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赟 张继伟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证治探讨·
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
吴宏赟1张继伟2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脑梗死二级预防体质气虚质痰湿质
“关口前移”是我国脑梗死防控策略之一,基于体质进行脑梗死防控可以实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标。体质受先天和后天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于个体。因此,体质类型在不同因素中存在分布差异。集中资源,重点关注高患病率体质类型并进行干预,契合我国脑梗死防控的“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策略。本研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探索脑梗死恢复期常见体质类型,为基于体质的脑梗死二级预防提供研究基础。
1.1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1995年《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规定发病半年以内为恢复期。西医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腔隙性梗死诊断标准。2)中医体质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3]判定体质类型,将中医体质分为9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3)纳入标准: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处于恢复期的患者;无意识障碍、失语、痴呆、精神障碍等,能完成全部调查内容;体质类型判定为平和质或某一偏颇体质的患者;自愿接受本次调查并知情同意;研究方案经试验负责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4)排除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但处于急性期者;有意识障碍、失语、痴呆、精神障碍等,不能完成全部调查内容者;脑出血、脑栓塞、脑肿瘤等其他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者;体质类型为“倾向是”和“否”者;不愿参与此次调查者。
1.2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经预调查后,于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山东省中医院、潍坊市中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威海市中医院、蓬莱市中医医院、任城区中医院等不同级别、不同地域的6家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最大样本量法[4]估算需调查脑梗死恢复期403例。
1.3调查指标患者中医体质;危险因素:根据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和针对卒中危险因素的INTERSTROKE研究[5],确定本次研究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工作强度、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嗜酒、腰臀比、缺乏体育活动、饮食习惯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病例数采用频数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著性差异。
2.1调查病例体质分布整体情况研究共获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403例,整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病例体质分布情况
2.2不同危险因素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见表2。体质分布在性别、年龄段、职业、工作强度、肥胖类型、睡眠情况、锻炼身体、吸烟、喜食油腻肥甘和喜食味咸厚重等方面分布有明显差异(均P<0.05),在嗜酒和喜食辛辣炙煿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03例脑梗死恢复期病例包含了全部9种体质类型,按照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特禀质。王琦等[6]对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平和质占32.14%,偏颇体质依次为气虚质(13.42%)、湿热质(9.08%)、阳虚质(9.04%)、阴虚质(8.27%)、瘀血质(8.10%)、气郁质(7.66%)、痰湿质(7.32%)、特禀质(4.97%)。可见,一般人群与脑梗死恢复期人群体质分布有明显差异,疾病人群平和质比例明显低于一般人群。既往也有少量研究对脑梗死恢复期体质分布情况进行探讨,但结果不完全一致。焦久存等[7]研究发现气虚质(28.16%)和痰湿质(26.84%)为脑梗死恢复期最常见体质类型,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并且所占比例类似,但之后依次为湿热质(12.37%)、阳虚质(10.00%)、阴虚质(8.68%)、气郁质(8.16%)、血瘀质(2.63%)、平和质(2.11%)、特禀质(1.05%),与本研究结果差别较大。贾爱明等[8]发现,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气虚质(16.29%)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但是,这些研究报道往往仅有体质类型分布,缺少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其他合并疾病等体质后天影响因素的资料,无法对相关因素进行细化分层比较,也难以通过合并不同研究结果扩大样本量进行综合分析。
