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智力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2015-11-04 10:49毛汉硕
成人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贫困村智力贫困地区

毛汉硕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南宁5300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宏伟目标,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加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出现了由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向知识性贫困转移的变化,为此,国家调整了新时期的扶贫政策,将重点转移到智力扶贫、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上来。

一、智力扶贫的重要意义

(一)智力扶贫是提高扶贫事业效益的基础

多年的扶贫实践证明,贫困地区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科学和文化水平低下是直接影响扶贫事业成效的关键,也是脱贫户缺乏脱贫稳固基础容易返贫的主因。所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开展智力扶贫,使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是扶贫工作推进到一定程度后提高扶贫事业效益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智力扶贫是促进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缺少资源、资金和技术的贫困地区,前期开展的“授之以鱼”式的物质扶贫是必需的;但当扶贫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单纯的物质扶贫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对扶贫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不良影响,如“输血”式的救济扶贫,不仅不能很好发挥资金的效益,而且容易养成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即使是“造血”式的扶贫开发,也容易过多地把着眼点放在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了对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造成贫困地区扶贫项目、扶贫企业夭折的现象屡见不鲜。开展智力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不仅是物质扶贫的延伸,更是促进物质扶贫的发展和提高、促进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智力扶贫是斩断贫困链条的利剑

贫困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投入教育硬件、软件设施建设发展的财力有限,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现代教育设备短缺,教育技术手段与中心城市差距较大,导致贫困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严重滞后,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广大农村学生对升学、掌握谋生技能需要的矛盾突出,往往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成年后又成为低素质、低收入的劳动者,贫困与教育缺失导致新的贫困家庭产生,“越穷越没文化,越没文化越穷”的恶性循环在贫困地区的代际间延续。要打破这个魔咒,斩断贫困在代际延续的链条,就要认清这个产生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发展贫困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功能,提高贫困地区人口整体素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强贫困地区人员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

(四)智力扶贫是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现代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文化水平不同的人,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也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程度越高;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的劳动者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与未受过技能培训人员相比更是悬殊。贫困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农民的意识、观念落后;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短,继续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又少,导致他们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缓慢、空间狭小,缺乏创业点子和发家致富的办法。开展智力扶贫,全方位地提升贫困地区人员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是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智力扶贫的优势分析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智力扶贫工作的开展

现代远程教育是由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发展而来的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形式,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现阶段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共享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和优势,尤其是以互联网为核心新时代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现代远程教育,使教育培训能够以较低成本将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全社会扩散传输,是破解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学“缺师少教”难题的好方法,同时更适合用于开展贫困地区的成人教育,是贫困地区人口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便捷措施。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年龄的限制,随着有支持的、实时的远程教育的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主地选择适合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开展有支持的学习,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能最大限度地缓解成人学习的工学矛盾,解除他们因为脱产或在规定的时间参加学习培训耽误农活或工作的后顾之忧;现代远程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集成丰富的学习资源,能满足农民千差万别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规模效益明显、培训成本低,有利于扩大辐射贫困地区人口的覆盖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用于贫困地区智力扶贫有限资源的效能。

(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已满足远程教育实施条件

随着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和“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项目”等国家农村信息化工程的落实,以及近年开展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大会战工程、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我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完善,贫困地区的交通、通信、网络状况大为改观,广播、电视、网络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固定电话、手机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基本覆盖到贫困地区的行政村,信息服务体系也已普及到贫困地区的乡镇,这为在贫困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现代远程教育有利于营造贫困地区终身学习氛围

现代社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智力的竞争,而学习是增强竞争力的唯一持久的方法。如果贫困地区农民学会一门技能暂时脱贫后就停止继续学习,其迟早将会因落后被社会抛弃而再度陷于贫困,农民只有掌握了学习知识、学习本领的能力,才能真正远离贫困,所以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其营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显得尤为重要。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束缚,没有年龄、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转变了传统教育观念,真正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现代远程教育具备的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资源的多样化、学习的个性化,及其规模成本低、辐射面广的独特优势,满足了广大贫困地区各类人员的学习不受时间、地域、方式等限制,是实现“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社会美好理想和愿景的重要条件保障。

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智力扶贫模式创新策略

扶贫先扶智,已是做好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共识。目前我国智力扶贫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庞大的贫困人口基数尤其是成人贫困人口来说受惠面仍然偏窄、参与度偏低,因而将具有覆盖面广、高效便捷等优势的现代远程教育引入智力扶贫成为必然选择。如何克服障碍,拓展思路,创新模式,是在新常态下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独特优势和特点为智力扶贫服务的关键。

(一)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智力扶贫模式创新的主要障碍

1.认识不到位

远程教育培训在我国农村实施的时间不长,运用于智力扶贫的实践更是短暂,社会各界、各级政府对其认识还存在偏差,对远程教育智力扶贫的公共产品属性界定模糊,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在新时期智力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施主体、客体认识不到位的情况较突出。贫困地区的居民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所居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媒体资源开展远程学习的技能不熟悉,面对各种媒介信息往往表现为不知所措,对远程学习有陌生感,缺乏信心和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而相当多的政府机构、扶贫职能部门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性质、特点、优势了解有限,对远程教育智力扶贫的长期效益认识不足,缺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智力扶贫的动力和兴趣。

2.政府主导缺乏动力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智力扶贫是通过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综合素质、职业素养、谋生技能等来达到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目的,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像资金扶贫、物资扶贫那样效果直接,很难在干部任期内显出骄人的政绩来,导致了地方政府尤其是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对推广和扶持远程教育智力扶贫工作缺乏热情,该担负的主导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协调管理与政策法规缺失,对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智力扶贫贫困人口覆盖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中长期规划,而是更热心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更愿意将主要精力和有限的扶贫资源投向这些收效快速、直接的项目上。

