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较难的、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使其爱学
数学学科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学科。就其涉及的内容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它不像语文课那样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学生爱学。而数学方面的知识,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用学生的话说:“数学干吧,没啥意思。”所谓没意思,就是对数学不感兴趣,因此导致数学学不好。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课,只讲那些学好数学课多么重要的大道理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必须进行理性的教育即明确目的,端正态度的同时,千方百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盎然、心情愉悦中学好数学。
1.情感融洽,是兴趣的基础
师生情感融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沟通,互相促进,教师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束,轻松愉快地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对知识的更好理解,记忆的增强以及思维的发展。所以,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感情是培养兴趣的重要基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感情的关键是教师对事业和学生充满着对科学教育的爱,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持久的,它能使学生动心、动情,能唤起学生经久不衰的热情和积极性。一位数学家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方可以教育好孩子。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播撒爱的甘露,才能使学生对教师讲的每一句话所传授的每一个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应有的教学效应。
2.有趣的导入,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新课的内容是已知知识的发展和深化,也是未知知识的起点。因此,怎样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向起点,是激发兴趣的前提。导入新课有各种方法,为了激发兴趣,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方设法去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上课伊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如在教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新年到了,大家布置一下教室,门、窗、黑板分别拉上彩带,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我们要买多少彩带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这节课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兴奋不已,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唤起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法变换,使其会学
教学中不能总是一种方法,只有经常变换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感觉。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目的要求和学生的精神状态,灵活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如在讲“加法交换律”一课时,我采用了动手操作和以姿势助说话的方法。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做分别写有数字,加号,等号的卡片,上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卡片换成一些加法算式,并把加号前后的数调换位置,然后观察和有没有变化。接着总结运算定律,最后师生共同用几个动作总结一下加法交换律,在动作表演中,学生很快理解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三、注意细节,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如能注意一些细节,细心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一个肯定的动作,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笑容,一朵象征性的小花,同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我在教学“巧用最小公倍数”一课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上课的伊始,从平时玩的军棋对垒,到数学课堂上的研究与军棋有关的数学问题。这一巧妙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研究学习做了情感上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做得恰到好处。
四、联系生活学数学
在给学生讲按规律填数一道数学思维题时,首先给学生出一列数,1,2,8,32……让学生观察这列数,32后面的数是几?提出这个思路后,紧接着讲述一个与此数列有关的故事:过去曾有一个国王答应他的臣下,按棋盘的格奖赏臣下麦粒,每个格子的麦粒数就依着这列数字的规律摆放,第64格有多少麦粒?有没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这列数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臣子数不过来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即引出本节内容,又为后续可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打下伏笔。以此典故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五、及时讲评,激励与矫正并举
学生在计算的训练中,应该以学生训练为主,在练中悟理,在练中提高。老师应该不断了解反馈信息,及时点拨讲评。一方面是学生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计算的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能针对学生的缺点,帮助他们剖析错因,教给学生改正的方法,减少类似的错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好数学的保证,唤起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促使学生追求数学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乐趣,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