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礼明
内容摘要: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和诗人劳伦斯一生创作了两首《彩虹》诗歌。彩虹是诗人一直吟诵不绝的主题和意象。和小说《虹》中不断出现的意象彩虹一样,作家劳伦斯旨在借助文学意象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自己的哲学理念。正如他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辩护》一文中传达的那样:“男人和女人是两条河,永远是并行而流淌,永远不能相交在一起。”这体现劳伦斯有关两性关系中“星际平衡”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劳伦斯女权主义思想的具体反映。本文研究对当下中国实现和谐社会的建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彩虹》 星际平衡 两性观 女权主义思想
一、引言
劳伦斯作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声望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殊不知他创作的近千首英语诗歌在西方文学现代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学评论家普遍认为,英国著名诗人D.H.劳伦斯的诗歌更加突显现代派诗歌的风范,甚至大多数人把劳伦斯的诗歌归于美国意象派大师埃兹拉·庞德的流派。劳伦斯创作的现代派诗歌具体表现为他在诗歌创作中创新性地使用象征、意象和比喻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冲突。还有人评价劳伦斯的诗歌是完全个性化特点的展示,可以这样说,劳伦斯是借助诗歌创作这种独特形式向世人展示真实自我的过程。故而有人把劳伦斯视为“不戴面具的诗人”。
劳伦斯的诗歌创作有三个阶段:早期的爱情诗,中期的自然诗和晚期的死亡诗。纵观劳伦斯的诗歌无不主题明确,大都与爱情﹑自然﹑死亡和两性观有关。其中有关彩虹意象劳伦斯曾经写过两首诗歌。第一首诗歌《彩虹》选自劳伦斯早期创作的诗集《鸟·兽·花》(1920-1923),而第二首《彩虹》则被英国学者Keith Sagar编选在劳伦斯晚期创作的诗集Nettles and More Pansies(1928-1929)里。劳伦斯早期的诗歌以颂扬欢快的爱情为主,而晚期的诗歌集中表明经历战争和被英国政府长期驱逐的作家劳伦斯已经沉淀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题,由此他的很多晚期诗歌都富有哲理意味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劳伦斯:不一样的彩虹
劳伦斯一生钟情于彩虹,因此他不仅创作出小说《虹》(1915),而且还写了两首以彩虹为题的诗歌。可以说彩虹是诗人一直吟诵不绝的文学主题和意象。诗中所描写的“彩虹是个弓形腿,一边是男人的心,连着另一边女人的心。他们却无法相聚”和小说《虹》中不断出现的彩虹意象一样,作家劳伦斯旨在借助文学意象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自己的哲学理念。诚如他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辩护》一文中所要传达的理念那样:“男人和女人是两条河,永远是并行而流淌,永远不能相交在一起。”不仅如此在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借助男主人公伯金之口把他的两性关系思想进一步演化成 “星际平衡”的哲学思想。当然,小说《虹》中彩虹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内涵。小说中三代人的情感经历各有千秋,从朴实无华的老一代汤姆与莉迪亚的纯洁爱情,到威尔和安娜之间在肉欲和精神上争斗不休基础上构建的婚姻,最后到第三代女性厄秀拉对现代性爱关系的探索。厄秀拉的爱情观和两性观思想尤其集中体现了劳伦斯本人的理念:抛弃传统的爱情观与因循守旧的两性观。劳伦斯借助现代女性厄秀拉的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疯狂行为向世人传达他大胆开放的现代爱情观。劳伦斯在给友人沃尔多·弗兰克的信中说:之所以起名为彩虹是“在激起一种世俗的感官上的欢乐,或者狄俄尼索斯式的——抑或是阿佛罗狄忒式的心醉神迷,这的确能唤醒世界,唤醒每个人的世界意识。”“在死亡中存在着尽善尽美,或者正像在彩虹中存在着感官上的欢乐那样。”“这部作品确实包含了战争在人们心灵上造成的后果——它纯粹是破坏后所达到的尽善尽美。”(哈里·莫尔 343)但是,劳伦斯的这种思想和激进的爱情观显然是很难被世人接受的。 因此,小说《虹》结尾处的厄秀拉只好眼望天空的彩虹憧憬着乌托邦式美好的未来。由此看来,小说《虹》中的彩虹更多的是作者对现实世界失望后产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虚无缥缈的想象的产物。
