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英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363)
语用修辞视野下不礼貌策略的选择识解
——以家庭冲突场景为例
龙海英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363)
不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交际中,而家庭冲突呈现出多样性的不礼貌策略选择,反映出较高的语用价值。说话者在日常交际中为达到交际目的会通过不礼貌言语行为对听话者实施面子威胁行为。在动态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使用者选择不礼貌策略的行为过程同时也是在进行趋间性的言语控效。文章以家庭冲突场景为例,一方面论证Culpeper不礼貌模型的普适性,另一方面观察语用修辞与不礼貌策略的契合度。
不礼貌策略;家庭冲突;不礼貌模型;语用;修辞
语用学和修辞学都以语言运用作为研究中心,互有交叉。前者研究的是语言使用的规律,后者研究的是语言具体运用的手段。语用以遵循语用学所提出的会话原则、礼貌原则为主,而修辞则以懂得适应题旨情境运用语言的原则、方法为主[1]。修辞是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控效行为,其调控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显明交际者意图。语言使用者选择不礼貌策略的行为过程同时也是在进行趋间性的言语控效[2]4。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礼貌原则是否和修辞发生交叉与融合?不礼貌语言使用者如何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构建和改变人际关系?本文重点关注与以上问题相关的语用修辞视野下的不礼貌现象。笔者通过收集与分析语料,结合修辞手段对不礼貌策略框架进行分析,并统计融合了修辞手段的不礼貌策略在家庭冲突场景下的分布,旨在通过丰富的语料,探索语用修辞视角下的不礼貌策略的选择与实现,通过讨论不礼貌策略的修辞手段的使用频率来揭示这一语用现象的本质特性,从而论证Culpeper不礼貌模型在家庭生活话语中的普适性,观察语用修辞与不礼貌策略的契合度。
(一)“不礼貌”定义
言语不礼貌现象是人类交际中普遍存在的常态之一,它在引发、发展与管理、结束等各个阶段都受制于复杂的语境因素,体现典型的语用特征。最近二十来年,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此类语言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不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选择及其对交际的影响有很大差异,而现有的礼貌理论并不能对不礼貌现象作出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回溯礼貌的研究历史,自从Brown 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3]及Leech的“礼貌原则”[4]250提出后,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言语礼貌现象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礼貌研究从此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相对于如火如荼的礼貌研究,学界对不礼貌的研究关注严重不足。很多礼貌的研究者把不礼貌简单地预设为礼貌的缺席,无形中回避了不礼貌研究。Leech甚至直接提出不必给予不礼貌行为太多关注,因为它仅仅是“一种边缘行为(rather marginal to human linguistic behavior)”[4]253。Culpeper在结合Goffman、Brown 和Levinson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策略出发对“不礼貌”给出如下定义:“不礼貌是旨在引起社会负面影响即社会不和谐的策略的使用,这些策略是为了攻击对方的面子”[5]353。之后,Culpeper进一步将不礼貌定义修改为“用来攻击对方面子并以此造成社会冲突和不和谐的交际策略”[6]35。Bousfield支持这一定义,认为不礼貌是“交际者故意实施的威胁面子行为”[7]239。综上所言,言语不礼貌概念的核心就是说话者威胁听话者面子且令后者产生不快的言语行为或话语。
(二)语用修辞与不礼貌研究的关系
综观21世纪以来国内语用学研究的状况,其与修辞学[8-10]的交叉研究势头强劲。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研究人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进行交际,语用探索近年来在不断向多角度、多维度发展。语用学和修辞学有很大的互益性,二者可以相互合作。比较修辞和语用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都注重符号研究,均属于动态研究,两者具体研究对象、范围、着眼点以及研究方法虽然不尽相同,却可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在研究的空间上,学者们已经开始运用关联理论分析修辞,对交际修辞的语料进行语用分析,从关联原则和美学理论角度探讨双关语的运作方式等,并从仿拟生成过程的语境干涉和仿拟接收过程的语用推理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何自然认为,语用、修辞密切相关,建立一门修辞学与语用学联姻的汉语语用修辞学,既有现代汉语修辞学发展的趋势作依据,又有现代语用学的理论滋养,而且是顺应人们提高语言能力的需要[8]40。冉永平[11]在第十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述评中认为,实现语用学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对话,寻找它们之间所隐藏的共性和一体化是语用界面讨论的根本目的之一。“语用学”和“修辞学”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相同的语言学发展背景和相同的探究论题与结论,最终促成了语用修辞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
