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让英语教学回归教育的本质

2015-11-02 15:00汪倩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英语课英语老师

汪倩

人物简介汪艳

汪艳,北京市第八中学英语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1997年荣获全国首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998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获西城区“霍懋征”优秀教师奖,2015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从教25年来,积极参与区级、市级和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多次承担各级公开课、研究课以及专家报告。

Lily,中文的意思是百合花,而百合花代表着纯洁、庄严、永恒之爱。

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热爱教学,对教育事业始终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她像母亲一样,对学生付出了无尽的爱;她在教学中勇于开拓、不畏艰难、打破传统。她就像圣洁的百合花一样,盛开在学生心中,绽放在美丽的校园。她就是Lily——北京市第八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汪艳。

1990年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汪艳老师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外企当白领,也没有去大学当老师,而是做出了一个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选择——去中学当老师。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地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又是什么让她矢志不渝地坚持了25年?

汪艳老师说,她之所以选择中学教师这个职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当老师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想法”。她喜欢孩子,对名利毫无兴趣,她的选择只是遵从了自己的心声。另一方面是出于对英语教育教学现状的不满。汪艳老师看到了英语传统教学千篇一律、照本宣科的弊端,决定打破这种死板、固化的模式,让英语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汪艳老师不要做一成不变的教师,因此,从进入八中的第一天开始,她就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在汪艳老师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做一个有人文情怀的人。她摒弃了传统的刻板教法,在使用原版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原版小说,大量融入配音、演讲、戏剧、辩论、脱口秀、诗歌创作等活动;她吸取国外教育教学新理念,挖掘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她“取消”英语作业,变革考试形式,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快乐学习;她播撒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自我思考、理性思维……她给八中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她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努力让英语教学回归教育的本质。

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this” ”yes” ”ok”,听着小牛用这么有限的英文在早读课上教数学,汪艳老师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她担心:学生们能听懂吗?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小牛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边听边点头。讲完后,所有的同学都为他鼓掌,觉得小牛讲得太棒了!在同学们的一片赞叹声中,小牛羞涩地抬起头,目光里充满了兴奋……这个英语成绩不好,平时考试只有90多分(满分150分)的学生,却是一个数学天才。他主动报名在英语课上教数学,没想到,这个活动激发了小牛学习英语的热情,他开始发奋学习英语,高考时考出了143分的好成绩。

这个环节叫“Co-teaching”,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教的学科、章节或者某一个具体的题目,在英语课开始的十分钟用英语对全班同学进行教学。比如,有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就可以报名在英语课上教物理;有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就可以在英语课上教数学……之所以在英语课上设计这个环节,是因为在汪艳老师看来,学生学英语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习语言本身,如词汇、语法等,而是能用英语学习自己的专业、阅读自己的专业书籍。因此,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汪艳老师眼中,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英语。因此,在教学中,她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从高一到高三,学生每个阶段的接受能力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汪艳老师针对这个特点,在不同年级设计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活动。例如,高一的时候,学生的活动主要是读原版小说、配音和创作话剧;高二的时候,活动主要是读原版小说、演讲、辩论和脱口秀;高三上学期以诗歌创作和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主。

同一年级、不同的班级有各自的班级文化。汪艳老师根据不同班级的文化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科技班的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很强,善于思考,汪艳老师就开展演讲和辩论;普通班的学生多数非常喜欢活泼的形式,关注时尚和娱乐,因此,汪艳老师就开展脱口秀、唱歌比赛或者时装展示活动,学生扮成自己喜欢的影星、歌星、模特,或接受采访,或T台走秀;对于英语水平整体较高的班级,汪艳老师就开展难度更大的原创话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的剧本内容深刻,表演起来惟妙惟肖,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

同一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不同。汪艳老师所教的班级中,学生有来自远郊区县的,有直升8中的,也有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面对水平不一的学生,汪艳老师采取分类教学的方式。例如,阅读原版小说的时候,学生要分组阅读、做读书汇报。对一些英语水平比较低的小组,汪艳老师亲自参加他们的课下讨论,并推迟他们上交项目任务的时间,给予他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又如,班里有一个女孩儿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她的英文水平非常高,汪艳老师就告诉她:“上课的时候你不需要听,自己看小说就行了。”虽然如此,这个学生还是常常被课上精彩的活动所吸引。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教育的一切出发点都要从“人”开始,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汪艳老师在教学中始终遵循着这个原则,她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把快乐还给学生

“快点出词汇牌!”

“我的牌最多,组的词最长!”

“哈哈,我得了5000分!”

