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迪++文琼
桃核雕刻在中国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手工艺品,早在两千多年的《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样精美的语句予以流传。纯手工雕刻的桃核,各种形状,可用作手链、胸饰、腰饰。桃核木质坚固结实,没有年轮,不易破损,几百年不会损坏,核雕品要是把玩得越久越漂亮,但桃核硬度极大,所以雕刻起来也很艰难,需很长时间的功夫才能雕成一个。而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就存在着这么一种雕刻艺术——桃核雕花工艺。桃核雕花被誉为“上蔡民间一绝”,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上蔡县东岸乡人用小小的桃核雕刻成手链、绣球、十二生肖等雕花工艺品,深受群众欢迎,并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避邪”的“美玉”
在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以“桃”为吉祥物、用其避邪的传统,古诗有群众于传统春节时“总用新桃换旧符”之句——就连桃符都被视为可以避邪的吉祥物,那么桃核本身,自然更是避邪佳物了。
另外,爱美,是人之天性,无论其人是贵是贱,是男是女。只要有条件,总会最大可能地给自己的生活缀上“美”这块亮晶晶的玉石。而美主要是源于生活,尤多源于民间。所以,当“桃”这种象征着吉祥的民族心理,遇到了“美”这种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的心理需求时,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桃核雕刻工艺。
古时候,贫穷的老百姓,不像达官贵人,可以重金购得名贵饰物,甚至像王崇之类大官僚,为了斗富,可以把最珍贵的宝物视若无物,一砸为快,博得一笑。但是,贫穷永远泯灭不了人们爱美的天性。当老百姓爱美的天性、追求吉祥如意的心愿与贫困的经济状况相遇时,他们的目光便转向了身边,转向那不需要花钱即可实现求吉求美心愿的东西。此时,那在民间遍地皆是、不需花钱即可轻易得到而又象征着吉祥如意、有着“避邪”功能的桃核,自然而然地成了最佳选择。
于是,人们在那些随便捡来的桃核上精心地雕刻上了花饰,佩戴在身上,既有装饰功能,又有“避邪”功能,真是几全齐美。
.在民间,由于具有上述优点,桃核雕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尤其是逢年过节时候,这种雕刻有特殊花纹的小小桃核,成为历代农家必备之物。后来,连达官贵人也喜欢起了这种别具特色的小饰物,渐渐地,桃核雕刻品便成为一种市场需求。而上蔡作为古代中原文化汇集之地,很多人便逐渐专门从事这项雕刻工艺。
据当地老艺人回忆,时值明末清初,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已初具规模。清末民国,仅柴庄自然村就有180多位艺人致力于桃核雕花工艺制作,刘全喜、刘双喜、刘东升、刘东洋都是当时颇具代表性的桃核雕花艺人。
小桃核 大乾坤
桃核雕刻工艺发展之初,主要是“桃核扣”。这种“桃核扣”,是先有“扣”,后有雕刻工艺。民间艺人们找来桃核,将其加工成扣子的形状,钻孔,缝缀、固定在衣服上。
.桃核雕刻工艺品做出来都非常精美,价格也很低,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物美价廉。但是不要以为这只是一项赚不了大钱的小手艺,艺人们就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的标准。恰恰相反,桃核雕刻本来就是一种对人要求非常高的工艺,同时艺人们又不愿意放低标准,所以整个制作过程非常繁琐而复杂——这也是上蔡桃核雕刻数百年长盛不衰的个中奥妙。
雕花桃核扣的原料,是一种野生桃的桃核,大多生长在伏牛山和太行山等山区。正月开花,头伏成熟,果肉苦涩,当地人没有人愿意吃,这里的群众叫它为“扣桃”。正是这种野生桃的桃核,质地却特别好,厚实、耐磨,非常适合上蔡人用于雕刻各种图案。柴庄、大苏庄、牌坊刘村过去都曾利用房前屋后及村边闲地大片种植,所产桃核基本可满足本地加工用。需量大不够用时,再到伏牛山及太行山区去收购。
加工桃核扣的工具有钻、锉刀、镊子及挫口板。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浸泡、清洗、上色、上光、晾晒、打眼、磨光、加工等二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凝聚着艺人们无数的心血。
制作时,先将桃核钻眼,再用镊子钳着眼,放于挫口板上,而后用锉刀按照要求大小和形状加工成形。经过加工的桃核扣,形状如桃,上圆下尖,尖部有一小孔,用于缝缀扣绳以固定衣服上。扣子加工成形后,再在扣面上雕刻图案花纹。花纹多种多样,图案千姿百态,有古钱、蜂窝、猴头、盘丝、寿星老等,有的还刻有诗歌或谜语。
