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浙江信息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研究

2015-11-05 19:39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设区浙江省浙江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推动浙江信息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研究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全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一)总体概况

2015年浙江省信息社会指数为0.5674,处于信息社会发展的转型期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社会测评研究结果,信息社会指数小于0.3,表明信息社会处于准备期的起步期,在[0.3,0.6]区间内表明信息社会处于准备期的转型期,超过0.6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期。。

从自身纵向比,浙江省信息社会指数稳步上升,但增长速度呈波动变化趋势,2015年浙江省信息社会指数增长率较上年有所回落,为3.81%,低于近8年来的均值2.23个百分点。

图1 2008-2015年浙江省信息社会指数(ISI)及增长率

图2 2015年全国前10名省市区信息社会指数和增长率比较

从全国横向比,2015年浙江省信息社会指数位居全国第5,与排名第4的广东差距扩大了0.0147,与第6的福建差距较缩小了0.0248,整体处于“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态势。2015年浙江省信息社会指数的增长率在全国信息社会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市区中排名第4,但由于基数大,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二)重点领域发展概况

信息经济:2015年,浙江信息经济指数为0.4705,位居全国第5,比排名第4的江苏低0.0042,比排名第6的广东高0.0525,比全国信息经济指数高0.091。2015年浙江信息经济指数增长率为4.23%,为历年最低,但仍高于全国1.19个百分点。

从影响信息经济指数的四方面因素来看,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研发能效的稳步增长,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指数、人力资源指数、产业结构指数和发展方式指数全面上升,其中人力资源指数排名较2014年全国排名上升4位,但当前第19位的排名与浙江作为经济发展大省的地位仍然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浙江省外来人口较多且受教育程度较低,再加上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居全国前列,导致浙江成人识字指数位于全国第23位;二是浙江省教育资源稀缺,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相对较低,教育投入指数仅列全国第29位,这两项指标直接拉低了浙江人力资源指数的排名。

网络社会:2015年,浙江网络社会指数为0.4960,位居全国第7,比排名第6的内蒙古低0.0029,比排名第8的广东高0.0022,比全国网络社会指数高0.1108。2015年浙江网络社会指数增长率为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9个百分点。

从影响网络社会指数的两方面因素来看,浙江省支付能力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分列全国第7位和第8位。其中,2015年浙江固定宽带支付能力指数同比下降28.4%,排名从全国第6降至全国第13位,与此相对,移动电话支付能力指数同比上升43.5%,排名从全国第6升至全国第2位,可以看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支付对固定宽带支付的替代作用十分明显。另外,由于浙江省空气质量指数排名靠后,仅列全国第18位,拉低了社会发展指数的排名。但应该看到,近年来,浙江省多措并举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转好的苗头已经显现,但浙江作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环境压力巨大,再加上机动车保有量居于全国前列,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仍占一定比重,污染物排放过量问题依然严重,对浙江而言,大气污染治理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在线政府:浙江省在线政府指数基本稳定,2015年浙江省在线政府指数达到0.6016,与江苏省持平,位于全国第11位,比排名第10的湖北低0.0353,比排名第13的云南高0.022,高于全国在线政府指数0.0566。

数字生活:2015年,浙江省数字生活指数为0.7242,位居全国第4,比排名第3的广东低0.0416,比排名第5的福建高0.0382,比全国数字生活指数高0.2204。随着浙江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及信息产品应用的普及,数字生活指数较高但增长率有所放缓,2015年,浙江省数字生活指数增长率为5.2%,低于全国4.58个百分点。

图3 浙江信息社会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从影响数字生活指数的三方面因素来看,浙江省移动电话指数、电脑指数及互联网指数分别位于全国第4、5和6位。其中,移动电话指数增长迅猛,增长率高达9.09%,电脑指数及互联网指数的增长率也均超过了3%。

