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藏族题材电影与国家文化安全

2015-11-03 16:03张涛
艺海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民族文化

张涛

[摘要]境外藏族题材电影是指我国大陆外以藏族为主要表现对象,反映藏民族生活和文化的影片。这些影片塑造出了西方人眼中“西藏形象”,满足了西方对东方及西藏的想象,激发了西方人征服东方的欲望。以《西藏七年》、《昆顿》为代表的境外藏族题材电影在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资源等方面对国家文化安全带来威胁。

[关键词]藏族题材电影 民族文化 文化安全

境外藏族题材电影是指我国大陆外以藏族为主要表现对象,反映藏民族生活和文化的影片(含故事片和纪录片)。藏族题材电影包含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藏族应该成为主要角色,二是影片须反映藏族的生活。从二十世纪初,德国探险家、地理学家威廉·费尔希纳(Wilhelm Filchner)在西藏东部拍摄了探险类纪录片《西藏东部探寻》迄今,意大利、法国、美国、英国、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在一百多年间拍摄了数目不菲的藏族题材故事片和纪录片。这些影片制造出“香格里拉神话”,塑造出了西方人眼中的“西藏形象”,满足了西方对东方及西藏的想象,从而激发了西方人征服东方的欲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及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境外藏族题材电影也“蓬勃发展”,甚至在国际影坛出现了“西藏热”或“西藏情结”。根据影片内容的意识形态旨向,大体可将境外藏族题材电影分为三类:一类是虚构情节,歪曲事实,极力丑化中国共产党形象,恶意攻击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鼓吹“西藏独立”,典型的影片如美国的《西藏七年》、《昆顿》、《西藏谍影》、《小活佛》、英国的《逃离西藏》、英国与印度合拍的《梦想拉萨》等;第二类影片没有明确交代故事发生地点,主要表现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等,将人生哲理蕴涵于故事之中,如不丹和澳大利亚出品的影片《高山上的世界杯》、《旅行家与魔术师》以及意大利等国制片的《色戒》等。第三类影片是聚焦藏民族生存状态的人类学纪录片,这些影片主要展现青藏高原瑰丽的自然景观、藏族民众生存状态、风土人情和文化变迁,如韩国广播公司(KBS)与日本放送协会(NHK)联合拍摄的《茶马古道》、美国的《最狂热的梦想:征服珠峰》等。

作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文化全球化带来多元文化间的交流融合、竞争、甚至冲突,是每个现代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国家,当今的中国如何面对西方国家咄咄逼人的文化渗透,如何应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冲击,在来势汹汹的文化全球化浪潮中做到从容不迫,以我为主,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电影、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获取方式日益多样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积极利用像《西藏七年》这样的境外藏族题材电影,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宣传其所谓民主、自由价值观,不遗余力地输出诋毁社会主义、分裂中国的理念,弱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对我国文化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在国家安全中,国家文化安全是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安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民族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及综合国力等战略性问题,其内涵包括了国家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等的安全。而以《西藏七年》、《昆顿》为代表的这一类境外藏族题材电影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文化安全带来威胁:

(一)政治文化安全。“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其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的积淀和延伸,国家在发展道路中形成了制度,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崛起方式,由于现代国家普遍选择了政党制度,国家制度的选择和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理想追求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这就决定了国家崛起的方式是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政治信仰‘三维动力结构运动发展的一个结果。”政治文化不仅是政治安全的内在保障,也是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和人民大众的身份认同基础。而《西藏七年》、《昆顿》为代表的这一类境外藏族题材电影完全漠视历史事实,肆意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丑化中国国际形象,是美国反华意识形态的影像化体现。例如《西藏七年》中噶厦政府宣称西藏是独立国家,解放军进军西藏残暴野蛮,朝佛像开枪,损毁寺庙,滥杀无辜;解放军将领趾高气昂肆意践踏藏传佛教“沙坛”图案等不尊重历史、完全捏造的情节,不仅会使不明真相的藏族观众极易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情绪,也会削弱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民众对现有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既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任,影响到人们对国家政治制度合适性和合法性的普遍认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也影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使我国在与处于强势姿态的西方政治文化思潮的对抗与交锋中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二)民族文化安全。中华民族是在几千年漫长历史中形成的,包括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统一整体,博大精深、星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正如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点的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之中,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同仇敌忾,历经磨难,经长期的交流、融合,造就了兄弟般的民族情谊,逐渐形成对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认同,进而促进民族成员之间的聚合、凝结,形成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因素:它能“确立民族文化进步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调动一切资源;它能强化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它能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思想文化的进步;他能抵御外来文化强权的侵扰,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而影片《西藏七年》、《昆顿》中宣称“西藏是主权国家”、“解放军进军西藏是侵略”等言论,以及解放军威胁达赖喇嘛、屠杀藏族群众,藏族群众敌视解放军等子虚乌有的情节,是故意制造藏族和汉族的对立,这种民族分离主义的行径,严重伤害了藏汉民族团结,使中国观众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减弱,从民族文化层面形成了“离心”作用,削弱民族凝聚力,威胁民族文化安全。