劳伦斯诗歌中的彩虹在不同时期则表达出不同的哲学意蕴。第一首诗歌《彩虹》选自劳伦斯早期创作的诗集《鸟·兽·花》(1920-1923)。其中所描写的“彩虹是个弓形腿,一边是男人的心,连着另一边女人的心。他们却无法相聚”无疑是诗人“星际平衡”哲学思想的具体展示。他认为,男人与女人是并行于人世间的,但是他们如同天空上的彩虹是不能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圆,所以他们只能像彩虹那样,在弧形的两边互相凝视。劳伦斯形成这种理念是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创作过程的。纵观劳伦斯整个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我们发现,劳伦斯文学创作的前期男权思想比较激进,表现在小说中的描写过分强调男性社会地位的优越与强势,他对女性的社会作用和地位带有明显的性别偏见。劳伦斯在创作早期的短篇小说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作家的这种思想,只是偶尔在描述女性不幸遭遇时表达出对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家庭和社会里地位低下和遭受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的同情。1911年发表的《白孔雀》中的比尔德肖太太遭到了丈夫的抛弃长达18年;《逾矩的罪人》(1912)中学生海伦娜被小提琴老师西格蒙特始乱终弃的悲惨遭遇;《儿子与情人》(1915)中的莫瑞尔太大在不幸的婚姻中饱受矿工丈夫的家庭暴力之苦走上了“恋子情结”的畸形爱恋之路等无不表明传统社会下女性命运的悲哀和痛苦。而劳伦斯在1915-1925年十年间的文学创作中希望冲破女性的羁绊,建立男性统治地位,因为劳伦斯认为,现代社会的问题不是男性领导太少,而是男性有没有勇气去领导女性。(刘须明 131) 由此,《恋爱中的女人》(1921)中的伯金不得已去寻找男性友情去抵消现代女性代表厄秀拉的强势进攻;而强势的工业巨头杰拉尔德却最终惨死在雪山之中。本文以为劳伦斯这个阶段的作品中女权主义思想仍就占了上风,鉴于此他不断表达出男女平等的女权思想。总体而言劳伦斯对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女性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有崇拜和欣赏,也有厌恶和贬低。在他眼里的现代女性都是自以为是的女人。所以,读者在判断劳伦斯是否对女性有强烈的同情心还是对男性更加推崇时应该根据他的小说创作的具体背景和借助文本的细读进行。
反观劳伦斯的诗歌创作我们发现,诗人前期的诗歌基本上以爱情为主题。他似乎希望借助美好的爱情忘记现实生活中男权社会制度所导致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问题,诗歌中的“彩虹是个弓形腿,一边是男人的心,连着另一边女人的心。他们却无法相聚”的表述就说明了他的这种思想状态。劳伦斯在诗歌中暗含这样的观点: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是世界的两极,终究无法实现完全的和谐与统一的两性关系。关于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学者方杰认为:“诗人劳伦斯是和小说家劳伦斯同步走向成熟的,而这又与他人生的成熟相吻合。”(方杰 88)本文以为,劳伦斯诗歌先于小说,各个不同时期的诗歌主题与同时期的小说相比呈现出有所不同的特点。有人评论说,创作于1918年的诗歌《钢琴》主题与小说《儿子与情人》(1913)的恋母情结主题就如出一辙。其中的诗句“我的阳刚之气被扔进追忆的洪流,我孩子似地为往事哭泣”无疑是劳伦斯恋母情结的集中表述。由此看来,无论是《彩虹》还是《钢琴》在劳伦斯的文学创作中诗歌与小说的主题都有似成相似的成分。准确地说劳伦斯无论在早期诗歌的创作上还是小说的写作方面都在有意和无意间向世人传达出他对现实生活中失衡的两性关系关切的理念,因为他将其视为一切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高万隆,101)实际上看,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现代社会背景下复杂的男女关系,而且他始终处在矛盾和困惑之中,苦于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和答案。
具体来看,选自劳伦斯的诗集Nettles and More Pansies中的第二首诗歌《彩虹》的意境与前一首略有不同。诗歌写道:
其实彩虹也有生命
它的躯体是由绵绵细雨造就
