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明
(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万德勒的词类次范畴学说及其影响
方清明
(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国内学术界对万德勒的研究作过一些介绍、翻译,但总体来看并不系统,其思想精髓仍需深度探究。万德勒的词类次范畴学说带有原点式的创新性质,他创立动词四分观和抽象名词三分观,明确提出事件名词和名词化的多种途径,影响深远。万德勒的动词四分观对汉语动词的分类具有启发作用,其抽象名词三分观有助于汉语抽象名词的深入研究,其名词化、容器句式理论有利于分析汉语“N的V”结构难题。
万德勒;词类次范畴;动词四分观;抽象名词三分观;名词化
汉语词类研究一直颇受学界的关注,也一直饱受争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尚未彻底解决的理论问题重新浮现,比如:词类是先验存在的初始概念,还是演化的结果?词类是否是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法范畴?……词类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方便还是困扰?”[1]1词类分析的视角不能局限于语言学本体,必须整合邻近学科予以重新审视。
本文拟深入探讨美国语言哲学家万德勒(Zeno Vendler,1921—2004)①的词类次范畴学说,以烛照汉语的相关研究。万德勒学说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其词类次范畴学说带有原点式的创新性质,认识独到,影响深远,因此有必要整理、消化、吸收。“对于过往的历史,其价值往往见诸后世,甚至久远者更珍贵。”[2]前言i
万德勒在语言学界、哲学界的影响巨大,其研究涉及言语行为哲学、语言与哲学之关系、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私人语言、转换语法等诸多方面。我国学术界对万德勒的研究作过一些介绍、翻译。但总体来看并不系统,对其思想精髓也缺乏深度探究。本文在研读万德勒诸多著作(特别是其代表作《哲学中的语言学》②)的基础上,扼要分析其词类次范畴学说,具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创立动词四分观及其影响;2)创立抽象名词三分观及其影响;3)事件名词的提出;4)对名词化多种类型进行探讨。研习万德勒学说可以推动汉语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也将对汉语的相关现象进行必要的论述。
(一)万德勒动词四分观的具体类型
针对动词分类的研究历史十分悠久,亚里士多德依据情景类型把动词分为状态动词、过程动词、活动动词。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德勒《动词与时间》(1957)[3]一文就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首次对动词的情景类型作出四分:状态动词、过程动词、成就动词和完成动词,而成就动词(accomplishments)和完成动词(achievements)被归类到活动动词。成就动词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完成动词则在瞬间发生。具体分类体系如下:
过程动词就是无限制过程的动词,成就动词为有限制过程动词,完成动词为瞬间动作(事件)动词。过程与非过程的差异很明显,如“what are you doing?”回答可以是“I am running”,但不能是“I am knowing”。动词running体现了时间过程,它在一段时间内具有连续的阶段性。实际上,running的释义就是指人腿部动作交替进行的过程。“know一件事情”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而不是发生在一段时间内,例如“现在知道地理(I know geography now)”不是指我从某一时间到某一时间知道地理。
过程动词与成就动词也有所区别。running没有时间点,而runningamile有时间起点和时间结点。如果只跑了一半,我们就不能说跑了一英里。我们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跑完一英里。状态动词与成就动词的区别在于成就动词出现在一个单独的瞬间,而状态动词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如love。状态动词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没有现在进行时,如不说“我正在知道、我正在爱”等。状态动词并不意指行为和行动[4]177。成就动词与完成动词也有区别特征。如drawingacircle是把acircle作为目标来达成;而“winning the race(赢得比赛)”则是瞬间完成某一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万德勒对动词进行四分的同时并未走向分类的绝对化。万德勒认为类与类之间不具有截然的鸿沟,因此其一直在耐心地、细致地找寻类与类之间互有纠葛之处。如万德勒发现特殊动词时间图式的多种可能性,例如:
(1)Do you smoke?
(2)Are you smoking?
