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杰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使得人们对职高数学的教学课堂有了新的审视,其中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安排是巩固课堂知识的最佳手段。要求老师在作业安排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化布置作业任务,提高作业的伸缩性,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先是分析了当前作业现状,接着具体论述了实现有效性作业布置的三个策略。
关键词:职高数学 作业有效性 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244-01
在职高数学教育工作中,课后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安排中是占据着主体地位的。而如今的职高教学就是要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这也是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内在要求。实现有效性课堂作业流程,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终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职高数学教师们争相追求实现有效性作业安排的措施。
1 当前作业教学布置的现状
从词义上来理解,“有效性是指老师在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尽可能多的效果,”[1]引导学生轻松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调查研究发现,职高数学在课后作业这一板块规划上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表现为完成效率低下,老师很辛苦地批改,学生往往把它当成了一个包袱,能拖就拖,要么就是敷衍了事,最终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成果,也没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国内的不少学者也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作业计划,以期实现有效性课堂作业规划,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大概是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关注教师的作业目标、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经过了对这些方面内容的研究,继而应用于实践之中,在改革实行的过程中,这些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效果不是十分如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2 “积极构建职高数学有效性作业安排”[2]
2.1作业任务不要过难,应遵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从整体上来看,对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总体设计是科学有梯度的,遵循的是由难到易的过程,同时也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相结合。因此,老师们在布置作业过程中,一方面是要重视学生的平均水平,全面引导学生的探知欲;另外一个方面按照层次安排特点,带领学生快速有效地将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由简单到容易认真思考,一步一步解除关卡,体会解题的乐趣;最终实现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同时,在进行每节课和每单元复习时,教师要善加安排作业任务,要让学生在解题中整理复习所学的数学知识,便于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回顾自己具体运用到了哪些基本思想方法等,这样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也能得到更好地提升。
2.2不能过于单一重复,不断进行作业观念的更新
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必须正视他们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数学教师所选择的作业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化,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分层次、分模式的进行。我们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不能一布置作业就是计算题一百道,解答题三十道……让学生疲于应付。应积极针对作业内容,多设计含图画、表格之类等形式的作业,还要做到以鼓励为主,从而将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潜能激发出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作业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尽可能调动起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3作业量不要过大,应多布置启发学生思维的题型
对于职高数学教学来说,想要达到有效性目的就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那么在布置作业时不要一味贪多,而忽略了“质”的要求。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厌烦心理,产生疲劳感,完成效果低下。实际上有不少数学题型具有典型性,教师应该精心选择那些锻炼学生分析能力的作业题目,这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对此就作了说明,主要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系统性习题内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知识点,在探究中分析运用,最终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因此,教师在题目挑选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多思考、多观察,留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继而逐步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起来。
例如:直线方程这一知识点的题目,直线方程要满足两点要求,一是过点(2,3),一是要求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对于这样的题目,假如学生一开始就以正常是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时,截距是0的情况就会被忽视了。那么求得的结果就会只有一个,但事实上还有一个正确答案可能会被忽视。一个答案是大家容易想到的x+y=5,还有容易被忽视的情况:3x-2y=0。教师应该多安排这类新颖思考作业,让学生去多角度思考,也有助于其探究性思维的培养。
3 结语
总之,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布置作业,增强作业任务的有效性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效果,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因此,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究能够促进作业有效性的策略,并应用于教学过程,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思维得以激活,就必然能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芳.试论有效性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J].数学教学研究,2007,(4):72.
[2]林晖.新课程背景下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