两权分离”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等不同阶段。经过30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上海电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按下了快进键,开始了自己的新的征程。
第二篇:历史新起点
进入21世纪,全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迈开了新的步伐,股份制改革已经不能满足国企改革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呼声愈演愈烈。就在这个时候,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划归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次年3月,上海电力的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作为老牌的电力垄断企业,这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是上海电力迈向新阶段的大胆尝试。上海电力在股份制改革渐趋成熟的时候上市对它来说是一种利好,乘着股份制改革的快车可以加快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公司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上海电力宛如一只狮子从沉睡中醒来,饥肠辘辘地望着“发展”这块大肥肉,准备大干一场。这十多年来,上海电力不断提高装机容量,在保持火电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开拓新能源、清洁能源、现代电力服务业以及循环经济等众多领域,使公司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真正实现了电力行业的改头换貌。即使在金融危机和煤炭价格波动较大的那几年,公司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公司权益装机容量为893.22万千瓦,同比增加46.25万千瓦,增幅为5.46%;2014年,公司完成合并口径发电量338.34亿千瓦时(含转移电量),同比增长8.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96%,同比减少0.15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长1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4.56元,同比增长22.49%。公司利润更是由2010年的5.15亿元,增长为2014年的25亿元,翻了近5倍。净利润从2010年的1.93亿元,增长为2014年的13.28亿元,翻了近7倍。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上海电力一点也不夸张,上海电力已然成为“电力企业走出去第一股”,并成为“新能源”、“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概念股,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市值在近两年翻了四倍。
然而,这些傲人的成绩并没有阻碍上海电力要求奋进,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完善自我的步伐,上海电力始终不忘自己作为国家企业身上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它是“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积极倡导者和号召者。近几年,围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公司探索应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减碳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和循环利用技术,进一步实施超净排放、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机组效率,使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为千家万户和众多企业供电供热的同时,还人类一个天明气清的好环境,能在公司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上海电力无愧于“全国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它称得上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中国电力行业大发展时期响当当的领头羊!endprint
第三篇:创新,腾笼换鸟新时期
创新是维持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上海电力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谈到了创新:顺应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主动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创造新价值,通过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推动上海电力的发展。习总书记曾指出:我国的经济正面临“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而新常态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产业结构由调整变为升级,发展动力由过去靠资源,转变为靠劳动者素质、体制机制创新转变。可见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的关键,上海电力在自身的生产经营中一直重点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创新,以此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
(1)结构转型是主线
上海电力要率先建成一批国际领先的清洁电站,无论是已经投产的漕泾1000MW、田集600MW机组,还是将要进行的闵行燃机等项目,它们都是未来行业领先的清洁电站的标杆。有了这些清洁电站还不够,还要充分结合地区资源条件,开发太阳能、风电等项目,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光把清洁能源的比例提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初步建成一批具有多样、完整电厂技术体系、经验丰富的电力服务企业,为电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2)优化布局是重点
一方面,上海电力在大型传统电源、新能源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运营及管理经验,在燃气机组、风电、分布式能源领域也颇有成就,上海电力应继续紧紧抓住这方面的发展契机,做优做强公司的传统业务。另一方面,继续在发达国家开展清洁能源项目,在欠发达国际开展建设火电项目的海外投资步伐,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以点带面的辐射周边国家,做到国内国际两手抓。
(3)科技创新是引擎
上海电力的百年基业发展到今天,不缺经验,缺的就是高端的核心技术。如何抢占技术制高点成为现阶段上海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上海电力要拥有大容量、清洁、高效的发电技术,从而强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诸如提高燃气机组的效率、设计新型风电场、建设城市分布式光伏、智慧照明系统、研究500千瓦大型逆变器超百路MPPT跟踪技术等等都在上海电力的未来发展蓝图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更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动力引擎,可以预见:上海电力会是电力系统创新发展的先锋者,为电力行业改革开拓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步。
(4)人才是发展东风
随着公司转型发展和产业链的形成,为职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人才就是上海电力的发展东风。在这个人才百舸争流的局面下,谁最具开拓精神、谁掌握的技能多、谁不怕苦不怕累,谁的发展机会就越多,公司对每个员工都是公平的。在上海电力,每一位新员工入职初期都要进行为期半年的能力培训,老员工也会不定期的进行岗位能力素质培训,在建立健全培训体系的同时,加快推进员工职业双通道、开展青年成长成才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地保证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这些年,在众多优秀员工的齐心努力下,上海电力人均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了103万元,人均资产达到了700万元,人均利润达到了40万元。上海电力已不再是以前那些光顾着啃国家资产资源,不为国家创造效益的老牌国有企业,它已经摇身转变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企业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第四篇:卓越,百年再出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一直是上海电力发展道路上的方向标。纵然上海电力在“十二五”的转型发展期中已经基本实现立足上海,面向华东的目标了,但它的企业愿景还远不止这些。立足全国,面向海外,在集团系统内率先建成国际一流能源企业这一更加伟大的目标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方面,公司控股的装机容量正持续扩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容量的火电机组质量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漕泾电厂洁净排放成功改造,田集电厂3、4号机组实现高标准投产等等都显示着上海电力在供电煤耗、厂用电率、排放指标方面都优于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公司的产业布局、产业链不断完善,自主盈利的比例稳步提高,逐渐形成国内海外齐头并进,清洁火电、新能源、电力服务业交相呼应的良好局面。随着已经关停的杨树浦发电厂“改庭换貌、华丽转型”,未来杨厂“ET”产业集聚的实现也将标志着上海电力开始由单一的发电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上海电力的产业布局将更加合理。在资本平台方面,几年来,在公司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公司处理了20多亿的无效资产,资金面状况良好,上海电力的股票收益率再上新台阶,受到了资本市场和广大股民的一致追捧。过去,上海电力用将近百年的时间创造了如今硕果累累的上海电力;现在,上海电力更应该忘掉过去的荣誉,站在全新的起点上,为另一个崭新的上海电力而奋勇拼搏。就像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中国梦一样,每一个上电人都知道上电梦,那就是到2020年再造一个上海电力。这个目标其实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上海电力已经为它的实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未来5年,只要公司上下努力落实集团公司“稳增长、保目标、严治企”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推动“1234”战略体系,逐渐实现做精上海、做优国内、做强海外的伟大梦想指日可待,可以预见,未来的上海电力是一个集发电业、能源服务业、煤炭产业、科技创新、地产、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司。那时候的上海电力不仅仅能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更会是促进国家经济大发展的一剂猛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在新的历史要求下,公司全员定会凝心聚力,顺势而上,奋勇向前。下一步,百年再出发,圆梦未来。
匆匆岁月,留下了每一个上电人的汗水和足迹,漫漫征程,见证了上海电力的辉煌和业绩。人们常说:传承的意义在于发展,发展的力量在于创新,创新的结果在于卓越。是的,传承、创新、卓越一直是上海电力永恒的主题。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上海电力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与集团和上海市,以及工程涉及的其他省市政府保持信息畅通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业绩屡创新高,成为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的样本。上海电力已经经受住了来自宏观经济形势和电力市场改革的考验,更是克服了海外市场开拓、企业改制、员工分流的挑战,相信依然能够坦然面对实现“再造一个上海电力”这个伟大梦想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上电梦融入国家的复兴之梦,让每个人的人生之梦都能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此时,上海黄浦江畔又传来了邮轮绵长的轰鸣声,夜晚的上海街头灯火通明,这座城市的美丽在于她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你或许永远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上海样本”,可你又清楚地知道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谁都有可能是下一个“上海样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