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绘画是孩子的需要,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是其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培养儿童的美感、审美情趣,使儿童个性得到自然发展,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尊重孩子绘画需要,让色彩渲染他们的童年,让艺术的熏陶完善儿童人格,使其健康充实地成长。
1 绘画是儿童的需要
孩子用稚嫩的双眼看世界,用纯真的心灵感受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涂涂抹抹,他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可以涂画的工具和材料,在墙上、地上、沙滩上进行涂鸦。绘画给儿童带来最初的快乐很大程度上不是绘画的结果,而是儿童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冲动。他们敢编故事,画热闹场面,没有人教过,就凭自己的想象画,当然谈不上大小比例,透视构图了。在涂鸦初期,画得一团乱麻,其中也不乏他们美丽的想象和独特的童真色彩。
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环境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如春暖花开时,带孩子们去野外寻找春天,放风筝,摘野花;夏天带孩子欣赏荷花,在草地上打滚;秋风习习时,带领孩子们去树林捡落叶、摘野果……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儿童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并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因而变得更富有人性,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如绘画、泥塑、剪纸等活动,使儿童把自己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创造对儿童来说是快乐的。
2 创作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
艺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职业艺术家,而在于利用这一手段启迪儿童成为他人艺术的欣赏者和自己艺术的创造者。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从前的艺术太注重技能,现在的艺术是注重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
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敲敲打打、搓挖泥巴,堆砌沙堆,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条:
2.1帮助儿童归纳和提升经验,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
儿童的艺术表现以经验为基础,创设条件,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通过谈话、交流,回忆已有的生活体验。如在画主题画《各种各样的车》之前,可让儿童观察,讨论见过的各种车辆,回忆各种车辆的外形特征、用途等,使儿童更好地结合经验进行表现。
2.2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
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如可提供几段风格各异的乐曲,让儿童听乐曲想像创作。有的儿童听到《祝你圣诞快乐》中的一段音乐用很多点和面来表现,有的听到《喜洋洋》的乐曲,用许多彩色线条交叉排列、缠绕着来表现热闹的气氛。
2.3鼓励合作绘画,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如有的儿童思维敏捷,想像丰富,有的儿童思路狭窄,缺乏想像等。可让儿童在多种形式的合作中进行互补、互相促进。如在绘画《奇怪的梦》时,一个孩子想到了画美食,其他儿童在他的启发下,画出了躺在香蕉里学习玩耍,还有动物造型的车、水果玩具等等。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教儿童有利于儿童的理解和接受,让孩子们在自由创作中体验成功。
2.4在儿童创作兴致正浓时,不轻易打扰他们
我们以前在美术活动时,生怕能力弱的孩子不会画,画不完整,常在开始绘画不久,就举起画得棒的儿童的作品进行表扬,让其他儿童以此为榜样。殊不知,多少孩子正沉浸在自己丰富的想像、创作中,这一打断,还有多少孩子能继续刚才的创作。他们茫然的表情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打断以后还要继续下去吗?我们教师真该想想如何保护孩子们宝贵的想象、创造的良机。放手让孩子自由创造,他们脸上的微笑提示了我们,孩子正体验着他画中的情感。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孩子们经常借助这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美好的愿望,泻泄愤怒,流露忧伤。儿童的绘画就像一面镜子,明明白白映照出他们的思想状态及对我们这个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看法。我们教师应正确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要以成人为中心,总想教给孩子点什么,那么刻板的模仿和干扰,只会把儿童变成小心谨慎,不敢大胆创造或带有讨好地去迎合成人的意愿,从而失去自主的人格,儿童美术教育面临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的价值。尊重孩子绘画需要,让色彩渲染他们纯真的童年,让艺术的熏陶完善儿童人格,使其健康充实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