3.支撑制度不健全

我们国家目前开展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智力扶贫工作基本上都是一种短期项目行为,少有纳入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更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和长效机制的支撑,继续推进后续乏力,这也是导致现代远程教育智力扶贫覆盖面不广、贫困人口的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效机制未形成,远程教育智力扶贫培训后续服务环节较薄弱,没有制定相应配套的政策、措施,来开展培训之后的跟踪指导、帮扶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后续支持服务。教育培训后的支持服务工作在远程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此环节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智力扶贫的效果。

(二)拓展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智力扶贫模式创新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以重视

现代远程教育智力扶贫具有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物理边界模糊、培训效果外溢、消费计量困难,贫困地区人口对其消费不具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它应是公益性、基础性的事业。农村、贫困地区公共产品的建设、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因而各级政府应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现代远程教育智力扶贫重要性的认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智力扶贫的扶持力度,以便其优势作用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智力扶贫中显示出来,为提高我区贫困地区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2.给予政策扶持、资金资助

各级政府和扶贫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现代远程教育智力扶贫模式的特点、优势及其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政府扶贫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和部署,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推动更大规模的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智力扶贫,让更广范围的贫困人口接受远程教育培训,更好地发挥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培训模式在智力扶贫中的作用。

3.丰富培训内涵满足农民需求

各远程教育扶贫培训实施机构要探索更贴近贫困地区农民需求的远程培训形式,调整教学模式、资源形式,对接贫困地区和农民的需求,创新更多适合贫困村农民综合科技文化素质、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的各种层次的远程教育培训组合,拓展突破“农”字局限的培训领域,为贫困地区农民自主创业、进城务工、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做智力准备,是现代远程教育智力扶贫模式更好地为我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服务的必然选择。

4.提升技术支持完善后续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伴随着基于互联网学习科学的联通主义理论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设计流程的再造以及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时代的到来,为提升现代远程教育智力扶贫的技术支持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伴随MOOC 等微课程的快速流行和传播,为贫困地区农民“碎片化”学习提供了更多便捷。加强和完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后续支持服务,提高远程支持服务水平,才能使现代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将科学知识和先进实用的技术引向贫困地区、推动贫困地区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智力扶贫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1.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运用和优质课程资源的整合,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师资水平、教学资源、教育设施等方面影响着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建设,极大地改善其硬件和软件设施,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公平,解决贫困家庭儿童上好学问题,让每个贫困家庭子女平等地接受教育,并享有更多升学的机会,延长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从源头上提高贫困人口整体素质,增强其就业、创业和致富能力,从而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地域经济的发展,彰显智力扶贫的效益。

2.开展贫困村村干系统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打造扶贫致富“领头雁”

村“两委”干部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村级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抓好贫困村村干的系统教育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扶贫致富“领头雁”,是推进整村脱贫的关键。由于“两委”干部工作和家庭的压力,长时间脱产参加培训学习难度大,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优势和特点,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通过地方组织和扶贫部门(如县委组织部和县扶贫办)选拔、推荐来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村“两委”干部或村后备干部,参加远程教育学历系统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网络教学、阶段性的集中面授辅导和实训教学等,为贫困村培养一批懂管理、有技术、会经营的高层次、高学历、留得住的新农村建设急需实用人才,成为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3.系统性教育与普及性培训相互结合,现代远程教育促进贫困地区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素质提升同步推行

贫困村的社会进步和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农村实用人才。因此,对贫困人口的培训,在层次上不仅需要普及性的、“一事一训”的知识技术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也需要中、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系统培训,来提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致富能力和劳动力转移时融入城镇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扶贫教育培训时,可以兼顾通过系统的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通过普及性培训、“一事一训”的短期培训提高贫困村农民生产技能、综合素质两个方面的要求,即采取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的农民大学生担当本村本屯农民培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等办法将系统教育与普及性培训两种类型培训联动起来,开展各种文化知识和农业现代技术培训,破解贫困村智力扶贫中熟悉基层工作、热心农民培训、能长期坚守贫困村的实用人才缺乏等难题,将远程教育培训资源向更广的贫困村农民群体延伸、覆盖,以点带面,发挥贫困村农民大学生的“精英”带头和辐射作用,促进贫困地区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

4.整合优质资源开展急需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有利于精准智力扶贫的实施

现代远程教育具备便捷性、灵活性,可以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整合优质资源、聘请专家,通过远程教育传输平台,针对贫困地区农民的急需快捷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有利于精准智力扶贫的及时实施。

智力扶贫是一项全方位的、立体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将会以其长期的坚持和执著逐步改变贫困地区人口的面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提速,现代远程教育这种辐射面广泛、受益人口众多、规模效益明显、便捷的教育培训形式在贫困地区智力扶贫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1]张怀西.智力扶贫 大有可为[J].民主,1999,(10):27—28.

[2]邱彬.以智力扶贫推进新农村建设[J].团结,2006,(2):20—21.

[3]许凌志,等.加大大石山区智力扶贫力度[N].广西日报,2013-08-22(014).

[4]宋先花.智力扶贫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2,(1):324—325.

[5]王微.贵州“智力扶贫”实证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3,(3):11—14.

[6]毛汉硕.构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有效机制的思考[J].世界农业,2014,(3):185—188.

[7]李银雁.广西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迫切[N].中国经济时报,2014-06-05(007).

[8]毛汉硕.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12—15 +21.

猜你喜欢
贫困村智力贫困地区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