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远航
企业发展的出发点
文/杨远航
在这个主张公平公正的社会下,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绷紧一根弦,那就是法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措施。所以说,知法懂法,遵守法律,这也是一个企业想要扬帆远航,蓬勃发展的基本前提,要在具有法律意识的状态下出发。同时,企业用法律法规规范自身发展,也是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法治化的大繁荣局面有赖于各方共同的遵守和维护,企业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更要当好排头兵,尽责任见担当。遵守法律,依法经营,企业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不能因为眼前利益就漠视法律,触碰法律底线,损害消费者利益,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不能利用法律和监管的“空子”来获取经济利益。如果靠“钻空子”来逃脱法律的监督和制裁,可能赢得一时的利益。但是,生产经营不会长久,日后必将笼罩上一层无法抹去的阴霾。
从最基本的谈起,公司的诞生,就与遵守法律形影不离了。首先,你要在公司法规定的范围内建立公司,在经营许可范围内正当经营。其次,坚决不能触犯刑法规定的违法事情,而违法刑法的行为就是犯罪。再次,也不能在员工关系上触犯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规,处理好员工关系和对外关系,千万不要伤了和气。员工是企业中发挥作用的各个关键部分,要避免与员工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最后,公司的运转经营还离不开一些和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如工商、税务的一些法律法规,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妥当地处理好。
进一步地说,在企业中,特别是工业企业,生产环节直接体现了企业的成果。在生产环节一旦出现了漏洞和问题,受到的伤害就是致命的。任何企业和个人都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生产、经营等活动,自觉接受法律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确保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代安全经济学的“三角理论”认为:经济为两条斜边,安全是一条底边,没有底边的支撑,这个三角形就是不成功的。经济发展再快,没有安全就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没有安全生产的保障就无法进行之后的一切工作。所以说必须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并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再来聊聊与每个企业息息相关的销售环节。企业的营销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先进的营销理念将提高企业的市场业绩。对于营销方面,企业最重要的信条是诚信营销,则要牢牢遵守诚信营销的有关规定。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企业营销中普遍存在欺诈行为,不诚信行为也日益突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使企业自身深受其害。这都要求企业必须要建立诚信营销体系,以诚信来赢得顾客的信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营销也应该建立在世界竞争的基础上,而诚信营销是中国企业广泛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为了促使企业的长远发展,现代市场营销战略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把诚信价值体系看作是衡量营销组织杰出性的基石,积极主动地推行诚信营销。
最后,在营销中就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公平竞争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完善管理,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新产品。它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最终为消费者和全社会带来福利。所以这是企业在竞争原则中必须遵守的。当然,像那些为了贬低竞争对手,败坏竞争者名声的人,也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相关企业进行约束。
社会赋予企业生存的权利,企业就有权利履行相应的责任。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企业要为社会进步尽责尽力,那么首先就要增强自己实现社会责任的能力。为了给企业的发展道路保驾护航,就要在企业中建立起各种制度体系,以防止企业在发展道路上与法律发生冲突,受到法律的制裁。
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一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要加快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步伐;加强企业人员的教育,提高企业人员的内部控制及风险意识;重视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二是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发挥其效能,执行是关键,因此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企业领导人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考虑本企业的规模、生产经营特点、员工素质的因素,设立相应的机构。三是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内部审计已成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
当前内部审计存在的薄弱环节,企业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拓宽内部审计的范围,在做好财务审计工作的同时,广泛开展管理审计。
要建立健全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要认识到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既是企业的职责,又是合理配置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由“要我管”变为“我要管”。同时,要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劳动合同,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结合实际,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单位劳动合同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审批流程,完善预通知、征求职代会意见和登记备案手续。三是建立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台账,根据劳动关系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重点是清理隐性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对应该变更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按照规定及时办理有关手续,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四是与企业内部其他规章制度相配套,把履行劳动合同与职工技能、责任、业绩、考核、待遇等紧密联系起来,使职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充分发挥新型用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更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