也是无数个闪耀的原子颗粒构建的大工程
向上升起,向上升起
可是你无法用手触摸
不,你是想也想不到它的神奇。
诗歌的首句“其实彩虹也有生命”,原句用的是英文“rainbow has a body”。意思是说彩虹也有生命力。这里的彩虹被诗人劳伦斯赋予了别样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本文以为它是男女关系的具体表征。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劳伦斯笔下的两性关系既是畸形的,也有理想与和谐的关系。畸形的两性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有社会化婚姻、无性之爱、精神占有等;而理想的两性关系建立在男性君临和女性屈服,以及去社会化和爱欲体验的基础之上。(刘洪涛11)还有的学者细分劳伦斯文学作品中的两性关系为肉体型和精神型。从劳伦斯给好友威特·宾纳的书信(1928)中我们可以发现劳伦斯构想的新型两性观思想足迹:“男人与女人之间新型的关系应该是温柔的﹑敏感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的关系”。(哈里·莫尔 561)在他看来,男女之间的恋情应该是细雨绵绵和涓涓细流的关系,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依照劳伦斯的这样理念,诗歌中的彩虹象征着男女之间的美好爱情,“它的躯体是由绵绵细雨造就”,它既温柔又敏感。与此同时,我们从劳伦斯后期的长篇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也可以看出劳伦斯新型两性观的端倪。在世人纷纷对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发难之际,他在信中多次进行反驳。其中比较突出的观点有:假如没有女人的男人也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人,那我就真该死了。(同上,第599页)他认为,男女之间的性爱关系是合乎天性的,是顺其自然的行为,无须大惊小怪,更没有进行指责的必要。所以,在劳伦斯本人看来,是男人与女人共同创造了完美的彩虹,创造彩虹这样一个大工程需要他们共同付出劳动和努力,这样的彩虹才是神奇的。正如人世间的男人与女人犹如天空中的两个星星,各自在闪耀。他们之间有矛盾和冲突,有占有和敌对,但是最终他们要形成一种和谐相处的两性关系:星际平衡的两性关系。
三、劳伦斯诗歌的哲学意境
按照学者方杰在《劳伦斯诗歌散论》中所言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第二首诗歌《彩虹》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境。他在文章里指出:“如果说虹的象征意义在于内心和宇宙之间的希望,它代表人们对未来世界的理想和希望。那么这理想与希望对人们来说只是可望而不可及。它分明是用实实在在的物质材料构成的,但却具有虚无缥缈的品质。”(方杰 89)在第二首诗歌《彩虹》中诗人劳伦斯写道:“其实彩虹也有生命?,它的躯体是由绵绵细雨造就,也是无数个闪耀的原子颗粒构建的大工程。” 这与上文所言的“它分明是用实实在在的物质材料构成的,但却具有虚无缥缈的品质”无疑是相通的,它们表达出类似的涵义和哲学意蕴:表面上看爱情是由男男女女用肉体这个物质去建构的,但是实际上男女之间的情感是复杂的,具有虚无缥缈的特点。此外,诗歌中提及的躯体也是颇有所指的。我们看到从20世纪后半叶起身体逐渐成为西方世界关注的焦点: 哲学家眼中的身体是人类感知世界和体验世界的中枢;而文学家眼里的肉体则是文化和社会性别的化身和符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波因顿(Adler 和Pointon)就曾经指出:“身体……既是一个表征对象……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被组织起来表征概念和欲望。”(23丹尼·卡瓦拉罗 96)如此看来,劳伦斯小说和诗歌中突出描绘的男女肉体爱欲早已成为西方文化的热点词汇。难怪劳伦斯在小说《虹》的结尾处借助女主人公厄秀拉之口如是说道:“她知道虹已经弯弯扎根在他们的血肉里,再一闪就会成活于他们的精神之中。”(候维瑞 232)这里作者劳伦斯要表达的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深藏于他们的肉体里,但是不久它们就会升华为精神,并且将永存于世。藉此分析我们看出,劳伦斯十分赞赏人世间的男女之间情爱关系的存在,这与他前期一直推崇的非理性思想显然是一脉相通的。
