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学生校园伤害与挫折教育混为一谈

2015-11-02 03:07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挫折女儿校园

不能把学生校园伤害与挫折教育混为一谈

在学生受到意外伤害后,强调学生个体坚强面对,把学生的“软弱表现”斥责为抗挫折能力不强,这不是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而是心理教育的缺失。

熊丙奇:教育学者,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北京的陈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平时乖巧的女儿竟然被同学长期“强索”零花钱,而这位母亲却没有丝毫察觉。她从女儿的同学口中得知了信息,马上问女儿为什么不与她说。六年级的女儿非但没有辩解,反而一直在哭。这让陈女士有些手足无措,她只想到一个办法——天天接送女儿。女儿自己,则想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团长春市委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不断涌现的外界压力,部分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却没有“同步提升”。 在11至17周岁的青少年中,心理健康差与较差者的总体发生率为19.1%,比例居高不下。(中国青年报7月21日)

这则报道,传递的信息令人困惑:明明是学生在学校里受到伤害,怎么变成了学生抗挫折能力不够?难道面对同学的伤害,只要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就能应对——我很强大,你伤害不了我。对于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当然有必要,但这不能和防止校园伤害混为一谈。对于防止校园伤害,事前应该教育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在受到伤害之后,要有维权意识,不能保持沉默,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让其走出心理阴影,而不是由学生自己自己想办法、“扛下去”。

学生遭遇校园伤害,当然可视为遭遇挫折,但这种挫折与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同。后者多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整有关——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被负面情绪影响,无法理性看待失败和不如意,失去自信,甚至走极端。对于这类学生,应该加强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对待学业、生活中的失败,对自己充满自信。而校园伤害,则往往是外界给学生带来的意外打击,这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情绪冲击,严重影响其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如处理不当,有的学生会怀疑社会、人生,会自暴自弃,对于这类学生,需要的是及时救助,而不是要求他们“坚强”、“加油”、“挺住”。

近年来,我国校园伤害事件呈高发之势。在讨论校园伤害事件时,舆论比较关注对施害者的惩处,却忽视对受害者的心理咨询、辅导,甚至,还有的媒体根本不管受害者的隐私、内心想法,去采访报道当事人,这其实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从人性角度分析,任何人遭遇意料之外的伤害,都会是严重的打击,对他们来说,需要外界帮助他们逐渐走出心理阴影,而不是漠视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自己走出阴霾。

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和学校要有正确的认知。假如把学生遭遇伤害,一蹶不振,视为他们耐挫能力不强,那是不是认为伤害有理,给学生的伤害还不够呢?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就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耐挫能力为名举办夏令营,而培训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魔鬼式训练,以及体罚。这是不尊重学生权益、身心健康的反教育,结果没有培养学生的吃苦意志,反而闹出严重的伤害学生的丑闻。还有一些针对大学生的培训也是打着“成功学”的旗号,培养学生如何面对侮辱、潜规则,也坦然面对,包括在培训时让学生受胯下之辱之类,前些年还曝出培训导师,性侵学生的事件,其理由居然是,这是在培训学生“过这一关”。

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父母不能包办代替。在学生受到意外伤害后,强调学生个体坚强面对,把学生的“软弱表现”斥责为抗挫折能力不强,这不是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而是心理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挫折教育观念。要允许学生在受到伤害之后表现“软弱”、“无助”,积极倾听他(她)们的内心所想,和他(她)们一起走出心理阴影,并从事件中学会保护自己,这才是受伤害学生最需要的教育。

猜你喜欢
挫折女儿校园
大三的女儿
挫折使我更坚强
海的女儿
挫折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生活需要挫折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