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先秦道家首部传世经典

2015-11-04 19:55钟岳文
月读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不争道德经道家

钟岳文

《老子》,又名《道德经》,它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

影响。

关于老子与《老子》的争论

提到《老子》,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也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史料保存不足,学术界对老子其人其书还存在很大争议。

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史记》,记载了西汉武帝前很多明确可信的史实,但对于老子的记载却相当含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又提到孔子曾向老子请益。后来,老子见周朝衰落,欲隐居,乃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让其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所谓“著书上下篇”就是指《老子》一书。由于司马迁的这段记载周详又有情节,且《礼记》《庄子》《孔子家语》《吕氏春秋》都提到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于是后世有学者得出结论:老子其人与孔子均生活在春秋时期,且比孔子年龄大,《老子》一书是他辞官归隐之时所著,内容是“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故又称此书为《道德经》或“五千言”。

然而,如果继续读司马迁的记载,我们就会明白:即使是司马迁本人,对老子的生平也是犹豫不定的。他又说道:“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再后面还讲了一段关于周太史儋的话:“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一句“世莫知其然否”,拉开了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正如学者陈荣捷在《老子之道》中所言:“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一场争论战比围绕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持续的时间更长,参与的学者更多。”

老子、老莱子、周太史儋,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哪一位才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学界莫衷一是,但观点倾向于他们是三个人,道家创始人老子是担任周守藏室之史的李耳。

关于《老子》这部书,有学者指出,像《庄子》《吕氏春秋》《列子》中记载了老子和杨朱等人的对话,杨朱是战国时人,此外《老子》里还有“偏将军”“上将军”“万乘”这类战国时才有的词汇,因此,老子应该是战国时人,其作品也是战国的。还有学者认为《老子》反映的思想基本上是老子本人的,但他仅仅是口述,书应该是其弟子们记录整理下来的,就跟《论语》一样。更有学者提出《老子》成书于秦汉之间,甚至晚至西汉文景时期才出现。

幸运的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陆续发现了几种出土的《老子》竹书简帛。经过整理和研究,我们把《老子》一书成书的年代定在战国中期以前。

总之,关于老子其人其书至今仍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但这丝毫不影响这部书的地位和价值。先秦道家首部传世经典,非《老子》莫属。今通行本《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中心论述“道”;下篇四十四章,中心论述“德”。

《老子》这部书讲了些什么?

《老子》一书多为韵文,且论述精辟,含义丰富,思想深邃。其内容重在以辩证思维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用这种天道观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涉及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避世的,这是一个误区。

先说《老子》中的“论道”,这是整部书的核心和精髓。

首先,道是浑沌而成,先天地而生,是效法自然而形成的宇宙本体和规律法则,它被称为“天地之母”“万物之宗”,是一切事物产生的动力和最后的归宿。其次,道是人的视、听、触、味等感官知觉无法直接触及感知的,但它又通过万物来体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万物变化感觉道,通过观察体验认识道,进而把握道的特征和规律。第三,道超越时空,无处不在,周而复始,对立转化,影响决定着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命运。最后,道养育万物,除旧更新,却无私无欲,不占有,不主宰,不自大,因为不自大,反而成就了道的伟大。由此可见,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概念,既指浑然一体的宇宙本体,又是永恒存在的天地万物之源,还是运动不息而对立转化的规律和法则。正如《庄子·大宗师》所言:“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即使是现代学者对于“何谓‘道”这个问题也是多有论述,各抒己见。(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从字源的角度进行阐述,值得借鉴。参见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中华书局,第63—65页)无论如何,老子正是以这种虚无的天道取代了商周以来的天命观,从而论证和构建了自己的宇宙观。

再说《老子》中的治国思想。

首先,老子要求统治者效法天道、无私无欲、公正公平、善待百姓、善待万物,不要人为造成亲疏、利害、贵贱的差别,如此才能真正得到善良和诚信。同时,还要认识到贵贱、高下的辩证关系,守道不争,谦下卑弱,如此才能得到百姓拥戴,处于不败之地。其次,老子提出统治者不要肆意妄为,作威作福,扰民害民,要让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甚至让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否则,就会招致反抗,引起天下大乱。第三,统治者要让百姓无知无欲,抛弃现实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恢复到质朴纯厚的原始状态,实现小国寡民,天下才能大治。第四,老子憎恨统治者“损不足以奉有余”“以死惧之”的行为,指出国家昏乱、田园荒芜、百姓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这是背离道的行为。最后,老子认为战争无论胜败,都会给双方带来极大的灾难,因此,他反对发动战争,而要以不争之德来对待战争。可见,老子是以天道反观和指导人道的,他反对战争,要求统治者不争、谦下、无为、公平待民、无私无欲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老子提出的毁弃文明、小国寡民、回到原始状态等主张,虽然出于他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极度愤怒和极端失望,但其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事实也是不可否认的。今人读《老子》,应特别注意这

