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锋
摘要:本文探讨了目前小学中微格教室广泛应用后,生成的视频课例在学校校本研修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深化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关键词:视频课例;校本研修;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9-0106-03
相关概念阐释
目前,有的学校新建的多功能教室配置了多媒体设备,安装了摄像头(机),连接了特技切换台,可以进行现场摄像、网络直播等而不干扰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活动,学校称之为微格教室,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常用微格教学来指代。然而,微格教学和视频课例在内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不可混淆。
1.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所谓的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练习的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它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2.视频课例
视频课例是一种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智慧为基本目的的教师研修新手段。如何制作、利用好这种新的教师研修手段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视频课例中的“课例”指课堂教学的实际例子。它是教师和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时空内开展教育活动的某个片段,或是师生为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活动的场景和完整过程的实录和描述。课例可以是一节课的节选,也可以是几节课的片段汇集,但这些片段应该围绕着某个主题进行研究。
在日常教学中,多是整堂课的录制,所以以微格教学称之,似不确切。目前,学校内多以微格教学指代视频教学,这其实不是很严谨,因为两者不能等同。故本文中以视频课例代之,也包涵了微格教学的作用。
3.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学校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
应用现状
我校在刚开始应用视频课例的一个学期里,共上了27节课;第二学期开学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已经上了24节课(如下页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等需要特定条件的学科以外,视频课例涵盖了多个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各个年级,从新授课到复习课各种课型。
从下页表2可以看出,上视频课的教师分布在学校的各个层次,从教授级教师到刚入校的新教师都有来上课的。在其他教师中有2名外校的,是市直教研活动安排的研究课,可见教师们对这种上课的研究模式还是欢迎的。在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视频课例的第一堂课是由校长率先垂范的,有着学校层面的鼓励,因此以视频课例为案例的校本研修吸引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
从我校的应用现状来看,教师积极参与以视频课例为案例的校本研修,已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
应用模式
视频课例的校本研修应该有一定的程式,我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应用中不断总结,在全校层面上展开讨论,形成了有我校特色的应用模式。我校教师视频课例的校本研修模式是:备课—微格教室上课—教师及专家听课—自我反思—教师议课—专家评课。
这里的“备课”是带着研修主题的备课,可以自己备课,也可以请同事帮助,能展现真实的自我教学能力就好。
这里的“微格教室上课—教师及专家听课”,指的是尽量不要在微格教室内听课,不要去影响课堂内的师生,借助于微格教学设备和网络系统在另外的教室内听课。这一环节是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是带着研究任务的听课,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将以此展开。
“自我反思—教师议课—专家评课”指的是自己对上课的反思,同组教师对这节课的分析,专家的点评。
这个模式的设想很好,但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每一环节都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从反馈和研究的角度来说,如果在这个模式的最后,教师再进行二次上课就好了。目前,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不过以后可以尝试。
视频课例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
1.提供真实可靠的课堂环境
首先,微格教室的教学环境与普通教室相似,都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此外,微格教室还安装了两台摄像机,以便录制教师上课的过程,供研究。其次,教师和专家不在微格教室内听课,而是通过摄像系统和网络转播在另外的教室内听课,这样做就不会对上课教师产生干扰,能够尽量地还原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视频课例提供的是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可以捕获大量的课堂细节,能真实再现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因此有助于观察者形成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观点,也更容易被记忆系统所编码和保存,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最后,呈现内隐知识和提供多元表征。所谓内隐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它之所以“不可言传”,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不能脱离它所嵌入的情境,因此一种可能的途径就是把这类知识连同它所嵌入的情境一起呈现出来。多元表征既是结构复杂领域的基本特征,也是认知弹性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是“从不同的概念与案例的角度去表征知识,这样,当以后运用这些知识时,就有能力根据问题解决情境的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恰当的裁剪”,它可以使学习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概念框架去反复观察同一个案例,从而为知识的表征提供了多重的分类图式,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向专家学习的机会。