(3)He is thinking about Jones.(他在想琼。)
(4)He thinks that Jones is a rascal.(他想/认为琼是流氓。)
例(1)问的是习惯,smoke是状态动词。而例(2)问的是现在行为,smoking是过程动词。万德勒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往往是为了更高层面的哲学探讨,如利用动词四分观来探讨哲学里的重要术语thinking,万德勒认为该词最少具有两种基本意义:在例(3)里的thinking为过程动词;而在例(4)里的thinks为状态动词。万德勒把重要的哲学概念经由语言技术分析后进行落实,体现出其语言哲学研究的实证倾向。
(二)动词四分观与万德勒的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J. L. Austin)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其在《完成行为式表述》一文里的隽语为“说出某句话便是做出某件事”。“塞尔(John Searle)在《言语行为》一书里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并作出重大修改,提出了标准的言语行为理论。”[5]207
万德勒并未仿效塞尔,而是突破传统羁绊,独树一帜地修改和发挥了奥斯汀的理论。奥斯汀用“第一人称、现在时、直陈式和主动语态形式”等简单检验标准寻找完成行为词。但是万德勒发现该标准失之过宽,如命题态度动词里的直觉动词“相信、知道、理解、怀疑、记得、期望、打算”以及态度动词“爱、恨、宁愿、厌恶”等,这些词语毫无困难地通过检验标准,但是它们明显不是完成行为词。万德勒认为“奥斯汀带我们来到希望之乡的门口,但他自己却没有进去”[5]254。万德勒对整个完成行为词类进行了一种自然的再划分,他认为“完成行为词”“命题态度动词”等都是容器动词。所谓容器动词是指该类动词的宾语不是简单的名词而是语句或命题(第四部分将详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万德勒正是仰仗着动词四分观这把利器,在言语行为理论黄金时代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动词四分观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万德勒动词四分观对动词分类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achievements和accomplishments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基本术语。后续学者大多承继了万德勒的思想,并以万德勒的研究为重要基点。如Verkuyl(1993)[6]进一步提出以下标准来区分动词类型:1)forXtime;2)inXtime;3)并列测试(conjunctiontest)等等。Tenny & Pustejovsky[7]4高度评价万德勒《动词与时间》的创作,认为万德勒开辟了事件语言学研究的词汇语义传统,并进一步认为过程动词或状态动词可以看作同质或累积事件,而完成动词或成就动词不是同质事件。汉语的动词也有类似的现象,例如:
(5)活动动词:走(路)、跑(步)、吃(饭)、写(字)
(6)成就动词:走到学校、到达(山顶)、获得(第一名)、学会(开车)
(7)完成动词:写了一封信、唱了一首歌、做了一件事
(8)状态动词:爱、恨、喜欢、愿意、高兴、气
上述例句里,“走路”是纯粹表示动作过程的活动动词(包括动词词组),而“走到学校”则意味着动作的完结。“喜欢”则是状态性的,一般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一会儿喜欢,一会儿不喜欢某事情。要指出的是,万德勒《动词与时间》里主要依靠时间因素来区分动词的类别,显然这并不能完全起作用。在汉语里,宾语、补语以及时态助词“了”是否出现都是区分动词类别的重要因素。
郭锐(1993)[8]继承了万德勒的核心思想。根据动词过程结构中起点、终点和续段三要素的有无和强弱的差异,他把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分为无限结构、前限结构、双限结构、后限结构和点结构五大类,这为汉语动词分类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
(9)小王病了三天了。
(10)他死了三天了。
(11)他在北京住了三天了。
(12)他正在唱着歌儿。
(13)唱着唱着,她不禁流下了眼泪。
例(9)中“病了”表示开始,有起点,有续段。例(10)中“死了”表示结束,有终点。“死了三天了”不是说“死”这个动作一直发生三天,而是“死”瞬间产生,然后“死”之后的状态持续三天了。而例(11)“住了”既可表开始,又可表结束,有起点、续段和终点。“住了三天”可以表示持续住了三天,也可以表示住完已经三天了。例(12)中“唱着”表示有续段,正在进行并持续的动作。而例(13)与此稍有不同,着重点不在于正在进行,而是表示在“唱”这一动作持续的过程中,发生了另外的事件,因此“V着V着”有着背景化的作用。可见,尽管汉语动词分类、用法似乎比万德勒的动词四分观要复杂得多,但是其分类思想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一)物体、事件与事实的三分对立
传统研究对抽象名词无能为力,仅仅局限于具体与抽象二分,除此之外并无太多建树。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1967)[9]122-146一书里对“事实与事件”有精辟的论述,首次突破抽象与具体二分传统,明确地提出物体、事件、事实三分观。万德勒指出第一世界为物体,物体有体积和形态,我们可以触摸它们、观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看见它们。我们还可以推拉它们,可以把它们切开或撕碎。物体都处于某个位置,它们位于某处。通过移动、滚动或走动,通过升或降,它们可以改换位置。它们能够包容或者被其他物体包容,就像盒子可以盛放雪茄一样。总而言之,物体处于空间之中。物体能处于时间之中吗?物体不会出现、开始或结束。它们处在一个位置上,但它们并不在某一时刻发生。物体反映在语言上即为物体名词,如桌子、椅子、房屋等。事件主要是时间性的存在。事件与空间不是直接关系。而事实则根本就不处在时空之中。它们没有处所,不能移动、分割或扩展,它们也不在任何意义上出现、发生或持续。