实际上,劳伦斯在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展示的创作思想或理论都与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密切关系。国内学者刘洪涛由此断言:劳伦斯是受非理性主义影响和现代主义思潮的策动,着力表现人的“另一个自我”,也就是被本能、欲望、潜意识所驱动的非理性自我。(刘洪涛 11)人们普遍认为,叔本华的《爱的形而上学》一书给劳伦斯思想形成带来深刻影响。叔本华在这本书中重点讨论了人生存意志中的性欲﹑爱情和婚姻占主要地位的观点。叔本华所谓的意志是自然物体的固有的本能和冲动,它的基本特点是追求生存,追求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所以又被称为“生存意志”。基于此,叔本华进而认为男女两性的交合是生存意志战胜死亡的必然途径。所以,他认为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另外,他对两性的恋爱过程也做出自己的分析。他认为:“归根结底,两性之间所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紧密的联结,就是由于各种生物的种族求生意志之表现。这时的意志已预见他们所产生的个体,很适合意志本身的目的和它本质的客观化。”(Alan R.Zoll 95)据此分析我们以为,劳伦斯的非理性主义观点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因为他过于强调男女结合的生物本能和种族延续的作用,却忽视了女性在社会中寻求与男性平等和公平待遇的需求。与劳伦斯观点相左的女权主义者凯特·米利特则过于偏激。她在《性政治》(1969)里声称:“两性间的权力关系是由一种基于男性阴谋的压迫性的意识形态塑造而成的:女性仍然屈服于父权制,是因为她们没有能力辨别这种屈服的性质和原因。”( 丹尼·卡瓦拉罗 108)其次,劳伦斯在文学作品中重点突出的“性驱力”思想也是叔本华哲学观点影响下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劳伦斯始终致力于挖掘作品中人物生命的原动力,使人的身上“生理的”与“非人类的”意志因素成为人物活动的内在驱力。劳伦斯认为,正是这种内驱力促使男女之间产生相互的吸引。事实上,劳伦斯在文学作品中过分强调的性驱动力是赤裸裸的性吸引力,是纯生物的自然冲动,自我无法控制它。所以,它不受社会道德和人的意识的约束。这显然是过分夸大性本能的作用和能力,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必须把个人行为建立在社会道德标准之上。基于这种创作理念,劳伦斯在文学作品中才会大胆和赤裸裸地探讨男女之间的性爱关系。与小说中露骨的性爱过程描写相比,劳伦斯的诗歌创作显得含而不露,更富有深刻的哲学意蕴。这样看来第二首诗歌《彩虹》里的男女性爱关系的描写确实是“你是想也想不到它的神奇。”
四、结语
劳伦斯在诗歌和小说中善于借助意象展示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思想状态,彩虹的意象恰好地反映出劳伦斯的星际平衡的哲学理念。此外,诗歌与小说中过于强调男女性爱关系的描写也突出表现出劳伦斯深受非理性思想。由此看来,结合劳伦斯同时期创作的小说主题来欣赏诗歌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劳伦斯文学创作的真正关注所在。
参考文献:
1. Alan R.Zoll, Vitalism ad the Metaphysics of Love: D. H. Lawrence and Schopenhauer[M]. D. H. Lawrence Review, 1978,p.95.
2. 方杰.《劳伦斯诗歌散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7(2):89.
3. 高万隆.《劳伦斯的回应:妇女问题与妇女解放——论劳伦斯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国外文学1999(2):101.
4. 候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页.
5.6. 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等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 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6页,第108页。
7. 劳伦斯著.《劳伦斯书信选集》[D],哈里·莫尔编,刘宪之﹑乔长森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77年,第561页.
8. 刘洪涛.《新中国60年劳伦斯学术史简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4):11.
9. 刘须明.《是恶魔还是天使?——从劳伦斯研究中的女权主义论争谈起》[J],当代外国文学1999(1):131.
(作者单位:福建三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