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促进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能得到在微格教室上课的机会不是经常有的,要将整堂课录下来,要提供给其他教师和专家听课、评课,这对教师来说,必然有着无形的压力,基于教师对自己价值的认同,他也会认认真真地准备这堂课。备课、教学语言、教学体态、教学节奏、师生交互等都需要考虑。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会重新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具体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这种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研究行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是不多见的,它能促进教师在专业上的成长,使得教师在教学上尽快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为教师提供了阅读自我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由此可见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师的自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平时教师一堂课上完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只能凭印象、凭感觉,而现在视频课例则把自己的课再次呈现出来,教师可以细细地观看自己的这堂课,对照自己的教学准备活动,研究这堂课的成败得失,内省自己的教学活动,从中必然会产生新的感悟,有悟得道,自然会促进自己以后的教学活动改进。
3.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所谓教师学习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与团体,而是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教师自发或学校组织起来的形式多样而又灵活的教师学习群体。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积极应对实施素质教育中外在的体制性障碍的一个有效策略。视频课例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一起学习的载体,在校本研究中应用,使得更多的教师围绕着视频课例就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研究,大家一起进行观察、分析、评议,甚至相互纠正与补充。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议课、改课、再上课等过程,共同交流,由一人忙变为大家忙,一人学变为大家学。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专题研讨,教师们对该专题涉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由模糊逐渐到清晰,由浅层逐渐到深层。
视频课例在校本研修应用中的改进措施
1.建立明确的视频课例研究计划
目前,为什么要到微格教室上课,我和多位上课教师交流过,他们自己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教务处的安排,后续活动就不知道怎么做了。鉴于这一情况,建议学校对到微格教室上课、录制视频课例应有详细的研究计划,要落实到文字上,要有章可循。在研究计划中应该制订研究目标、教学活动的研究、同学科教师评议研究、专家点评、目标达成度、自我反思等环节。这样,上完课又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起点,根据研究计划一步步展开,经过一个研究的过程,才能真正使教师认清自身在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合理调整教师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学活动的研究,提高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
2.提高专家在视频课例校本研修应用中的参与度
此处的专家,有着更宽泛的范围,除了通常意义上的专家外,还应包括富有经验的学科教师,这样学校才能充分运用校内的丰富教师资源,将校本研修更好地开展下去。目前在视频课例的校本研修中,专家的参与度不够,有时甚至都缺位了。其实,在视频课例校本研修的各个环节,专家都可以参与,引导上课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做好研究,真正做好传帮带,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不断改善硬件建设,加强相互交流
硬件的更新换代很快,而硬件的建设费用对学校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硬件建设的与时俱进常常成为空谈。因此,在硬件的选择上要慎之又慎,最好要由学校、学科教师、专业电教人员三方共同探讨需要什么样的硬件,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课堂教学实况。目前,我校的微格教室硬件水平还是不错的,但是也还有一些缺憾。例如,实物展示台的信号不能连接到特技切换台上,投影仪在电子白板的正前方挡住了摄像机的视线,特技切换台上“画中画”的功能不能实现,摄像机云台“上下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不流畅等,这些问题现在再来解决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视频课录制人员和上课教师间的交流偏少,视频课录制人员不完全理解这节课的内容,在录制时会跟不上教学节奏,很可能出现视频课想要研究的内容没拍好的情况。
视频课例在校本研修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但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更需要学校制定制度去规范和保障。学校要充分挖掘视频课例的研究作用,在校本研修中建立起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更好、更快地发展,这也将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微格教学_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hm7LcmbllsVNm6Vi4B9_X4zGe4W6s3WMmseWDco6988J-W-XA5w4Y0165pAAXTdAEdgOsIqNU4YGwT1fvF21q.
[2]校本研修_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j7cdajRiSDl5aJHvxgmGRaGLcHTuumZwduoJ6g_GY9F_kcdzfMAMQlqrOMnZc_LYRnc4qMWxN4uvsll8JdMXq.
[3]《主题式视频课例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总结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BmVcU3ZfKTabjcsNzYHeOkYoHHCU1EnbGu4JKclaORpNcxxubAr0j9y-aYIL8uCwflRP9hnf2hzK9Mxz8qI0Hs195RIF6Zi7qGjpAO4iADa.
[4]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