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刘胜男
生物传感+
——国内首次剧场传感实验引发各领域需求探索
本刊记者|刘胜男
由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中心(CWI)联合发起的“《战马》袭心”——国内首次剧场传感实验已在上海文化广场《战马》演出过程中顺利完成。
这场科技与艺术“跨界”、研究团队“跨国”组合的实验吸引了来自各地各行业的观众志愿者,他们在了解了实验中运用的生物传感技术后,提出了各种非常有意思的需求。没有参与测试的观众和敏锐的媒体人也纷纷提问,对生物传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未来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
一位爱好变魔术的科技记者黄永明提议将生物传感技术应用到魔术的研究开发上,“魔术与戏剧的不同在于魔术是没有剧本的,它是一门经验性的艺术。戏剧演员根据剧本排练后就可以演出了,而对于魔术师来说,往往在一场成功的演出背后,可能已经给上万人表演过,他们需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揣测观众的心理反应,磨练、调整技巧。如果能够使用生物传感技术将观众的反应做量化,那会很有助于魔术师把握自己的表演。”
据CWI研究员王晨博士介绍,前不久CWI在欧洲做过一场演讲现场的可视化传感测试,观众测试者佩戴CWI研发的生物传感器后,每个测试者的兴奋度情况会通过侧屏上的一个个眼睛、以“闭眼”“睡眼惺忪”“睁眼”“眼睛放光”等四种状态实时地反映出来。演讲者就可以即时了解到观众的反应。
戏剧的情节设定及节奏都是固定的,本次《战马》剧场传感测试,对于战马剧组的意义更在于“验证”剧情中各种情节设计、演员及马的表现等的效果,并为编剧对下一部戏的情节设计提供参考,基本不可能当即对本场或下场演出进行调整。魔术秀则不然。
“对于一场长达90分钟的个人魔术秀来说,怎么把握观众的心理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掌握观众的情绪起伏状况。”可见,对于魔术秀这种相对灵活、讲求互动的表演形式,实时性的、可视化的观众反馈是多么有意义。“若能通过生物传感器了解到观众观看一整场演出的心理状态,我们就能在下次演出中优化各个环节的设计,使亮点安排得当,不至于让观众太兴奋导致疲劳,或太沉闷到打瞌睡。”
此外,记者曾用美国硅谷Neurosky公司的脑电传感器玩过“意念控制球”的游戏,随着专注度的上升,球会漂浮起来。虽然这是“科技”而非“魔术”的范畴,不过利用高科技来变“魔术”或许也能实现更多神奇效果。
记者在实验现场还了解到,一位带孩子参与亲子场测试的家长特别关心能否通过生物传感器测量到孩子学习知识的效果、写作业是否专注等等。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副院长鞠靖告诉她,通过生物传感技术甚至已经能够实现对孩子的专注度进行训练!“了解孩子学习知识的效果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来实现,新华网正在开展的‘科普中国’项目就将用生物传感器开展此类研究。孩子写作业时的专注度,我们的传感器很容易了解到,其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专注度。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开发‘意念控制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做专注度训练,甚至在‘意念控制游戏’中学习知识。这个在国际上已经有实际应用。”
传感技术与教育还会有哪些碰撞?近两年,大规模在线网络公开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谈资,这股从常青藤高校刮来的在线教育风潮,正在悄悄影响中国年轻人的学习方式。
据了解,今年7月,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在其位于北京的国内首个用户体验传感实验室中,进行了“在分布式学习环境中对学生参与度的测试”。测试分为三组,分别为现场听讲组、PC端远程学习组和移动端学习组,三组实验同步进行。据杨溟院长介绍,“设计这次实验的意义在于,除了了解在线教育与课堂学习学生参与度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在线教育授课教师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生物传感技术,了解远程学生实时的参与度情况、甚至知识学习的情况,对其授课进度、方式的设计也有帮助。”
目前该项研究尚未有实际的应用。随着MOOC教育的发展,在其探索多样化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不容忽视,那么,首先就要了解用户真实感受!
继美国、欧盟、日本先后启动国家高度的大型脑研究计划后,2015年两会中,政协委员百度李彦宏提案设立“中国大脑”计划,这让本来就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国人工智能界再次掀起研究热潮。
“感知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驱动技术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物体识别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等是辅助机器人感知外部世界,那生物传感器是帮助机器人了解人的内心世界!
日本电子公司Neurowear研制的Necomimi(中文名:猫的秘密)是目前市场上最有名气的一款可以对佩戴者情绪变化做出反应的生物传感产品,它是一个猫耳造型头箍,佩戴者专注时猫耳直立、放松时猫耳下垂,因为功能独特且造型可爱,受到很多人的追捧。Neurowear创始人Tomonori就认为,生物传感技术具有很大想象空间,比如让人与环境进行沟通,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应用中收集到的数据,将会成为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资料,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Tomonori的设想中,未来智能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场景:人在智能生活中不是说人想让灯关了,灯就关了,而应该是灯体谅到人累了,自觉把灯光调亮或调暗,也就是物对人的体谅。“比如说你累了一天,回家了,冰箱会自动地给你推荐说,来一杯啤酒吧!”
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也非常看重传感技术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意义,“传感器技术可以使物有‘生命’,使人更了解自己,使连接无缝”。他举例说:“现在智能汽车的概念很火,车不了解人的话,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智能。我们可以让驾驶座椅具有生物传感功能,驾驶者专注度下降时进行安全提醒,这个现在就能实现。智能汽车还可以通过生物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不断学习、了解车主的驾驶习惯,比如车主在什么心理状态下喜欢听什么歌曲等等。”
科大讯飞研究院工程师付瑞吉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者,他告诉记者:“相较于语言这种经过人脑加工再表达出来的方式,我理解生物传感是更加直接的信息获取手段,但前提是能测的准。”他认为这次《战马》剧场传感实验是非常有意思的项目,生物传感技术值得深入研究。
据了解,生物传感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服装等领域的效果评测,以及儿童情商研究、自闭症治疗等。“这个传感器能知道我心里正在想什么吗?”一个参与《战马》体验测试的孩子很好奇、又有些担心地问帮他佩戴儿童传感器的科研人员。“你心里是有小秘密不想让我知道吗?你放心,它(传感器)会帮你保守秘密不告诉任何人。”确实,目前生物传感及人工智能技术尚只能做到“感知”,实现“认知”需要更多探索。