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天然水”、“富氧水”、“冰川水”、“母婴水”、“小分子水”,“弱碱性水”随着5月25日,“史上最严格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正式开始执行,这些曾让我们眼花缭乱“概念水”都将逐渐离开消费者的视线。而在这个新国标、新起点之下,未来我们消费者又将喝什么水呢?为此,记者特意整理了一番,让你瞬间秒读秒懂未来水!
1.消费者买水只需分清两种类别:包装饮用水和天然矿泉水
从5月25日包装饮用水新国标之后,买水只需记住“包装饮用水”和“天然矿泉水”这两个关键词,剩下的各种“概念水、神水”统统无视,在2018年1月1日之后,你将再也看不到各种奇葩的概念水名词了。(2018年1月1日前,使用旧包材的产品,也就是一些所谓“概念水”还可能在流通领域出现)
2.警惕“天然水”,
小心忽悠成“天然矿泉水”
首先,“天然水,天然泉水”国家的定义是使用非公共供水系统水源的包装饮用水,“所谓非公共系统可以直白理解为不是家庭自来水供水系统的水!”但天然水并不等于就是天然矿泉水。新国标对天然矿泉水有明确的定义:
“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内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那如何区分天然水与天然矿泉水呢?只需擦亮双眼,记住以下三招,就能杜绝忽悠了!
第一招,先看产品名称。真正的“天然矿泉水”的产品名称中肯定会有“天然矿泉水”这五个字。如果不是真正的天然矿泉水,往往冠以“天然水”“天然泉水”“天然山泉”等名称以混淆消费者的印象,使得消费者产生错误的联想,误以为“来自天然环境的水”就一定是“天然矿泉水”,这种“天然水”往往是打“天然矿泉水”擦边球的主力。毕竟“包装饮用水”的市场零售价格普遍在1~2元的区间内,而“天然矿泉水”由于开采及运输成本的原因,售价很少会低于3元。
第二招,再看产品产地。国家标准规定“天然矿泉水不得用容器将原水运至异地灌装”,也就意味着,生产厂家必须标准出“天然矿泉水”的产地(即水源点),所以没有来处的水,你可以认定是虚假的了!
第三招:最后看产品指标。“天然矿泉水”应当把达标的界限指标、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以及主要阳离子(K、Na、Ca、Mg)的含量范围进行标注,这个不懂的就多看看各种包装瓶的注解吧,请自行脑补!
3.新国标12月31日前完成“变身”
新国标的发布,除了让我们消费者买得放心,喝的健康之外,另一大功效就是规范饮用水市场“营销过度”的乱象。特别指出: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这也意味着从产品包装上杜绝了商家过度夸大营销的可能性,必须实实在在,是神马水就是神马水,杜绝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