语用修辞是利用语用学所探讨的语用规律来组织修辞策略、达到修辞效果的一门修辞学分支[12],其主要任务是对“话语构建、话语理解、言语环境、角色环境、前提和背景、言外之意”等进行研究。修辞讲究表达效果和接受效果,其最终目的是追求交际双方人际互动的效果,准确地理解话语的含意。笔者从李军[2]5的观点中得到启发,话语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最有效的话语策略去影响听话者,驱使听话者对说话者交际用意作出说话者所期望的特定理解和反应,从而实现交际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在语用修辞视角中,不礼貌言语行为取得的交际效果是由说话者有意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各种参与因素,在相关语境下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促使听话者对说话者所采取的不礼貌策略及其交际效果作出理解与反应,从而实现不礼貌事件的具体功能。
(一)Culpeper 不礼貌框架及其定义
为了解释语篇及会话中的不礼貌现象,Culpeper[6]28提出了包含五大类策略的不礼貌框架(见表1)作为对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框架的回应:(1)直接不礼貌策略(bald on record impoliteness);(2)积极不礼貌策略(positive impoliteness);(3)消极不礼貌策略(negative impoliteness);(4)间接不礼貌策略(off-record impoliteness),亦即表层礼貌策略;(5)拒绝礼貌策略(withhold politeness)。其后,Culpeper和Bousfield等[13]通过研究军事训练中批评话语的电视录音及交警与车主的对话等语料扩展了Culpeper的不礼貌语言交流的动态型模式。笔者认为,Culpeper模式简明概括且具可操作性。
表1 Culpeper 不礼貌策略类型及其定义
策略类型定义直接不礼貌指的是在有关面子的场合故意攻击听话者的面子,以直接、不含糊及简明的方式实现面子威胁行为。积极不礼貌指的是说话者用来损害听话者正面面子需求的策略。Culpeper把这个策略又细分如下:故意冷落对方、忽略对方的要求,把对方排除在外,表明与听话者没有关系,对听话者表现出不感兴趣、不关心和冷漠,用不合适的身份标志,用含糊隐晦的语言,寻求分歧,让听话者感觉不舒服,用禁忌词语,直呼其名等。消极不礼貌旨在损害听话者负面面子需求的策略。如:恐吓威胁、轻视嘲笑、侵犯说话者私人空间、明确将听话者和否定体联系起来、让听话者感觉欠自己人情、身体上阻碍通过、语言上打断对方等。表层礼貌使用明显不真诚的礼貌策略来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拒绝礼貌期望礼貌的时候没有礼貌。
其中,面子有积极(正面)面子和消极(负面)面子之分。积极面子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同和喜爱;消极面子指希望别人不要把愿望强加在自己身上,不受来自他人的干预。
(二)修辞手段类型
前文提出,在语用修辞视角中,不礼貌言语行为在相关语境下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从而实现不礼貌事件的具体功能。在不礼貌策略的选择中,不礼貌言语使用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构建和改变人际关系。既然交际中的语境也是构成修辞原则的关键因素,那么言语使用者在不礼貌策略的选择过程中,是否会体现出修辞方式的迥异?
一般修辞的各种规则简称辞律,特殊修辞的各种格式简称辞格。辞律和辞格都是修辞的规律或模式。辞律可以概括为两种,即词语选用的规律和句式选择的规律。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具有固定格式的话语形式。汉语的辞格多种多样,各具特点。郭绍虞曾指出:“汉民族思维能力很强,尤其擅长具象思维,喜欢在万事万物之间发现某种联系,进行联想和想象……对偶、比喻、起兴、借代、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了汉民族的这种思维模式,所以这些修辞手段在汉语中显得特别活跃。”①本文主要讨论家庭冲突中较为活跃的辞律或辞格。
(一)语料搜集
Culpeper及Bousfield的研究语料多数集中在谈话双方职权不平等的立场上,并不具备普遍的解释力。笔者研究的语料源自江西卫视的谈话类栏目《金牌调解》,该节目邀请一对(或多个)有矛盾的当事人进入演播室,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现场为当事人进行分析调解。节目中充满了生活冲突、互动性、法庭辩驳等元素,适合作为本研究的语料。笔者选取了100例家庭冲突调解案例为研究语料,涵盖夫妻、父母与子女、婆媳、翁婿、岳母与女婿、兄弟姐妹等发生的冲突。所选材料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契合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下文将从研究语料中,抽取家庭成员最常发生的冲突实例,从中观察汉语语境下日常生活冲突中不礼貌策略的选择并进行语用修辞分析。研究基于Culpeper的不礼貌模型。
(二)基于案例的语用修辞分析
1.直接不礼貌及修辞
(1)(妹妹责怪哥哥不让她看望生病的母亲,并指出大哥贪钱。)
妹妹:他就是要钱嘛!
大哥:她不是人,这个人,根本不是人!