一点。

最后说《老子》中的修身理念。

首先,要永远保持质朴纯厚的品德,真正进入空虚无欲、清静无为的境界,做到小心谨慎、严肃庄重、温和可亲、虚怀若谷、浑朴纯正。其次,既要有知人之智,胜人之力,更要有自知之明,自胜之强,通晓四方,知而不知。无论是得宠或是受辱,都不要感到惊恐不安。只有抛弃私欲,才能远离祸患,承担大任。第三,要把慈爱公平、俭啬收敛、谦下不争作为人生的法则。第四,要一切顺应自然,就像水一样,处于下位,柔弱自守,清静无为;慈爱真诚,滋养万物;以柔胜刚,以弱胜强。最后,修身养生者应清心寡欲,俭啬收敛,功成身退,才能长保平安。如果过分看重名利财货,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必然带来巨大的危害。老子就是这样将天道用来指导修身养生,以确立人生观。后世认为道家注重修养身心,我们从《老子》中便可窥见一二。

《老子》的传播及现代价值

《老子》一书虽只有五千余言,但其深邃的思想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如此,据考证,《老子》在日本的传播,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除日本之外,朝鲜、韩国、越南等国自古以来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老子思想从中古时代起就已经成为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欧洲,从19世纪初便有学者开始对《老子》进行研究,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的《老子》译本已经多达60余种。从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上看,哲学巨匠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文学泰斗托尔斯泰等人都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黑格尔曾说:“中国人把认识道路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尼采则说:《老子》这部书“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海德格尔更是曾试图与中国学者合作将《道德经》翻译为德文,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就包涵许多道家观念。2011年6月,德国著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在深圳大学作题为《中国文学与中国哲学在德国》的演讲时说:“在德国,老子的《道德经》已经先后被104人译成德文,但孔子的《论语》只有十几个译本,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老子在德国比孔子有名,影响也更大。”据称,每四户德国家庭便有一本《道德经》。美国学者蒲克明说,《道德经》之所以受到世人如此重视,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它是人类最古老、最系统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学”,他还预言未来“《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之书”。

这样一部先秦经典,于今当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首先,老子赋予“道”以自然、无为的属性,这是要为人确立自然无为的行为模式,并试图借助这种行为模式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开显人的生态智慧。《老子》中记载:“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把人视作域中“四大”之一,表明人类是这个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其与自然界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一致。此外,老子还主张“法自然”,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焉。”此处的“法”,指效法、因循或衡量个人行为的尺度、原则等。老子认为应该选择因循自然而为的行动模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说明老子把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首要价值取向。这一思想无论对应对当前全球生态危机,还是建设现代生态环境理论,都有借鉴意义。

其次,老子认为规律的存在和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只能顺从和利用,而不能强行改变。这就是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在先秦,谈论运动规律的思想家不止老子一人,但老子谈论规律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人要通过合规律以达到合目的,而不是让人带着目的去造规律,更不是带着目的去改变规律。简而言之即适应规律、顺势而为,这对我们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启发性。

第三,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还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有人将“无为而治”理解成“不治主义”或“无政府主义”,这实际是对这一思想的误读。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像西汉初年,统治者就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统治方式,对百姓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取得了“文景之治”的成效。其实,“无为而治”是一种开明的“治术”或高明的领导术,它不是要执政者不作为,而是让其不拘泥于国家的琐碎事务,而应着眼于大局,花更多的精力思考宏观问题和顶层设计。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治国理政仍有借鉴的空间。

第四,《老子》中提出了四条处世之道:一是“治人事天莫若啬”,二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三是“功遂身退”,四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四条处世原则可以归纳为“少私寡欲”。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四个字于今天的廉政建设尤为重要。试看那些贪污腐败之人,无不是因私心杂念太多、升官发财欲望太过强烈而最终导致身败名裂的。

最后,老子强调“不争”。这集中反映在他以水为比喻的这句话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事实上,不争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度。只有不争,人与人之间才会有谦让;只有不争,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包容;也只有不争,我们的人格才能得到完善。如今,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老子的“不争”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它让我们学会和谐相处、宽大为怀、适可而止、不走极端,以平和、恬淡的心态,化除一切封闭和隔阂。

《老子》中的成语典故

功遂身退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

纵然金玉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够将它守住;身居富贵而不可一世,必然是在自取灾祸。功成名就就抽身而退,这才符合天道。该成语也作“功成身退”,现指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

祸福相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祸啊,是福所依凭的东西;福啊,是祸所隐藏的地方。该成语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根深蒂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

治理人民,事奉天道,没有比吝惜更好的办法。只有吝惜,因此能早早从事于道;早早从事于道就叫作增加积德;增加积德就能攻无不克;攻无不克就深不可测,没有人能知道它的终极;没有人能知道它的终极,就可以保有国家;保有国家的根本,就可以长治久安。这也就是根深蒂固、长久维持之道。后用该成语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哀兵必胜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第六十九章)

没有比轻敌更大的灾祸,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法宝。所以,两军对垒,怀有悲悯之心的一方就获胜了。该成语现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猜你喜欢
不争道德经道家
张之洞的“三不争”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艾草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不争与争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