……

在一节英语词汇复习课上,学生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玩儿牌”。汪艳老师发给学生52张不同颜色的牌,4个学生一组,把要复习的200个单词编入牌中,并且每组都要发明新的玩儿法,然后教会老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有的学生分别写出单词,然后组合成新的词,谁组的词多谁就赢了。有的小组给不同的单词赋予不同的含金量,有的5000分,有的2000分,然后抽牌用英文解释单词,说对了就得分,说错了就输分……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玩儿法。最后,小组间进行对比,看哪个小组最有创意。

汪艳老师的创新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短短40分钟的课堂,学生在游戏中就复习了所有的生词,在笑声中就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

让学生快乐学习,减负增效是关键。只有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汪艳老师发明了很多“高招儿”——

“取消”作业。汪艳老师的英语课并非完全没有作业,只是没有硬性的规定,她巧妙地把作业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例如,在介绍脱口秀的时候,汪艳老师发给学生一个视频,让学生回家后带着轻松的心情去欣赏。每个周末,学生需要根据所读小说完成一篇写作文章(Writing Weekly),从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而这,正是学生所期待的。

革新月考形式。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们大考小考不断,这样的疲劳战术很容易造成学生厌学。为此,汪艳老师大胆改变了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例如,高一的英语月考考百科知识,其中,包括地理、历史、化学等学科综合知识;学生在学完跟脑科学有关的知识后,汪艳老师给学生看BBC的节目,让学生根据视频回答问题;让学生听英文歌,听完以后挖出其中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听到的歌曲填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月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考试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放松心情、巩固知识的“开心一刻”。

汪艳老师常把两个“8个字”挂在嘴边,第一个“8个字”是“超越高考、赢得高考”,第二个“8个字”是“高德高分、高能高分”。在汪艳老师看来,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分和高德、高能并不冲突,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有效实施教学。汪艳老师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习得英语知识,真正实现了英语教学的减负增效。

给学生插上人文关怀的翅膀

“……And we built this home together. Its only become Great Britain because of the greatness of Scotland. Because of the thinkers, writers, artists, leaders, soldiers, inventors who have made this country what it is.……”这是汪艳老师给学生介绍的第一个演讲——英国首相卡梅伦为挽留英格兰而做的演讲。在演讲中,卡梅伦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之所以成为大不列颠,是因为有伟大的苏格兰,是因为它的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发明家,大家共同创建了这个国家。”在这样感人至深的演讲中,学生体会到了卡梅伦对苏格兰的不舍和对国家的热爱。就这样,汪艳老师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汪艳老师在教学中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希望学生培养独立思辨的能力,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在汪艳老师看来,英语不只是一个应试的工具,更是中西方文化的一座桥梁,和文化分不开,和美分不开,和文学分不开。在大学之前的准备阶段,学生应该学会理性思考,应该有正确和独立的看法,应该关注社会、关注世界。

在教学中,汪艳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掘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在教授原版小说《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时,大部分学生将小说的主题定位在“主人公之间的友谊”或者“战争多么可怕”这两个方面,这说明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尚未到位。汪艳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小说的最后一段话,并引导学生注意“fable(寓言)”这个词。这样,学生慢慢理解了小说的主题:作者希望所有的战争都是在寓言中发生的,也就是说,人类永远不要有战争,战争应该永远成为寓言,而不是真实的故事。然后,汪艳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聆听了《Heal the World》这首歌曲,在歌曲中,学生领悟到了小说其实是在倡导人类应该不分种族、不分阶层,彼此关怀,维护世界和平。

有付出就有回报,学生排演的话剧给了汪艳老师一个个“surprise”。高一(6)班的学生有感于国人逐渐失去生活目标,随波逐流,盲目跟从,排演了话剧《Golden Nut》,讽刺社会现实,警示国人。另外,高一(8)班的学生结合在《读者》上看到的一个关于二战的故事,排演了话剧《Christmas In the War》。这个话剧讲的是二战中,德国士兵和美国士兵在一个德国士兵的家中碰到了,双方都举起了枪,剑拔弩张。这时,德国士兵的妈妈对他们说:“请放下枪,你们都是我的孩子。”……这个话剧演完以后,很多观众都感动地哭了。正是由于汪艳老师在教学中一点点地渗透和引导,学生才渐渐地培养了人文情怀,他们见解独到,理性思考;他们观察敏锐,针砭时弊;他们心怀社会,悲天悯人……

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汪艳老师的创新在当时很多老教师看来,纯粹是胡闹,很多家长也认为这只是“花架子”,虽然好看但是和分数似乎无关。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之声,汪艳老师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带着学校和学生的支持不断地探索着。汪艳老师至今都记得,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英语课上,她跟学生嘱咐告别后,学生们一句话没说,就开始收拾书包,这让汪艳老师感到了一丝失望。但是班长突然说道:“Stand Up!”所有的学生都站到了桌子上,向她默默致敬。原来,学生是在模仿以前英语课上看过的电影《死亡诗社》里的场景。汪艳老师顿时愣住了,这是她所爱的学生,她倾心付出的学生跟自己独特的告别方式,这个场景,汪艳老师终身难忘。当她走出教室的时候,班长追了出来,说:“Lily,不管你有多么难,你都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支持你。”正是学生的支持,学生对她教学方法的肯定,让汪艳老师走过了25年,未来,她还会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汪艳老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教学、给了学生,她大胆、勇敢的模式创新,细致、温暖的人文教育,让英语教学回归了教育的本质,我们相信,这朵圣洁的百合花会永远绽放!

编辑  于萍

猜你喜欢
英语课英语老师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大学英语课前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研究
读英语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酷酷英语林
快乐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