分析:面对妹妹的犀利抨击,大哥评价妹妹“不是人”,采取了直截了当的不礼貌表达实现了面子威胁行为。激动情绪中,使用排比和反复手法加强语气,充分表达内心的愤怒,力指妹妹撒谎。
2.积极不礼貌及修辞
(2)妻子:(指责年迈的丈夫偷偷见初恋情人)你思想不纯洁!
丈夫:人生好像个舞台一样,这是最后的收官之作了,谢幕以前的小插曲而已。
(3)女儿:这个事情我要还原一下。
妈妈:还原个屁!
(4)妻子:我对你有爱,你相信吗?
丈夫:你真的爱我,你会动不动就要和我离婚?
分析:例(2)语境中,丈夫在语言上表面是礼貌的,但是他的意图是为了掩饰自己偷偷见了初恋情人的不安,通过晦涩难懂的语言掩盖了事实,例如“谢幕”“收官之作”“插曲”等表面很文艺的字眼,连续采用几个比喻,直接使妻子表示无法理解和接受,仍属不礼貌策略。
例(3)语境中,妈妈使用了禁忌语“屁”来直接攻击女儿的面子,产生积极不礼貌的人际关系负面效应,这一类型的冒犯性的话语是公开性的不礼貌。同时,妈妈粗鲁地打断了女儿的话轮,也损害了女儿的正面面子——希望他人认可的需求。
例(4)语境中,丈夫通过反问的方式采用积极不礼貌方式对妻子的爱进行了否定,不承认两人之间的共识和联系,寻求分歧,损害了妻子的正面面子需求。
3.消极不礼貌及修辞
(5)女婿:我给他家里每个人磕头道歉。
岳母:你有给每个人道歉吗?你算什么葱呢?你这种人我还看不起你。
分析:例(5)语境中,岳母对女婿的道歉并不领情,采用了反问法质疑其是否有真正道歉,反问其“算什么葱”,用“葱”来比喻女婿的地位,直接说“我看不起你”表达了对女婿的蔑视嘲笑,损害了女婿的正面面子,同时,由于该言语试图阻止女婿的道歉要求,也就损害了女婿的负面面子。
4.表层礼貌(虚假或讽刺性礼貌)及修辞
(6)妈妈(对女儿的话不满):你真会说,你可以去做演员了。
(7)妻子:我说你就是想她。你去吧,我说我和你离婚,要得吧?我放你一马。你也放我一马,我们互相放。我这人就是心地好,我善良,我成全。
分析:例(6)语境中,母亲表面上夸奖女儿“会说”,可以做“演员”,实际上是通过反语和夸张,讽刺女儿撒谎水平高超,做人不厚道,成功地攻击了女儿的正面面子。
例(7)语境中,妻子的意图并不是真的要离婚,主要是想通过“离婚”“成全”等反语的方式来讽刺丈夫,态度明显不真诚,实施了正面面子威胁行为。
5.拒绝礼貌及修辞
(8)(女儿现场指责母亲过分偏心弟弟,并进行犀利的言辞控诉。)
主持人:小月,我问下你,假如妈妈能跟你表达出来,她对你现在的状况很是心疼,你会不会心里稍微好受一些?
小月:(沉默不语,摇头)
分析:例(8)语境中,女儿在妈妈期待其回应的时候,通过沉默、摇头等拒绝执行来回应,没有表现出听话者所期望的礼貌。在这个不礼貌策略的使用中没有使用修辞方式。
(三)结合修辞手段的不礼貌策略在家庭冲突场景下的分布统计
笔者选取了谈话类栏目《金牌调解》中的100个家庭冲突片段,对不同关系下各种不礼貌策略及修辞的使用情况进行两个维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Culpeper模式下不礼貌策略使用的总体分布
不礼貌策略直接不礼貌积极不礼貌消极不礼貌表层礼貌拒绝执行总计次数94226212100百分比9%42%26%21%2%100%
由表2可知,就各种不礼貌策略的使用频率来看,积极不礼貌策略总数达42例,占整体的42% ,这表明在家庭冲突中,说话者更趋向于从打击听话者的正面面子需求方面来实施不礼貌行为。消极不礼貌策略也被较高频率地使用,其与积极不礼貌策略使用比例总计达68%,证明家庭冲突中的不礼貌主要体现在这两个策略上。直接不礼貌策略的使用比例只有9%,说明了虽然面临强势冲突,家庭关系依然是最终维系枢纽,话语使用者并不轻易挑战家庭维系的底线。表层礼貌策略占21%,仅次于消极不礼貌策略,说明了在互不相让的前提下,比起直接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策略,部分家庭成员更愿意使用反讽及明显不真诚的策略进行交际。拒绝执行策略最少,只有2例,占2%,说明家庭冲突中话语双方都主动争取话语权,必须要争出高下,谁也不愿意首先退出交际。值得注意的是,Culpeper模式里细分出来的侵犯对方空间、使用不得体的身份标记、让对方感觉不自在、用不敬名称称呼听话者的名字等方式在家庭冲突中并不常见。此外,《金牌调解》作为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必然会向观众呈现较激烈的家庭冲突,这也会影响不礼貌策略的选择。
在不礼貌框架下统计分析的这100个冲突场景中,只有18例场景没有使用到任何修辞手段,其中包含了拒绝执行这一不礼貌策略,在期待礼貌的时候没有礼貌,通常表现为用沉默退出交际,这便体现不了修辞格的使用,在统计中也一并给予剔除。剩余82%的案例中都使用了各种修辞,可见修辞和不礼貌语言行为充分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不礼貌策略中常用的修辞手段比较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不礼貌策略中常用的修辞手段比较
由图1可见,第一,在家庭冲突场景中,交际中比较常用的有比喻、反问、反语、夸张和排比等五种修辞手法。第二,反问和排比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修辞格。说明了在家庭冲突场景中,语言交际者在选择不礼貌策略的时候更加趋向于通过反问和排比来加强语气,表达愤怒和不满。家庭成员在交际过程中,因为彼此之间感情上的内部关联,很多情况下并不直接表达自己真正意图,反而采用反问的修辞格做到形式上的将心比心,以理服人。第三,在表层礼貌策略选择上,为了在争吵中达到以退为进的目的,双方(夫妻关系为多)经常采用反语,对对方表达虚假或嘲讽性礼貌,表现出明显不真诚以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第四,排比有利于增强说话者的气势,加强语言表达效果,交际者通过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体现了强势的面子威胁。第五,通过比喻,能将冲突中想表达的内容说得更生动具体形象。其中不乏为了加强愤怒语言的渲染力,烘托气氛引起联想效果而采用的夸张手法。最后,语料显示,在各种言语冲突场景中,各种修辞手段是夹杂交叉使用的,有的冲突场景会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修辞格。而在冲突性对话中,各种不礼貌策略也更多的是混合使用,很少单独使用,这又验证了Culpeper[5-6]的分析。
