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明
编者按: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已有多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伴随着一代代教师和学生茁壮成长,它所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新需求层出不穷,昔日的标准,执行起来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改变迫在眉睫。2015年9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第八次工作会议召开,这意味着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从2014年12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召开至今,纷至沓来的新动向,成为了老师们热议的焦点。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就会看到新的变化。在焦灼的等待和热切的期盼中,我们邀请到关心或参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一些专家及学者,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探索的具体细节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从本期开始,杂志将以专栏的形式,先聚焦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分两期从课程实施的总体情况、国际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部分省(区)课程实施现状等层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引发大家的思考,促进信息技术课程与时俱进。同时,杂志还将时时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历史的沿革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响应邓小平同志的号召,计算机教育逐步进入了我国的中、小学校。各地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计算机课外活动,也有部分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语言编程课。但这些活动和课程是零散的,无标准的,也是无规范的,与国际国内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极不相称。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在会上做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提出了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及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目标。教育部并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全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正式实施。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与内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时代。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突出的贡献
自2000年以来,我国普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论证报告》指出,全国有100%的高中、95%的初中、50%的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也得到了持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由信息技术教育所带动的硬件环境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基础和人力资源。从2002年至2012年,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超过了7600万,他们受信息技术课程的熏陶,信息素养有了很大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仅为0.494,处于信息化发展低水平阶段;到了2012年,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上升为0.756,接近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我国的第一类地区(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共6个省市)2012年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平均达到0.92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2倍,在世界与主要国家的比较中属于中高水平行列。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挑战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至今,不可回避地面临重大挑战。
1.课程总目标的定位已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核心价值不明确
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设定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种表述是否准确地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各方面尚存争议。在实践中,从一线教师、教研员到各类专家都不能明确“信息素养”的内涵,理解上缺少共识,课程内容与预达成的教学目标之间缺乏逻辑关联,因而哪些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无从判断。
2.课程框架已不适应各层次教学需要,其内容也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信息技术课程框架的描述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共6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1个模块,2学分。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有《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5个选修模块的选修率差别极大,《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两个模块选修量最大,几乎成了必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仅有少量学校选修,而《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实施困难,基本上形同虚设。更为严重的是,课程模块中缺乏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鲜活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对技术应用及发展的需求,大有为课程而课程之嫌。
另外,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以及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与2003年课标制定之初的情形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各学段之间的衔接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基础》的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有较高重复率,在“小学—初中”和“初中—高中”学段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同时,基础模块与5个选修模块的衔接也不太恰当。
3.课程内容难以满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的需求
与其他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一样,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目前大部分属于“操作性”的内容。教师教学时基本按“说明书”示范,学生学习时“依葫芦画瓢”,难以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支撑高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和就业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现状调研报告》结果显示,66.8%的教师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不能为大学的相关专业学习提供支持,54.4%的教师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不能支持高中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需求。
由此看来,2003年所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其课程核心价值有待进一步提炼,课程框架需做结构性调整,课程的内容也急需更新,课程方案和课标的修订势在必行。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把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列入了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并着力推进。教育部将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先行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时比例,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科学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
在这里,可以看到课程建设与课标修订,特别是课程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塑已经得到高层的重视,十八大报告和教育部的文件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指引着课程建设的方向。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建设的大方向是明确本课程在“立德树人”核心体系中的育人价值,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提炼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信息技术课程塑造出崭新的“灵魂”。
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参照高校招生及就业需求,重构信息技术课程框架,精选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为学校开课和学生选课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及更灵活的组合方式。
同时,还要在教材编写、学业评价、课程实施等方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总方针,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内的社会调查表明,人们已经将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看得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能力一样重要,它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和课标的修订,正顺应了信息社会的发展,体现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九万里风鹏正举”,信息技术课标修订“橙黄蟹熟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