各地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一)各地市信息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根据11个设区市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包括宁波、杭州、舟山、嘉兴、绍兴等5个设区市,该类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均超过0.6,进入信息社会的发展期,其中宁波信息社会指数首次超过杭州,并突破0.7。第一梯队信息社会指数的平均值为0.6582,相当于全省发展水平(0.5674)的116.01%。

第二梯队:包括金华、温州、湖州等3个设区市,该类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均值为0.5469,相当于全省发展水平的96.38%和第一梯队地区的83.08%。

第三梯队:包括台州、丽水、衢州,该类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均值为0.4543,相当于全省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80.07%和第一梯队地区的69.02%。

综合比较来看,宁波、舟山、嘉兴、绍兴、金华等5个设区市无论是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还是发展速度均好于全省平均,其中,宁波、舟山分别以0.7322的信息社会指数和10.75%的信息社会指数增长率高居全省榜首,表现抢眼;与之相对,衢州的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潜力尚待挖掘;温州、湖州、台州、丽水等4个设区市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虽低于全省平均,但其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积累的发展能量正在逐步释放。此外,杭州的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远高于全省平均,在此基础上仍保持与全省平均基本持平的发展速度,前景看好。

(二)各地市信息社会发展的特点

多数设区市在全国排名靠前。2015年,在全国336个城市中,浙江11个设区市除衢州居125位、丽水居83位、台州居63位,其余8个设区市均居全国前50名。

绝大多数设区市在全国排名上升。2015年,除杭州仍保持全国第12位,其余设区市在全国排位均有提升,按照上升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舟山(上升14位,下同)、嘉兴(14)、温州(13)、湖州(12)、宁波(8)、金华(8)、台州(8)、丽水(8)、绍兴(6)、衢州(3)。

图4 11个设区市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分层情况

图5 2015年全市11个设区市信息社会发展分布情况

2014年浙江信息社会建设工作重点

大力发展信息经济。5月,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4〕21号,以下简称《意见》),成为国内率先把发展信息经济作为一大战略提出的省份。《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提升发展电子商务、扩大信息消费、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同时从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人才创新支撑等方面对优化发展环境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浙江省重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启动建设8个综合性示范区域和8个专项示范区域,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智能化新产品和装备开发、骨干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等专项行动,推动信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推动社会和谐普惠。浙江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示范试点建设,2014年底,90%以上的示范试点项目基本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以宁波为例,智慧物流运行仅半年,就将空车率下降到30%以下,较原先下降10%以上;智慧健康已实现9个县(市、区)与市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在线共享,有效减少了重复检查;全门诊预约、分时段诊疗、边诊断边结算免除了反复排队。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建设试点,抓住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四个城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的契机,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实现跨部门信息协同共享为抓手,着力构建以人为本、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

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6月,浙江开通了全国首个搭建于公有云平台、省市县级采用一体化模式建设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浙江政务服务网,在打破电子政务条块壁垒,汇聚政务服务资源,面向全社会建设网上政府方面迈出了具有全国影响的领先一步。截至当前,浙江政务服务网提供省市县三级政府3300多个部门的9000多项网上在线审批服务和2.4万项服务资源,已初步建成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互动交流、效能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省市县统一架构、多级联动的公共服务平台,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全国政府网站的范例予以推介,还被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评为2014年中国政府网站“最佳政务平台实践奖”并列首位。

加快信息技术普及。浙江加快实施“宽带浙江”战略,加快宽带普及提速、光纤到户、无线城市和4G等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步伐,现代信息技术的扩散为应用夯实了基础。另一方面,浙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信息化应用,加大跨境电子商务扶持力度,阿里巴巴、天猫商城、淘宝网分别在B2B、B2C、C2C行业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支付宝占全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比重接近一半。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反向推动电脑、手机及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加快了信息技术在居民中的普及程度。

(执笔:王宁江 应瑛 杜伟杰)

猜你喜欢
设区浙江省浙江
《初心》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地方立法民主性的空间、内涵与路径——以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为切入点
撤县设区后新建区“村改居”策略研究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