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玲
每每看见案头上那本抢眼的枣红书脊衬着一行柠檬黄字的管建刚老师的书,感动与愧疚之意便在心间弥散……
拜读管建刚老师的书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之前,缘于跟随他的脚步,尝试办《班级作文报》,于是找来他的书看;缘于组织全体教师共读,找来他的《一线教师》作为共读书籍。案头这本《教师成长的秘密》,封面右边三分之一处有管老师瘦削、冷峻的黑白侧面头像,左边是金黄色的行楷书名。扉页下方的三分之二,印着管老师手写的、呈诗行排列的文字稿。一见着书,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土地”“耕耘”“园丁”“收获”这样的一些词。
书中,管老师如邻家大哥般,运用数字,娓娓诉说着自己成长的五部曲:“2?郾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奋斗”“63%的教育韧劲”和“10%的教育写作”。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把自己曾经喜欢的数学和曾经不喜欢、如今却很出色的语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述了自己一路成长的感受,真实、真诚、浅显、励志。
翻开书,可以看见一个执着前行的身影,一个冷峻、耐得住寂寞的教育者形象。管老师坚持用特有的方式记录自我,坚持自己的教育主张,坚持写自己的“大白话、大实话、心里话”。管老师细化地用每天10%时间,即48分钟、500字,践行了叶澜教授所说的:“不要整天忙于事物,时间是最厉害的腐蚀剂,它会把一些独特的感受销蚀殆尽,不要怕自己不会写,哪怕是随记,也要把观念的变化记下来,要给自己规定习作的时间。”管老师仿佛是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那个有着“不抛弃,不放弃”信念的士兵许三多,也类似于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那个面对失败、但从不失去信心、口中常说“我一定会回来的”灰太狼。
管老师认同中国明代吕新吾的“深沉厚重的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辨是第三等资质”的观点。“深沉厚重”的人一定是有毅力、能自控、能坚持的人……书中时刻告诉我们,一个有坚持的人,即使基础再差,起点再低,只要他认准了道,一条道走到黑,就能走到别人望不见的远方。正是这种坚持的信念,这种“孜孜不倦、默默努力的力量”,支撑着管老师一路前行。
管老师介绍其成长的秘密(其实也不是秘密),就在于将平时一线教师“没有条理、凌乱、零散、浅显的思考”化为“条理、集中、深入的写的思考中”。字里行间,处处可见思维的火花。
《教师成长的秘密》是一本适合推荐给新教师的励志书。书中的“教育写作”章节,可以成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主题,为新学期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引领提供帮助。在教师课题研究方面,同样具备可借鉴性的还有“教育基础:一线研究谁都行!”这个章节。阅读中,让我激动万分和汗颜的是,我和管老师的教育偶像居然都有“魏书生”“薛法根”,但管老师是用行动在追随他们,而我却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对偶像的崇拜中,想起来时,就鞭策自己以偶像为榜样,勤奋努力;懈怠时,就抛到脑后。
阅读管老师的书,我萌生出建立个人图书角的想法。2013年5月,我从当当网上买了三套《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教师成长的秘密》《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等管老师的作品,以及其他比较优质的书,放在校长接待室的书架上,供同事们借阅,这也算是我取得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带头人荣誉以后的一种回报。同时,我还改变了教师们暑假读书活动的方式:教师自主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完成规定的摘抄练字、写感受和读后感;期初报销购书票据,把所读的书交学校图书馆,列为学校藏书,放置在图书馆中最显眼的教师推荐阅读书角;通过一学期的阅读统计,评选出最佳优秀推荐书目。这种同伴互助推荐阅读的方式,让“读”更加多元,更加符合教师的需求,让书真正“漂”起来!
翻动书页,恍惚间,看见一个穿着朴素的邻家大哥,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土地上,日不间断,不辞辛苦,不惧风雨,播撒属于自己的种子。如今,这园子芳香四溢,他领着我们来到园中驻足观赏,敞开心扉,向我们讲述阳光下的耕耘之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康乐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