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文章没有艰涩的术语,全篇语言生动活泼,叙述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孩子的阅读口味,他们读来情趣盎然。因此,这篇课文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在当前阅读教学中,我们总以为只有深挖细究才是充分利用教材。于是,我们向文本外延漫溯,向文本枝节拓展,字、词、句、篇“一个也不放过”,然而,我们越是这样要求“遍地开花”,反而学生越是迷迷糊糊。由此,不觉想起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的一番话:“现在的小语课堂教学目标过多、过全、过虚。面面俱到的结果是贪多必失,有的教学目标教师自己并不认同,也难以检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写在教案里的目标。比如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什么”,这种目标的可评价性可操作性不强,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地落实。我主张教学目标应该“简约集中,一课一得,人人有得。”
把科学童话上成语文课,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上出语文味,在语言实践中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实现阅读课教学高效一课一得是我这节课教学的出发点。
片段一:激发想象,创造性说话
师:孩子们,通读一遍课文,你们现在知道小海鸥究竟明白了什么了?
生1:小海鸥明白了他不是船,是水上飞机。
生2:小海鸥明白了他是水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生3:小海鸥明白了他还有很多兄弟。
师:你们都有一双慧眼。能告诉我你从哪儿看出他有很多兄弟的?(出示句子“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可以随时从海上起飞,参加战斗;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输送物资;还有的能从海水中汲水,去扑灭森林大火……”)
师:有的可以随时从海上起飞,参加战斗,这样的飞机我们叫它 。
生:海上战斗机。(让它的名字出现在黑板上吧)
师: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输送物资,这样的飞机我们叫它
。
生:海上输送机。(也让我们记住它吧)
师:还有的能从海水中汲水,去扑灭森林大火,这样的飞机我们叫它 。
生:海上灭火机。(呵呵,迫不及待地要写上他的名字了)
师:噢,水上飞机的兄弟可真多呀。有的叫_________,(生齐说,以下皆是)可以_________;有的叫_________,可以_________;还有的叫_________,可以_________。
师:水上飞机只有这些兄弟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那他还有哪些兄弟呢?有什么作用?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互说。
师:谁说一说他还有哪些兄弟,有的叫 ,可以 。
生:有的叫海上捕鱼机,可以捕捉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儿。(把它的名字也写下来)
生:有的叫海上清洁机,可以清洁海面上的垃圾,让大海变得更漂亮。(你也美美地写下它的名字)
生:有的叫海上采矿机,可以开采海底丰富多彩的矿物。(把它的名字也写上吧)
……
反思与分析:
语言实践要有层次性,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坡度,分解难度,以便分步实施,逐步达到训练目标。为了达到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目标,教师设计了先是说好一句话,以课文语言为依托,通过改句完成练习,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对其进行了言语的转换训练;然后是创造性的说话,仿说训练:“水上飞机还有哪些兄弟,他们有什么作用呢?”这个环节必须给学生想象交流的时间,学生才能“仿”中求“新”,使仿说有一个质的飞跃,体现了“模仿—迁移—创新”有效的训练过程。
片段二:搭建平台,说好一段话
师:水上飞机有这么多兄弟呀!你能连贯起来把水上飞机的兄弟介绍给大家呢?有点难度?要不要老师帮忙呀?(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叫_______,可以________;有的叫______,可以_____;还有的叫______,可以_____……”)
生: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叫有的叫海上捕鱼机,可以捕捉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儿;有的叫海上清洁机,可以清洁海面上的垃圾,让大海变得更漂亮;有的叫海上采矿机,可以开采海底丰富多彩的矿物。
……
反思与分析:
说一段连贯的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困难,教师降低了说话的难度,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按照给的句式说话,这一语言训练以典型的句式为依托,教会学生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片段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师:水上飞机不仅样子奇特,作用也很大,你愿意回家把他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吗?今天咱们先来介绍水上救护机,你想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它呢?
生:我想介绍水上救护机的样子。
生:我想介绍水上飞机的作用。
生:我想介绍水上飞机的兄弟。
师:下面,就请你从它的样子、作用、兄弟几个方面先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介绍海上救护机,尽量用书上的语言,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就更好了。待会比一比谁说得好。
生自由练习。
师:现在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谁愿意给我介绍一下海上救护机?其他同学是小评委,可要认真听,待会要评一评谁说得好。
男女两名学生进行PK赛。
反思与分析:
有了说一句话,一段话的铺垫,最后创设情景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训练既能“还原”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原貌,又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同时,迁移了课文进行的谋篇布局的篇章训练。此外,还能将学生实际表达需求与本课结构上的表达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语言材料、言语规律等加以深化和体验。
于永正老师说过:“学语文是为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水上飞机》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习得的语言实践能力的着眼点其实并不少,诸如:“究竟”“渐渐地”的造句;学习海上救援机样子的写法,写写其他水上飞机的样子;想象新式水上飞机的样子和作用,说一说、写一写;收集水上飞机的资料,交流汇报,激发其对科学的热爱……通读了三年级上下册的教材,我发现了有16篇课文要求学生讲讲这个故事或复述课文或表演出来,占40篇课文的总数的40‰可见,中年级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训练是多么重要。再纵观我们的学生,有几个能把自己要说明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呢?有些学生一句话说得颠三倒四,更别说说好一段话了。这堂课能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知道怎样把话说得有条理,怎样说一段连贯的话,真真切切地提高言语表达能力,这也算他们的一得了。
只有让学生真正“一课一得”,“课课有得”,相信长此以往,得得相连,积淀下来,就是了不起的语文底蕴了。其实“高效”是相对的,是不断生成、变化、追求,没有尽头的。但只要我们少一点形式主义意识,实实在在地以教材为依托,力求一课一得,那么,我们阅读教学才会实现真正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