本文采用语料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探析了在语用修辞角度和Culpeper的不礼貌模式下日常生活冲突中不礼貌策略的选择,为该模式的普适性提供了有力依据,也验证了语用修辞和不礼貌策略的契合度。
受题目和篇幅的影响,本文的语料来源只有一档电视谈话类栏目,因而略为单一。虽然是较为真实的情景再现,但矛盾调解双方在镜头前的表现可能会有掩饰或夸张的成份。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广泛地收集更丰富的、真实自然的语料。在语料收集和选取方面,还可关注不同方言区特有的词汇、表达风格及语言习惯等。
感谢广东省高职教育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G2013077)对本研究的支持。
注释:
①参见张潜:《修辞语法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44页。
[1]陈光磊.对外汉语的语用修辞教学[J].修辞学习,2006(2):6-10.
[2]李军.修辞追求的效果及修辞学的性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1-5.
[3]Brown P,Levinson C.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C]//Goody N.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311.
[4]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Longman,1983.
[5]Culpeper J. Towards an anatomy of impoliteness[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6(25):349-367.
[6]Culpeper J. Reflections on impoliteness,relational work and power[C]//Bousfield D,Locher M. (eds.).Impoliteness in Language. 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8:17-44.
[7]Bousfield D.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
[8]何自然.语用学对修辞研究的启示[J].暨南学报,2000(11):38-44.
[9]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新1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0]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冉永平.语用学传统议题的深入研究新兴议题的不断拓展——第十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述评[J].外语教学,2007(11):6-10.
[12]张少云.对外汉语特殊句式的语用修辞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3):205-207.
[13]Culpeper J,Bousfield D,Wichmann A. Impoliteness revisited: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ynamic and prosodic aaspect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1545-1579.
AnalysisontheOptionofImpolitenessStrategiesfromthePerspectiveofPragmaticRhetoric:BasedonFamilyConflicts
LONGHaiying
(Applied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Kangda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Guangzhou510363,China)
Impolite phenomena lie in common daily communication,while family conflicts display various options of impoliteness strategies and show the relatively high pragmatic value. Speakers carry out face-threatening acts on the listener by impolite speech acts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During dynamic speech acts,the language user chooses and monitors efficiency of language. Based on the scene of family conflict,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universality of Culpeper’s impoliteness modes and observes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pragmatics,rhetoric and impoliteness strategies.
the option of impoliteness strategies;family conflicts;impoliteness modes;pragmatic;rhetoric
H030
A
2095-2074(2015)03-0028-06
2015-04-21
龙海英(1977-),女,广东湛江人,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