后来,东岸桃核雕刻工艺品,又从单一的桃核扣发展到三十多个品种,因而更以多姿多彩的各异形态,获得了人们加倍的青睐。
桃核匠人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明代作家魏学洢写的《核舟记》,描述的就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舟,让不少人对核雕技术赞不绝口。东岸桃核雕花工艺的发展同样背后有着一大批手艺高超的匠人,这里就不能不说一个被称为“雕扣王”的人,以及这个人背后的桃核雕刻工艺世家。
这个人名叫许廷俊,同是上蔡县东岸乡柴庄村人。他生于1935年,6岁时,他便掌握了桃核雕刻工艺,开始了桃核雕刻生涯。
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许廷俊至今仍旧感慨万千。他那时还在读私塾,课余时他便帮助祖父和父亲加工桃核扣。桃核扣做成之后,他的父亲就用货郎担挑着,走村串乡,四处叫卖。
在旧社会,这种民间艺人兼小货郎,社会地位是不高的,经济上也没有多大的收入,靠着全家人日夜辛苦地劳作赚一点钱,紧巴巴地养家糊口。小小的桃核成为许廷俊全家人的“钱袋子”。
许廷俊是当时许多桃核雕刻艺人的缩影。
到了解放后,由于实行的是“一大二公”的制度,这种民间工艺逐渐没有了市场。尤其是“文革”,更对上蔡东岸的桃核雕刻工艺进行了一种致命性的打击,不允许其再进行这项活动,这项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绝活儿”,至此全部中断。
.这种历史的断层,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开始想念起那精美小巧、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桃核扣来。历史的断层,终于再次被红火的时代焊接上。
.作为桃核雕刻世家,许廷俊及其家人,当然更对这种独特的工艺有着特殊的情结,他们灵巧的手、智慧的脑,重新续写了一个世家的桃核雕刻谱系。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桃核扣这流传了几百年的形式,已经适合不了需求。许廷俊和他的家人,通过精心研究,开发出了桃核手链、桃核串珠、桃核绣球、桃核宝莲灯、桃核十二生肖以及桃核篮、桃核印等品种。
许廷俊一家人这样一小步,却使上蔡桃核雕刻工艺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一下子进入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他们的举动,也惊起了桃核雕刻市场的一池春水,此后,上蔡的桃核雕刻工艺品,便结束了漫长、单一的桃核扣模式,走进多姿多彩的世界。
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旧社会,直至解放前,东岸的桃核雕刻工艺品的销售,主要是靠传统的艺人们挑担沿村叫卖,这样落后的操作模式,集艺人和货郎于一身,经一个一个地雕刻之后,再靠个人的力量一个村一个村地销售,量当然不会很大,这大大地限制了这种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的市场越来越成熟,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产业化的趋势。由于市场对上蔡桃核雕刻工艺品有大量的需求,温州、深圳的很多商人,便主动前来,成批量地订购。
上蔡桃核雕刻工艺,是最为典型的民族工艺品,它凝聚着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刻画着中华儿女独特的心理符号。.可以说,上蔡桃核雕刻工艺,把中华民族工艺推上了一种极致。而这种印下了最鲜明的密集型特征的劳动,也是除我们这种人口众多的国家之外其他国家一般所不具备的。于是,跟随在温州和深圳商人之后,东南亚很多国家的商人、爱好者也来了,欧美人也来了。有着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因为那一枚枚最不起眼的桃核,历史性地聚在了一起,一同踏上了上蔡这块古老的土地。
在一些可能的环节上,上蔡人引进了机器操作,代替历史上古老的纯手工操作。从2005年始,当地手艺人发明和引进了电机钻、打磨电机等现代机器,逐渐取代了从前的手工钻、手工锉等工具,在更短的时间内制作出了更多、更精美的桃核雕刻工艺品。
如今,上蔡县东岸,已经真正成为全国的桃核雕刻工艺制作基地,其中仅柴庄这个只有1300人的村子,360多户人家,家家都有制作作坊,人人会桃核雕刻工艺,就连七八岁的小孩童,随便叫出一个来,都能给你讲得头头是道。
以柴庄为中心,辐射周围很多村庄,桃核雕刻工艺在当地遍地开花,并且形成了产业化链条。上蔡桃核雕刻这种古老的民间工艺,乘着时代之东风,正扬帆驶向无限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