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5-11-03 16:17邓江焦丽霞
艺海 2015年7期
关键词:艺术素养探索实践课程改革

邓江++焦丽霞

[摘要]新时期新要求,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制定的教学计划也越来越多地朝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方向前进,而艺术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首先要明确艺术教育的概念和艺术教育的内容,认识到艺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要正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实际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要勇于探索实践,寻找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之路。

[关键词]大学生 艺术素养 课程改革 探索实践

一、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一)艺术教育的概念

艺术教育是一种系统的教育活动,它是以艺术为媒介,教授者与受教者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以提升受教者的艺术能力与艺术修养为目的教育活动。对艺术教育有狭义的含义与广义的含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艺术教育是指专业的艺术教育,主要是传授完整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培养各种专业的艺术人才;而广义的艺术教育则是指通过一些艺术手段如文学、音乐等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育的内容

艺术教育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成不同的内容类型,各自都比较丰富完整,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标准:按目的划分、按功能划分和按学科划分。按照目的划分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艺术家,注重艺术实践的技术训练;培养艺术师资,传授给师范类学生以艺术的教学方法;传授系统的艺术史教育;培养受教者的艺术修养和对于艺术的理解力。按照功能划分艺术教育主要是教授艺术知识、鉴赏艺术与进行实践艺术创作。按学科划分艺术教育则更为具体,包含了更多门类,主要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教育学科。

二、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设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开展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有利于德育功能的实现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这样的观点:艺术教育可以起到启发善美的作用;马克思也有过类似的结论:人类精神的自律是道德基础,艺术审美可以提供这种自律的楷模。这些推论与想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从心理学上讲,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与统一。艺术教育在培养人们的审美感觉与情感体验时,也在促使着人们形成审美意识与审美行动。学生在接受良好的审美教育以后,再进行道德教育那么这种良好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行动就会以感觉、知觉等的逻辑方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审美情感,进而使道德行为深入心灵深处,外在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内在道德需求,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艺术教育有利于智育功能的实现

智育功能主要是指发展人的智力的教育功能,智育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发展着人的全面的思维能力,智力发展有很多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以及思维力等智力因素,还有一些非智力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动机、兴趣、性格、意志等。中国传统教育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但缺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又要必须高度重视艺术素养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完善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关艺术素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与记忆力等的智力因素的培养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艺术教育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则更让人惊叹,一位智障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性格变得自信、开朗,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音乐学习刺激了它的成就动机与学习热情。另外,艺术本身也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情,这种愉悦感能够调动学生的感知、情感等多种因素,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等,并能锻炼他们适应外界环境与机智的应变能力。

(三)艺术教育有利于情商发展的实现

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商发展也具有巨大的作用,艺术可以刺激人的感官经验,进而提高人的情绪智力,一般的人会通过阅读一些书籍、艺术作品等,使自己发展自己的高级情感。人的情商在先天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是更多地和后天的培养有关,情商其实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调控情绪、克服内心矛盾冲突的艺术和生活智慧。艺术则和情商的培养密切相关,在情商的情绪、意志和耐力方面等都能体会到艺术教育对情商的影响。比如,当你情绪烦躁时,听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内心平静,也可以练习毛笔字使自己内心平静;当情绪低落时,可以听振奋人心的交响乐曲和观看一些励志的电影电视使自己意志坚定、精神振奋;一些病房为了减轻病人的病痛,就会放一些音乐来调节气氛、缓解病人的病痛和紧张压力感。艺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艺术教育由表及里地对人们的情商进行培养,学习掌握艺术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情商的培养。

三、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艺术教育才慢慢地被国家、学校所重视,制定了总体规划和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并建立了艺术教研机构和引进艺术教育师资,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看法不一样,通过实际走访调查:学生对于艺术选修课越来越重视、目的性增强,希望通过这些课程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少数学生选修艺术课主要是由于兴趣所致、随机选择、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学生还都是比较喜欢艺术的,但有些学生对于艺术教育存在一定误区,觉得艺术教育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专业性较强,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艺术知识贫乏、实践能力弱,选修的艺术类课程也是十分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艺术教育转化为通识教育。

另外,学校在艺术教育的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部分高校的专职艺术教师没有达到教育部关于艺术教师人数的规定,艺术教师身兼数职,有的高校甚至都没有艺术教师。有的学校虽然有艺术教师,但机构设置不合理、设施管理不到位,教学工作开展不顺利,导致一些教师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最终造成艺术教师资源的浪费。在艺术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高校只是把艺术类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来上的,只有少数高校在艺术类课程上设置了必修课,开设美学或者是艺术史论等课程的也十分少,艺术实践课更是少之又少,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没有专门的课程和教师的指导。

四、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的实践举措

针对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举措:

(一)构建科学的艺术素养课程群

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对于学生在对美的鉴赏与审美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具有艺术学科的属性,因此设置学科时一定要从学科的基础性环节着手,根据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文素养等个性化需求,从实际出发,在课程设置上按照“技能”与“非技能”设置课程模块,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构建艺术素养教育课程群。技能素养课程是以艺术鉴赏类课程和艺术实践活动等为主要导向课程,是为满足有艺术实践特长与兴趣爱好的学生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开发创新精神,技能素养教育不是以技法训练为主,而是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艺术所带来的愉悦感。非技能素养课程是面对广大学生的,主要是学习艺术理论知识、了解中外的优秀艺术成果、学习多元文化,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具体实施时,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做到有条有理、具有逻辑性,两个模块的课程共同作用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艺术感受与艺术体验。

(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艺术教育具有实践性与参与性,在学习过课本知识之后,就要对知识进行运用,通过人体的视、听、动觉等来作用于人,使人内心产生积极的艺术心理体验,理解和把握艺术的内在魅力与感染力,形成艺术技能和素养。因此,学校首先必须通过团学系统经常举办大学生日常艺术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风采,活跃艺术氛围。其次,要使艺术活动制度化,定期举办艺术节、组织艺术专题讲座、迎新晚会音乐会也要定期举办。第三,对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跟踪调查,规范教学实践。

(三)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艺术教育的实施,师资是关键。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的快速扩张,各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师资缺乏的问题,在专业教师的配置上学校首先满足专业课的需求而忽视艺术教育教师的配置,很多学校都达不到教育部对艺术类师资的配备要求,因此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必须逐步按照教育部要求合理配备教师。

总之,高等学校艺术素养教育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各个学校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都要依据自己学校的条件,结合实际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要勇于探索实践,寻找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之路,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远大眼光,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优秀大学生。

猜你喜欢
艺术素养探索实践课程改革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舞蹈编导需要具有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分析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建设基层央行文化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