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交通运输局,江苏 泰州 225700)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坚持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更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努力做到:(1)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帮助每个单位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2)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要致力于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3)关心人的多层次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五层次论,人们不仅要关心物质层面的需求,更要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求、更要注意满足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现在人民当家做主,在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党的正确领导,才能真正实现“人文关怀”。
所谓疏导,是指清除河道中的淤泥的阻塞,以保障河流畅通。同样是治水,鲧治水用“堙塞”,禹治水用“疏导”,结果大相径庭,境遇天壤之别。同样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心也就如同一条大河,也会出现淤积和阻塞。心理方面的“堙塞”和“疏导”的差别,跟鲧禹治水异曲同工,我们不能一味地利用强权和政策压迫,那样就会成为心理方面的“堙塞”,从而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而应该用通过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疏导”,即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从而消除症状,解决心理疾病。简单说,心理疏导就是要立足于人文关怀的考虑,疏浚心理问题,这是对人的积极有效的教育、引导、鞭策。
心理疏导的方法主要有:
1.德育为先。心理疏导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使广大职工知道如何做人。对“人性”地塑造,对人的心灵的调整,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所以重视经典的学习,应当在心理疏导中融入更多的经典教育,从古代人文经典出发,就不难打通从中国传统文化到现代化的通道。让人们回归传统,更多地渗透经典的教育,有了这些经典的哺育,就会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全身气息贯通,就会让每个人的生命流动起来飞扬起来。这项工作实施以来,在兴化市交通运输局月度党委中心组的双带学习中越来越多地渗透着这种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
2.身正为范。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一些职工理想信念淡化,追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始淡化;同时由于一些贪腐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竞争中的不公平、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分配的不公平等,都在引发人们的心理障碍,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公信力,涣散、降低了凝聚力、号召力。这就需要每个领导者做好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打铁还得自身硬,每个领导做好自己,就是人文关怀的第一步。领导干部在端正党风,努力工作等各个方面以身作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认真聆听。聆听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细听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含义。聆听也不是指说话或发问;通常我们会急于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询问对方问题,以为这样就是聆听该有的姿态。然而,所谓的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同时没有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必须愿意把自己的“内在对话”暂抛一边。所谓的“内在对话”,是指聆听的同时,在脑海中不自觉进行的对话,包括动脑筋想着该说什么、如何响应对方的话,或盘算着接下来的话题。
4.真情感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对有心理障碍的职工,像对待家人一样去尊重和理解,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关心和帮助,像对待孩子一样去宽容和爱护,用情感的感染力去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唤起他们的热情和活力。更要平时努力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关心凝聚人心,用爱心战胜二心。在一些单位,职工在变革中有一种逆反心理,总希望单位改变一下老习惯,来点新东西,总希望单位公正公开,让职工和管理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解决心中的疑团,否则,就采取消极的办法,遇事不说、不理、不管。遇此情况,领导应开诚布公,用一颗真心赢得职工的信任,从而调动职工参与单位活动的积极性,而信任是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工作最重要的前提。
5.感同身受。当忙着试图帮助他人时,可能会忘记人们会察觉到自己内心的波动──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和感觉。尽管人们无法确知对方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觉到其是否惊慌、对他们下判断,或是为他们感到难过。面对面安慰别人,和作为安慰者内心真正的状态,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作为安慰者不仅分担对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内心的煎熬。不论面临的处境如何,善意的现身与安慰,即是给予对方的一项礼物。
6.形式多样。要创新心理疏导工作形式,做好职工的心理疏导工作要根据单位的自身特点,多贴近实际,多贴近生活,多贴近职工群众,采用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首先是要防患于未然,心理疏导工作要有预见性,要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及时做好预防性的思想开导工作。其次是传播知识,开阔视野。知识就是力量,要增强心理疏导工作的知识含量,用知识启迪引导,用知识解惑释疑,用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更新观念。再是寓教于乐,形式活泼。增强单位文化建设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群众积极参与、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达到传播文化,倡导文明,陶冶情操的目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还可以开展读书创作、知识竞赛等“寓教于文”的活动,也可以开展歌咏赛诗、体育健身等“寓教于乐”的活动,还可以开展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寓教于美”的活动,以及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寓教于行”的活动。优美、舒心的生活和人际环境本身就具有心理疏导作用。
7.知人善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一样,也没有两个性格和能力完全相同的人。如果管理者不把握这一常识,在日常工作中,以一把尺子去衡量职工,甚至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去要求一般职工,这就很容易造成职工心理不悦。管理者既要承认差异,又要尊重个体,将最合适的岗位或最合适的事安排给最合适的职工去做,把导致职工不良心理的因素降到最低。
8.区别对待。客观认识到每个干部职工的性格特征,就能切实提供干部职工个体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同需求、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就是要解除和冲破一切束缚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体制、机制、观念等条件,给干部职工提供一切可能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对桀骜不驯的职工设法掌控。有本领的人往往有脾气,作为领导者来说,不是去压制他们的想法,而应该是巧妙地利用他们各自的不同为工作所用,务必注意在工作的各个细节上都为其制订具体的计划,否则,他们很容易偏离工作目标。要以同情的态度倾听他们的述说,不要急于反驳和争辩,当他们安静下来时,再提出明确的、令人信服的意见和办法。对他们的成绩要及时给予公开表扬,同时也要多提醒他们冷静地思考问题。就像IBM公司的总裁T.沃森用人的特点一样,叫“用人才不用奴才”。他总是寻找精明能干、爱挑毛病、语言尖刻、几乎令人生厌的人,因为他们能够推心置腹。如果能把这些人安排在身边工作,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么,将来的成就将是无限的。
对“老黄牛”式职工要善待,“老黄牛”式的职工虽然平时一声不吭,但他们的心理同样也会有问题,有对上级不同的看法,有对团队发展的建议等等。但领导者非常有必要抽出时间,听听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和心理对心中块垒的宣泄。有时只需带着耳朵,耐心听完他们的叙述,甚至不必做出什么回答,对方的不平心理就已经得到舒展。
对墨守成规职工要多揣摩他们的心理,领导者不仅不能冷淡他们,反而应该多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的言行中,寻找他们真正关心的事情。一旦你触及他们所热心的话题,对方很可能马上会一扫往常那种墨守成规的死板态度,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所以,应针对不同个性的职工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做到人尽其才。
管理是一门艺术,科学地采用适合于彼此的工作方法进行管理,处理人事关系,可以避免简单生硬和感情用事,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进而赢得同事的支持与配合,造就一个协同作战的班子,并且能更迅速、更顺利地制定和贯彻各种决策,实施更有效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到今天,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已经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趋势,是职工的需求。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将有效调节人的心理和情感,提高人的品位和修养,增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