(三)宗教文化安全。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存在形态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它是人们观察和解释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信众赖以生存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支柱。时至今日,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仍具有社会整合,特别是动员和团结人民的功能,而不同民族间的宗教文化差异常常成为引发国家间矛盾、冲突、战争的源头。

长期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宗教不仅统治了西藏的思想领域,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政治势力。20世纪50年代之后,新西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制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藏族群众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然而叛逃国外的达赖及其追随者在国外反华势力的庇护下,建立所谓流亡政府,凭借宗教领袖的角色蛊惑、煽动信众制造自焚事件及骚乱、暴力活动,对境内藏区进行渗透和破坏,妄图谋求“西藏独立”,成为利用宗教狂热来分裂人民、分裂国家、破坏各民族之间团结的民族分裂主义集团,严重威胁国家特别是藏区的宗教文化安全。

而境外部分藏族题材影片却是非不分,良莠不辨,将其所叛逃后进行分裂主义行径视为正义事业,或有意或无意将达赖喇嘛塑造成为一个面善心慈的高僧,有的影片甚至直接成为达赖集团的政治宣传工具。由于美国对我国西藏问题的政策实行双重标准,既承认中国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又暗地支持达赖集团“西藏独立”的分裂活动,美国影片明显服务于这一政策,如藏族题材纪录片《西藏谍影》对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何为达赖叛逃势力训练武装分子、提供武器,帮助达赖叛逃国外毫不避讳;而影片《西藏七年》、《昆顿》将藏族佛教达赖作为叙事主人公,配合其国际活动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借以增强其在藏族信教群众的“威望”;《梦想拉萨》等影片则完全漠视西藏宗教信仰现实状况,宣扬现在的西藏人民没有信仰自由,渲染分裂主义情绪,以博得达赖在国际上的同情和认可,将“西藏问题”日益国际化、复杂化,企图以此牵制和遏制中国。

(四)文化资源安全。“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地获取所需文化资源的状态和能力,关系到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根本文化传统的维护。”如果后发国家未能对本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而是被国际资本抢先开发,廉价输出了民族文化资源,然后又高价进口其文化成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将会失去对自我文化的解释权,也会使文化遗产的基因发生变异,极易造成民族文化认同的迷失与混乱。

文化资源是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电影产业发展经常会因为文化资源禀赋的改变而改变,电影产业不可能脱离文化资源的基础而独立存在和发展。除了神奇独特、瑰丽壮美的高原自然景色资源,西藏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例如藏族人民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享誉世界诗坛的《仓央嘉措情歌》,还有浩如烟海的藏传佛教宗教文化资源等等。

与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相比,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特别是藏族题材电影没有明显起色。2008年至2012年,我国共上映少数民族题材电影43部,藏族题材故事影片只有9部,而其中基于藏族文化立场的以藏民族生活为题材反映藏族文化特性和民族精神的藏族电影仅有3部,而西藏本土公司投资参与拍摄的更为鲜见。然而,在国际影坛上,境外势力却频频利用藏族文化资源拍摄藏族题材的故事片、纪录片,使我国在对外宣传上处于被动地位。在现代,能否将西藏文化资源通过电影塑造崭新民族形象,传播藏民族文化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能否为藏族、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创新提供样本,促进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资源安全,积极稳妥地进行藏族影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成为关键。

国家电影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曾经精辟地指出:“西藏电影不是市场问题,而是战场问题”。著名导演谢飞也曾语重心长地说:“美国人拍了《西藏七年》和《达赖传》,其中关于解放后的情况完全是污蔑和丑化,可是在世界上放映得很广泛。我们如果没有东西拿出去,他们会永远认为西藏就是那样悲惨的状况。”西藏和藏族文化对西方国家总是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从《消失的地平线》到《西藏七年》,西方在乌托邦或意识形态的想象中无法掩饰自己的“西藏情结”,更无法掩饰对西藏阴险的政治目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元统一整体,而中华文化也由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文化聚合融汇的多元文化统一体。各民族间亲如兄弟,各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只有加快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增强利用现代媒体对西藏文化的诠释力和话语传播力、影响力,才能抵御境外敌对势力藏族题材影片对我国的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构建我国“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论文化安全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