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华+冯兆海
摘 要:现代社会声色迷离,容易使教师迷失自我,但是只要心里还有一方纯净,就能抵御诱惑。
关键词:网络;物质生活;心灵
美轮美奂的华宅、精雕细琢的家具、富丽堂皇的豪车、光彩照人的服饰、山珍海味、珠光宝气、炫目悦耳的网络与声色……正是目眩神迷,“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的教师,有的就禁不起诱惑而迷失了自我,使师道蜕变,斯文减色。然而,我们要说:只要心里有一方纯净,就能禁得起诱惑。
我们固然要食人间烟火,应该拥有和追求多彩的物质生活。但只是说:我们既然为人师表,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业,就当禁得起太多的诱惑。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谁都向往。然而,人们的追求不应只是物质的,无疑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有意义的憧憬。
我们赞赏那些通过奋斗的所得:锦衣玉食、华屋豪车……但也能布衣蔬食,居陋室而安步当车,坦然自适而无惭色,可以拥有一方心灵的纯净。这不只是生性使然,更在于要坚守一种更有价值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文化内涵。当人们拥有太多物质奢华而浮躁时,也同时会生出某种空虚或失落。就需要一种返璞归真的、质朴的、恒久的文化积淀。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于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我们可以教学生高调地吟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自己也当进入“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之境界。追求心的纯净,莫过于读书。培根就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怡情于独处幽居之时,博彩于高谈阔论之中,长才于处世判事之际……又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但是,读书、写作,面壁寒窗、孤灯独对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做学问需耐得住寂寞。然而,与贤者对话,与智者共语,也苦中有乐。走进书中那奇妙的世界,或者妙笔生花,写出华章而孤芳自赏,也其乐融融。读写时放着轻音乐,听听那悠悠音韵,也愉悦轻松。与其说是劳心,毋宁说是一种精神享受;间或劳动一阵,劳逸结合,更觉充实而平添快乐。于田边地头、树荫河畔,歇息时,伴鸟鸣婉转、流水潺潺,读一会,或吟诵一段,自有乐趣……
并非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读与写就离不开网络。只是不惑于色彩斑斓,不迷于妙声漫语,不攀比豪奢,不好吃喝玩乐……心灵自有一方纯净,悠然自适,自得其乐。
参考文献:
刘勰著.向长青释·文心雕龙浅释[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03:252.
作者简介:李志华(1969-),男,大专,二级教师,教育教学,漂河镇胜利小学。
冯兆海(1957-),男,高级教师,教育教学。发表论文160篇,专著《这样的师逸功倍与草根教研》已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