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院门诊西药退药分析

2015-10-31 08:00:18卫生部北京医院100730周磊韩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药房西药处方

卫生部北京医院(100730)周磊 韩洁

医院药房是医院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服务的重要部门,药品的管理与调剂有一系列的制度,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由于门诊调剂时存在诸多因素,退药的情况时有发生[1]。本文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门诊药房西药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退药原因,为临床提供合理建议。

1 资源来源和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我院门诊西药退药处方共657张。进行统计汇总,分析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2 结果

2.1 退药情况 2014年门诊西药处方总数为1321356张,退药处方共计657张,退药率为0.0497%。所退的药品种类共897种,金额总计308200.13元,每月退药情况见附表1。西药退药处方数排名前五位的科室为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具体科室分布见附表2。

2.2 退药原因 657张西药退药处方中,主要退药原因为:医生操作失误226张(34.4 %),不良反应195张(29.7%),患者拒服86张(13.1%),患者病情变化,更改治疗方案,住院或死亡45张(6.85 %),取消胃镜、肠镜等检查41张(6.85 %),处方不当25张(6.85 %),超常规用药21张(3.2%),重复开药18张(2.74%)。具体的退药原因及例数,见附表3。

附表1 2014年门诊西药退药情况

附表2 2014年门诊药房西药退药科室情况

附表3 按退药原因分类

3 退药原因分析

3.1 医生原因 随着门诊处方量增大,门诊医生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与患者沟通时间变得更加有限,在问诊过程中,有时会忽略患者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及以前就诊情况,而造成了处方开出不当。例如有患者未向医生说明患有糖尿病,开具了舒血宁配葡萄糖进行输液;有的患者诊断为骨质疏松,医生开具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但患者取药后回忆以前对此药过敏等。

医生操作电脑失误而造成退药,在今年西药退药中占据较大比例。由于西药药品名称相似,规格繁多,厂家也存在差异,有时不是医生常用药品,在开药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存在三种规格。若不是专科医生很难分清患者用的剂量,导致不慎开错药品,既造成了患者的退药,又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隐患。还有误将硫酸氯吡格雷(泰嘉)开具为硫酸氯吡格雷(波立维),将曲美布汀开具为曲美他嗪等。

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提出退药要求是因为对医生所开出的处方药品不信任,单方面认为医生开具的药品对自身病情无改善,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因长期服用某一厂家药品而产生信赖,对于医生所开的药品厂家不符,要求退药。

3.2 不良反应原因退药 在退药原因中不良反应占29.7%,在全年退药原因中占第二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①有患者在用药后产生轻微的不良反应如皮疹、头痛、恶心、呕吐等,要求退药,但这些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就自行消失了。例如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引起的皮疹,血管疼痛。前列地尔注射液引起的恶心呕吐等。②有患者在过敏试验后一旦发现阳性反应,必然要求退药。③还有患者对于医生开出的药品,根本没有服用,只是根据说明书进行自我断定会产生不良反应,要求退药。

3.3 患者原因 由于患者原因导致退药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一下4个方面:①由于病情变化,更改治疗方案,住院或死亡,将剩余药品进行退药的。②有些患者由于患有高血压、哮喘或等待化验结果后,无法做相关的检查,退检查用药品,这在胃镜、肠镜检查中较为多见。③患者拒服,患者取到药品阅读说明书后,认为适应症与自己不符,要求退药。④医保患者未选我院,还有一些自费药品和报销比例较少的药品,由于经济原因,患者也会退药。

4 对策及建议

4.1 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流程针对实际工作中患者要求退药的情况,我院药学部为了减少医患纠纷,保证用药合理安全,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了详细的退药制度。在退药过程中药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操作,要求医生开具退药处方注明退药原因,如果有不良反应产生,医生要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登记表,药师要审核当日取药的底方和发票,核对退回药品品名、规格、厂家、批号和生产日期是否与药房发出药品一致,详细检查退回药品质量,并仔细填写北京医院退药登记表,坚持双人审核、双人签字的退药制度。若遇到不合理退药现象,及时与患者沟通,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用较为妥当的方法解决退药问题。目前门诊患者实行医保卡实名挂号,在退药登记表中应该增加登记医保卡一项,可进行同一录入,实行统一管理。

4.2 针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药学部每月对退药统计表进行统计汇总,并将结果上报门诊办公室与医务处,门诊办公室与医务处将结果在医院公告栏公布,提出改进意见,可减少医生退药情况的发生。药房要重点监测不良反应的药品,要及时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对于医生原因产生的退药,医生应该仔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一些相关的退药史,并能从医生工作站安装合理用药得到相关信息。对于不良反应产生的退药,若是患者从未服用过医生开具的药品而产生的退药,医生可以采取首次服药,开最少量药物的原则。对于患者原因产生的退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较难处理,这十分需要医生与药师的及时沟通与协作,增加患者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做到仔细分析退药原因,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门诊退药率。

4.3 完善医院的信息化系统 医院信息化系统可以嵌入合理用药咨询软件,增加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预警提示,直接帮助医生有效的降低退药的产生,减少医患纠纷。现在门诊实行的医保卡挂号制度,建议在退药中可增加医保卡登记,可直接上传至医生工作站。在某患者再次开具曾经退药的品种时,可以及时显示该患者退药的时间、原因、药品名称,可以避免退药现象的再次发生。医生在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时,若患者有表述不清或记忆缺失时,医生工作站可以及时显示该患者的不良反应退药情况,可以将不良反应的退药率明显降低。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便于临床合理用药。

4.4 开设药品咨询窗口与完善药品信息药学部可在药房设立药品咨询窗口,药师可以及时为患者解答药品问题,提供药品相关信息,如药品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等,及时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对于医生开具的不当处方可及时进行干预,提高药品使用合理性,减少药品的浪费。药学部可以定期将新药的相关信息,及时介绍给临床,临床医护人员能了解新的药品信息,提高用药安全。药师应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并增强责任心,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5 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 医院应该重视和认识到退药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加强医生对法律法规的培训。规范医疗行为,解决退药问题医生合理用药是关键[2][3],杜绝医生开大处方,避免药物滥用情况的发生,可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目前应该加强国家基本药物的学习,逐步改变医生的用药习惯。不断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临床医生和患者及时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4][5]。同时医生还要熟悉和掌握医保政策,按照相关规定给患者开药,可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有些医生开大处方,导致患者痊愈后要求退剩余的药品,这都也会提高退药率。医生应该以“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须疗程”的原则开具处方[6][7]。

4.6 改进医疗流程 一些相关科室由于检查的预约时间较长,使患者产生退药。医院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合理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既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又可减少退药的产生。

5 结语

2014年门诊西药退药处方总数,比2013年门诊西药房处方总数减少215张。在门诊处方量增加的情况下,在医院、医生和药学部的共同努力之下,退药数有所减少。通过本次退药分析,可见完善了退药制度后退药情况得到减少,对提高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有较重要的意义。但退药的现象依旧存在,医院应该加强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完善,以减少退药操作量,避免无效、重复劳动。加强对药品管理,进一步完善医院药房退药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对医生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建立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杜绝可避免的退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药房西药处方
人间处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处方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6
药房托管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2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8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2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2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8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