表2 不同危险因素体质类型分布情况(n)
除了嗜酒和喜食辛辣炙煿两个危险因素的体质分布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危险因素的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危险因素与体质有明显相关。基于体质预防脑梗死可以根据危险因素的差异而各有侧重。
3.1性别经、孕、产、乳是女性独特的生理,均以血为用,《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故相对于男性,女性易出现阴血亏虚。阴损及阳,且“女子阴盛而阳微”(《类证活人书·卷二·问三部之位》)为生理特点,易出现阳虚。女性多愁善感、感情细腻者居多,受情志刺激,引起气分病变,产生气机郁滞,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容易出现气郁质。而男性往往较女性从事更多工作,过劳耗气,并且本次调查病例以老年男性居多,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故气虚质多于女性;男性烟酒嗜好、多食油腻,酿生湿热,所以男性湿热质高于女性。
3.2年龄体质是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体质随年龄增长不断演变,因而呈现出年龄上的体质特点。随着年龄增加,中年和老年两个年龄段中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比例持续增加。古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老年人体质特点进行探讨。李东垣认为脾胃病则元气衰,朱丹溪则提出人之一生“阳有余阴不足”,张景岳《类经附翼·大宝论》指出“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这些观点互为补充,互相印证,从不同侧面讨论老年人体质特点总以虚为主。痰湿质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所占比例达23.76%,与气虚质并列第1位,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气虚不能行津,聚而成痰生湿,表现为痰湿质。
3.3职业体力劳动者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比例高于脑力劳动者,而脑力劳动者血瘀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正常劳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必要的休息可以恢复体力和脑力,消除疲劳。但高负荷的体力劳动容易损伤阳气,耗伤阴气,《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劳力过度则伤气。气郁者,多因于肝气不舒气机郁滞所致,而体力劳动者气郁质比例高,可能与其社会境遇有关,因家庭负担、经济收入等原因致思虑过度,情志不畅,郁而成滞。脑力劳动者血瘀质远高于体力劳动者,与其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血行滞涩有关。从劳动强度来看,工作紧张的患者中阳虚质比例明显增高,也说明高强度工作损伤阳气。阳气虚衰,水液失于温煦,代谢障碍,成湿凝痰。再则,工作紧张则注意力高度集中,多思伤脾,运化功能减退,水湿凝聚,故工作紧张的患者中痰湿质比例亦明显增高。可见,劳力、劳神太多都对身体产生危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原则。
3.4形体肥胖自《内经》以降,医家多从气虚痰湿认识肥胖,《类证治裁》提出“肥人舌本强,作湿痰治”。痰之产生,与气虚密切相关。虞抟认为“肥人大概是气虚挟痰”,《临证指南医案》“夫肌肉柔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为多湿多痰”,明确指出痰湿的根本在于阳虚之体。有学者对近20年文献研究总结发现,成年人单纯性肥胖病变与脾虚关系尤为密切,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痰浊膏脂为主[9]。与平和质比较,痰湿质和气虚质肥胖危险度明显升高[10],痰湿质、气虚质是超重、肥胖的主要关联因素[11],有关肥胖患者体质特点的多项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3.5睡眠与熬夜从数据统计结果看,睡眠差的患者中,气虚质占39.34%,痰湿质占16.39%;熬夜患者中,气虚质占40.28%,痰湿质占23.61%,均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天人相应,人体阳气也随之发生节律性改变。《灵枢·口问》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阴阳交接顺利,消长交替正常,睡眠觉醒才能规律,即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无论是被动的失眠还是主动的熬夜,都打破了人体正常的阴阳节律,在阳消阴长环节出现紊乱,导致阳不入阴,阳气浮越于外,阴阳气不相顺接,日久耗伤正气,出现气虚;气虚不能运化水湿,聚湿生痰。
3.6体育锻炼人体每天需要适当活动,气血才能流畅。日常从事脑力活动,又不进行体育锻炼,易导致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即《素问·宣明五气》所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研究显示,经常锻炼者较偶尔锻炼者平和质比例高,而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和气郁质比例低,说明适当体育锻炼能改善体质,流通气血,减少痰浊、瘀血化生。
3.7吸烟烟草最早被用于治疗疾病。《本经逢原·火部》载“烟草之火,方书不录,惟<朝鲜志>见之,始自闽人吸以祛瘴,向后北人藉以辟寒”,后来流毒无穷,“今则遍行寰宇,岂知毒草之气,熏灼脏腑,游行经络,能无壮火散气之虑乎”?肺为娇脏,主一身之气,烟雾自口鼻而入肺内,肺气不利,通调水道失职,津液停滞,生湿成痰。因此,吸烟患者阴虚质和痰湿质比例较高。津血同源,《血证论·经血》认为“水中有血……血中有水”,水聚成痰,水道不利,血留成瘀。有研究[12]发现,吸烟半年以上且每日吸烟5支以上是无器质性疾病证据的体检者发生血瘀的危险因素,证实吸烟者瘀血危险性高,佐证血瘀质在吸烟者中所占比例高。