第二世界为事件,事件主要是时间性的存在。它们不直接处于空间之中。事件能够被看见、被听到、被经历、被遵守,可以被观察或被观看,可以是突然的、逐渐的、激烈的、长期的。事件、过程和行为可以出现、发生、开始、持续、结束,如火与暴风雪可以发生、开始、结束。事件不位于某处,也不能在某个地方找到。事件反映在语言上即为事件名词,如地震、冲击波、暴雨等。必须指出的是,万德勒对事件及事件名词的论述相当有开创性。万德勒是明确提出事件名词概念最早的学者之一,这直接推动了对事件名词的深入研究③。万德勒认为“暴雨、早饭、战争、疾病、灾难、典礼”等一批名词,语义上既有一般名词的事物性、指称性和空间性,同时还有动作性、陈述性和时间性,这类名词可称为事件名词。
第三世界为事实,事实根本就不处于时空之中。它们没有处所,不能移动、分割或扩展,它们也不会在任何意义上出现、发生或持续。事实可以被提及、被否定或被想起,这反映在语言上即为抽象名词。
(二)万德勒抽象名词三分观对西方学者的巨大影响
万德勒抽象名词三分观所带来的影响似乎并不亚于其动词四分观。Lyons(1977)[10]、Langacker(1987)[11]、Schmid(2000)[12]、Michaela Mahlberg(2005)[13]等的著作都承继了万德勒的思想精髓。
Lyons(1977)[10]进一步阐释了万德勒的思想,认为物理性的物体被称为第一性实体(first-orderentities)。人、动物、事物都是第一性实体。第二性实体是指事件、过程等,它们存在于时间之中,具有时间延续性,可以出现或发生,但不能存在。它们处于时间流之中,它们的典型特征是“发生”而不是“存在”[10]443。第三性实体是作为命题的抽象实体,在时间与空间之外。第三性实体不可观察,不能位于空间之中,也不能占有时间,具有非时空性特征。它们可以被肯定、否定、记住或忘记,可以表达命题性态度。Lyons认为第一实体最为具体;第二实体较为抽象,只能在时间维度展现;第三种实体最为抽象,但是它们具有被证实、否定、记忆或忘记的特征。
Langacker[11]183-274对things、Atemporalrelations、Processes等基本概念所作的阐释与万德勒的主张契合。Schmid的《作为概念外壳的英语抽象名词:从语料库到认知系统》(2000)则是英语抽象名词研究的集大成者。Schmid认为“抽象性”与“笼统性”只是决定空壳名词(也就是抽象名词)身份的语义前提,不应作为区别性的标准,“具体-抽象”对立的传统二分法失之简单[14]。Schmid指出空壳名词值得研究的两大理由:第一,很多空壳名词使用非常频繁,如case、fact、idea、news、point、problem、report、thing等都是高频词语。它们是表现语言和概念强有力的工具。第二,抽象名词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尤其在非正式的口语交谈之中。Schmid考察了670个空壳名词,并认为有三条功能标准可以定义空壳名词:1)空壳名词的语义功能特征是联系复杂从句或延伸更长的篇章中的信息功能块;2)空壳名词的认知功能是临时概念化功能,即把复杂的信息块打包成临时的名词概念,提供清晰的概念边界;3)空壳名词的篇章功能,即名词化的概念往往指示其后的内容从句,而内容从句则对空壳名词起到填充、充实作用,空壳名词为听话人在整个篇章中解释不同语句、不同段落提供向导。
综而观之,针对抽象名词的次范畴研究,后继学者无不承继万德勒抽象名词三分观的理论精髓,以取代笼统的“抽象”说,这无疑加深了抽象名词的研究。
(三)万德勒抽象名词三分观对汉语研究的启示
尽管赵元任(1979)[15]、朱德熙(1982)[16]、王珏(2001)[17]等学者对汉语抽象名词有所界定和概论性的介绍,但坦率地说,学界对抽象名词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举例、分类等阶段,目前针对抽象名词的个案研究还未真正深入开展。方清明、彭小川(2011)[18]对典型抽象名词“问题”进行了个案性探讨,发现“N+问题”与“问题+N”的认知差异,前者在于“问题”的临时概念化功能,而后者在于N是否有必要具有“有问题”这种区别属性。
目前的事实是,汉语到底有多少抽象名词,判断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待回答。汉语抽象名词研究无论在共时还是历时层面都还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仔细研读、参考万德勒以降的抽象名词三分观无疑有助于深化汉语抽象名词的研究。
万德勒《形容词和名词化》(1968)[19]一书里详尽地分析了名词化的多种类型,如:1)最为基本的名词化是动词词根和词缀-ing组合而成,如running、building、winning、being等;2)动词词根和强词缀组合而成,如run(零形式)、explanation(-ion)、movement(-ment)等;3)不完全名词化,它可以保留动词的部分特征,如“John’s having died”里的havingdied;4)完全名词化,它已经是完全的名词,丧失了动词的几乎全部特征,如“John’s death”里的death;5)要注意的是,万德勒把名词从句也看作是名词化的一种,如“that he arrived”,该手法是把一个句子转换成一个名词短语,于是就可以插入另一个句子之中,万德勒认为用这种方式可以把一个句子打包,把它变成一个可以装进其他句子中的包裹。
(一)容器、容器动词与容器句式
万德勒何以能区分出如此多样类型的名词化,特别是何以澄清完全名词化和不完全名词化的名目?这与万德勒所提出的容器动词、容器句式概念密不可分。容器(container)在万德勒的笔下有着特殊的含义,万德勒[19]73罗列了17种容器动词和容器动词句式。他细致排查了宽松的容器语句和狭窄的容器语句,并由此确定完全名词化语句和不完全名词化语句。如万德勒称“我知道”“我提到过”为宽松容器语句,“我认为”为狭窄的容器语句。试比较:
(14)a.我知道张三死了。 b.我知道张三的死(讯)。
c.我认为张三死了。 d.*我认为张三的死(讯)。
(15)a.我提到过约翰死了。 b.我提到过约翰的死。
c.我认为约翰死了。 d.*我认为约翰的死。
(二)万德勒名词化学说对汉语研究的启示
汉语词类研究,特别是名词化方面的研究目前争议之处颇多。如万德勒(2008)[4]9认为汉语没有不完全动名词,汉语没有对应于“that he arrived”表达方式的结构。而周韧(2012)[20]更是认为汉语里的“N的V”结构就是“N的N”结构。就周韧《“N的V”结构就是“N的N”结构》[20]一文来看,我们认为存在抹杀二者之间区别的嫌疑。从万德勒所提容器句式的位置来看,可分为两类:容器动词居前的,如Ithink、Imentioned、Iordered等共计8个;容器句式居后的,如...isafact、...surprisedme、...isunlikely等共计9个。容器句式居前还是居后,这种区分看似简单,但是却非常重要。如汉语“这本书的出版”类进入居前式容器句式比较受限,而进入居后式容器句式的限制性则小得多,如“我知道这本书的出版”似乎没有说完,而“这本书的出版对汉语语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却很自然。进一步观察后,我们认为汉语的“这本书的出版”结构带有隐性致使义。正是因为其隐性致使构式意义,使得它与居后式容器句式有了较为自然的匹配性。进一步而言,“这本书的出版”与“这本书的内容”存在着重大差异:
(16)a.这本书的不出版…… *这本书的不内容……
b.这本书的多次出版…… *这本书的多次内容……
c.*这本书的很多出版…… 这本书的很多内容……
d.*这本书的出版丰富。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
仅从例(16)就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出版”不是“N的N”结构,至少不是简单的“N的N”结构。借用万德勒的观点来说,“这本书的出版”是比较受限制的狭窄的容器内容,其句法限制较强,充当主宾语的频率也有所差异。“这一格式一般在书面上的使用多于口语中的使用,同时这又是一个黏着格式,不能独用。”[21]7总之,汉语的名词化研究尚需从新的视角进行深入探讨。
万德勒[9]172-196[19]85-127是名词前修饰语次序(prenominal modifiers)及其次范畴研究的先驱。如他指出“good heavy red table”要比“heavy good red table”或者“heavy red good table”更为适切。因为物体与其自然属性之间关系较为密切,而与“好”(非自然属性)之间却不那么密切。
本文阐释万德勒词类次范畴学说,包括四个互相联系的要点:动词四分观;抽象名词三分观;事件与事实的离析及事件名词的创立;名词化的多种路径。客观而言,万德勒词类次范畴学说也存在不足,如深受乔氏转换语法的影响,追求形式的转换,但未充分考虑语用因素。尽管如此,万德勒学说给我们研究词类次范畴提供了语言哲学新视角和相当多的启迪,如重视语言与哲学的互证作用:一方面从语言出发,得到语言规则,升华成普遍哲理;另一方面,从普遍哲理透视语言现象,促进语言本体的深入研究。
语言学研究需要更多的哲学眼光,也更需要语言哲学的进路,这样语言本体的研究才能更为深入,更为全面。
注释:
①国内学术界对万德勒生平介绍较少,此处简单加以介绍:Zeno Vendler(1921-2004)曾经在康奈尔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卡尔加里大学(加拿大)等大学任教,是卡尔加里大学哲学系奠基人与创立者之一。万德勒生于匈牙利的德国人家庭,从小习得德语和匈牙利语双语。他酷爱语言学、哲学、地理学、旅游、智力游戏。他曾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神学院进修拉丁语和荷兰语,并熟练掌握。在诸多语言中,他尤其精通英语。
万德勒在哲学方面深受奥斯汀、斯特劳森、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名宿的影响,在语言学方面则深受哈里斯、乔姆斯基等的影响。尤其崇拜哈里斯,认为哈里斯是真正的天才语言学家。正是如此,他参与了哈里斯的语法转换研究项目,逐渐接触到现代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并于1959年在哈佛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其所从事的形态化、形容词和名词化诸多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万德勒也是掌握运用乔氏转换语法的语言哲学家之一。
②陈嘉映先生独具慧眼,翻译了万德勒的《哲学中的语言学》,陈先生在译者导言里多有谈及万德勒词类次范畴问题。“哲学中的语言学”这一术语涉及“语言哲学”定名的重大问题。“语言哲学”作为重要术语随处可见,但无论它作为术语还是学科,都亟须厘清,王寅、潘文国、陈嘉映等多位学者都有所论述。本文暂采用“哲学中的语言学”这种翻译。
③韩蕾《试析事件名词的词类地位》(2010)在万德勒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事件名词的测试框架,如动量词框架“一次灾难、一场暴雨”等,时间词框架“暴雨前、暴雨时、暴雨后”等,可参看。
[1]王洪君,汪锋.“新视野下的汉语词类问题”系列研讨的缘起[C].语言学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钱冠连.语言哲学研究第一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Vendler Z. Verbs and times[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57,66(2):143-160.