3.8嗜酒嗜酒者和非嗜酒者间体质整体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嗜酒者气虚质比例高于非嗜酒者,痰湿质比例略高于非嗜酒者。一般认为,酒之危害在于酿生湿热,《本草求真》载酒“湿热生病”。其实,过量饮酒,伤及机体多个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概括为“一凡饮酒致伤者……一以酒湿伤脾……一以酒热伤阴……一以酒质伤脏”。本次调查纳入嗜酒者多是经年大量饮酒,耗伤脾胃,生化不足,气虚质比例明显高于非嗜酒者。
3.9饮食喜食辛辣炙煿对体质分布未见影响。辛辣炙煿以辣椒为代表,辣椒传入中国后,主要是供食用,故中药文献论述其药用资料不多[13]。一般认为辣椒性热,走窜之力强,易于生热伤津。本研究显示,喜食辛辣炙煿未见阴虚质和湿热质比例高,可能与本研究病例来源地域有关。沿海地区气候潮湿,多食辣椒有助于“温中散寒……行痰逐湿”(《药性考》),而无生热伤津之弊。
早在《内经》时期,已将多食肥甘作为致病因素。《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说明多食肥甘,生痰生湿。另一方面,“多食肥甘,内伤脾胃,脾失健运,气血津液生化障碍,清从浊化,脂由痰生,饮停、浊留则脂聚”[14],动物实验也显示高脂饲料可以成功诱导滞脾碍胃大鼠模型[15],脾胃损伤则进一步加重痰浊内生。本研究结果示,喜食油腻肥甘患者痰湿质比例(31.25%)远高于清淡饮食者(17.09%)。
本研究表明喜食味咸患者血瘀质比例(25.15%)明显高于无此嗜好者(6.78%)。《素问·五藏生成》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本草蒙筌》载盐“味咸,气寒”,咸属水为阴,寒主收引,血得寒则凝,血行不畅,运行滞涩,日久形成血瘀体质。从动物实验看,采用12%氯化钠溶液建立稳定的高盐血瘀证大鼠模型,高盐能使实验大鼠全血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的指数增加[16];从临床看“长期过量食用盐,血行不畅,则易形成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瘀血体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都显示喜食味咸厚重与血瘀质有明显相关性。
综上所述,气虚质和痰湿质所占比例之和达43.67%,应作为预防复发的重点体质类型。体质干预可以控制危险因素进而达到预防脑梗死的目的,在制定预防措施时应有所侧重。结合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体质特点,选择恰当的治疗、调养、护理方案。全亚萍等[17]发现根据体质干预中风病危险因素后,各危险因素较干预前有明显好转。基于体质预防脑梗死,符合个体化预防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后遗症的恢复。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
[4]万霞,刘建平.临床研究中的样本量估算:(2)观察性研究[J].中医杂志,2007,48(7):600.
[5]Martin JO’Donnell,Denis Xavier,Lisheng Liu,et al.Risk factors for ischaemic an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ic stroke in 22 countries(the INTERSTROKE study):a case-control study[J].lancet,2010,376:112-123.
[6]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7-12.
[7]焦久存,刘胜芳,王彩娟,等.脑梗死恢复期患者380例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3):261-262.
[8]贾爱明,胡文梅,张红,等.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与证候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6):14-16.
[9]黎健明.成年单纯性肥胖的中医证治文献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10]朱燕波.18805例中国成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23-1028.
[11]邬宁茜.基于不同肥胖指标的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以江西省瑞金市466例35-74岁人群为例[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2]衷敬柏,王在意,张京春,等.吸烟与血瘀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8):60.
[13]傅维康.辣椒漫话[J].中医药文化,2014,2:47-48.
[14]林珺,武娅,钱伟.《黄帝内经》多食肥甘所致病症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1):65-66.
[15]林斌.肥甘厚味饮食滞脾碍胃的实验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16]崔笛.基于《内经》“盐胜血”理论探讨低盐饮食合活血化瘀法预防高血压病的治未病思想[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17]全亚萍,冯华,陈园桃,等.综合干预对不同体质中风易患者危险因素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2):1-3.
R743.9
A
1004-745X(2015)11-1961-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1.027
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