[4]万德勒. 哲学中的语言学[M].陈嘉映,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马蒂尼奇.语言哲学[M].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Verkuyl H J. A Theory of Aspectuality: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mporal and Atemporal Struc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7]Tenny C,Pustejovsky J (eds.). Events as Grammatical Objects[M]. 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2000.
[8]郭锐.动词的过程结构[J].中国语文,1993(6):410-419.
[9]Vendler Z.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M].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10]Lyons J. Semantics:Volume II[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438-451.
[11]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I[M].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2]Schmid H-J. English Abstract Nouns as Conceptual Shells:From Corpus to Cognition[M].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0.
[13]Mahlberg M. English General Nouns:A Corpus Theoretical Approach[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
[14]张高远,杨晓军.英语抽象名词研究新视角——《作为概念外壳的英语抽象名词:从语料库到认知系统》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67-473.
[1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6]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7]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9-161.
[18]方清明,彭小川.论“问题”的组配能力与临时概念化功能[J].语言科学,2011(4):385-395.
[19]Vendler Z. Adjectives and Nominalizations[M]. The Hague:Mouton,1968.
[20]周韧.“N的V”结构就是“N的N”结构[J].中国语文,2012(5):447-457.
[21]詹卫东.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J].汉语学习,1998(2):24-28.
StudyonZenoVendler’sTheory:SubcategorizationinPartsofSpeech
FANGQingming
(CollegeofInternationalCulture,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Introductions or translations about the research of Zeno Vendler,on the whole,are not systematic,and lacking in the depth. The theory of his sub-categorization in parts of speech is innovative,and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Specifically,he discusses four types of verbs,three types of abstract nouns,event nouns and various types of nominalization. His theory of four types of verbs can b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clarifications of Chinese verbs. His theory of three types of abstract nouns is useful in the further study of Chinese abstract nouns. The theory of nominalization sheds light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NdeV”structure.
Zeno Vendler;sub-categorization;four types of verbs;three types of abstract nouns;nominalization
H314.2
A
2095-2074(2015)03-0058-07
2015-04-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YY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740018);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创新平台研究重大项目(CXPTZD201315)
方清明(1980-),男,江西浮梁人,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